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聲援戰友快必 錢寶芬:我會繼續嗌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獨媒特約報導)人民力量譚得志(快必)六項控罪,還柙至11月17日,有市民晚上發起到荔枝角收柙所為快必打氣行動。同為人民力量成員的錢寶芬亦有參與行動,她接受獨媒訪問時斥政權不知所謂,表明會繼續挑戰紅線,「我會繼續嗌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錢寶芬嘲道,快必最後並沒有遭當局以國安法檢控,即其高叫的口號「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和「黑警死全家」等口號根本沒有干犯國安法。

譚得志被捕後,錢寶芬的首個反應是「仆街政府終於殺到嚟」,她笑言,不少人會認為快必「傻傻地」,但認為對方好純真,讚賞他不計算下講真話。「我轉嚟九龍東幫佢,就係因為一直覺得佢係做實事。」


錢寶芬

數十名市民收柙所外撐快必遭票控 陳伯轟警打橫嚟:行街都唔得?

(獨媒特約報導)人民力量副主席譚得志(快必)被控六條罪名,包括發表發表煽動文字,目前遭到還柙。有市民晚上發起到荔枝角收柙所為快必打氣行動。警方在多方包圍,並封鎖其中一段青山道。馬屎埔陳伯參與聲援,一度遭警察包圍,炮轟警察打橫嚟:「行街都唔得呀?」他又怒罵其中一名警員,「你應該執法,唔係犯法。」

陳伯在長沙灣青山道的油站外遭截查,他一度坐在地上,和警察理論,炮轟警察胡亂執法,「打完大肚女人,又打細路女,你仲好意思叫自己做差人,你真係差人。」陳伯又怒氣地說,「你真係因住收尾嗰幾年。」有警員稱,「大家咁話啦,死老嘢。」

無標題

8.31暴動案 水炮車指揮官否認有市民好奇拍照:「暴動現場點會有市民呢?」

(獨媒特約報導)去年8月31日有市民發起遊行,其後在銅鑼灣和灣仔一帶發生衝突,多人被捕。其中8人否認暴動罪,當中包括「陣地社工」成員陳虹秀。案件今日(10日)在區域法院第3天續審。辯方問負責指揮「水炮車」運作的警署署長伍國雄,當日為警方首次在港島區使用水炮車,「啲人係咪覺得新鮮好奇?」伍稱不知道;辯方續問「當時係咪有市民影水炮車?」伍國雄激動表示不認同,並強調:「暴動現場點會有市民呢?」至於負責拘捕首被告的警員陳澤鈞則供稱被告曾出現在一堆20人的人群中,他在記事冊以「記者人群」形容,但今日在盤問下卻表示:「我嗰陣唔肯定佢哋係咪記者,咁寫just for 記憶」,並堅持只是「穿反光衣人士」。

警長否認水炮車首次出現市民好奇拍照 播片後終承認

當日為「水炮車」指揮官的警署署長伍國雄供稱,於晚上7時38分接收到指示,須指揮水炮車駛到金鐘廊向銅鑼灣方向掃蕩,亦獲授權以催淚水劑及顏色水作驅散、辨別及協助拘捕。他稱從駕駛車窗及鏡頭看到軒尼詩道前方有路障,距離約30至100米位置有過千名示威者,部份人擲汽油彈,期間他曾作出廣播稱示威者正參與非法集結,並要求他們散開,否則會以催淚水劑驅散。最後警員清走路障後,水炮車繼續推進。

不明男子包圍區議會 警稱便衣警「巡邏」 袁嘉蔚:係咪覺得區議員就係罪犯?

(獨媒特約報導)南區區議員袁嘉蔚今日(9月10日)出席區議會會議時,發現逸港居的大樓前有不明人士跟蹤及守住區議會出入口。其後,西區警區警民關係主任余剛於區議會會議上承認該批人士為便衣警員,稱他們正進行「反罪惡巡邏」。袁嘉蔚質疑「點解會喺區議會巡邏,係咪覺得區議員就係罪犯?」她批評警方做法不但散播白色恐怖,亦阻礙議員工作。

多名可疑男子徘徊區議會 警辯稱便衣警進行巡邏

袁嘉蔚憶述今日下午第一次見到區議會樓下會停泊警車,樓下亦有男子尾隨她進入大樓。袁嘉蔚再次下樓後發現該名男子仍然在場,並「喺到唔知記錄緊啲咩咁」,而對面馬路有另一男子在拍攝及監察,袁返回區議會樓層後第三度發現可疑男子在後門徘徊。

鄭港涌
民政專員鄭港涌

退休漢認襲警囚兩周  求情稱吸催淚煙不適  坐下休息卻遭警趕走兼噴椒

(獨媒特約報導)去年10月27日尖沙咀「追究警暴、記者同行」集會,遭警方禁止及驅散,一名退休的士司機前往天星碼頭途中,吸入催淚彈後不適,坐在公園休息期間,遭警方要求立即離開,他嘗試解釋反被警方誤以為想襲警,三度被施放胡椒噴霧,糾纏期間用拳頭打了警員心口一下。被告今日(10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承認一項襲警罪,主任裁判官嚴舜儀在庭上用了逾45分鐘查問被告前往碼頭路線、過馬路所需的時間等,質疑被告仍選擇前往人多及危險的地方,必會招致警方的驅散,最終判囚兩星期。

退休的士司機梁志安(58歲)承認去年10月27日在尖沙咀太空館外襲擊警長A。他在聆訊中大部份時間均低著頭。

律政司外聘主控官陳文慧引用案例指,若果執行職責的警務人員受到襲擊,是「會得到同情」;又指襲警是嚴重罪行,除非有特別情況,否則應該判處即時監禁。

辯方求情指,被告為退休的士司機,大半生安份守己,從未有案底,現已承認控罪,盼判處非監禁式刑罰。辯方又透露,案發後精神狀態轉差,家人遂為他排期到精神科求診,精神科醫生報告證實他患有抑鬱症,病發時容易發脾氣。

去年中秋浪費294萬月餅  社企料今年銷情不佳  籲減產量或捐贈

(獨媒特約報導)中秋節將至,環保組織食德好早前進行調查,推算2019年香港共浪費294萬個月餅,回收月餅的數量亦比2018年下降八成至1萬。食德好項目經理袁德志估計,今年月餅銷情未必理想,呼籲生產商調節產量或盡早捐贈多餘月餅至食物銀行。食德好今年亦與工業傷亡權益會「娘作」及THEi合作出品「兩個夠晒送」月餅,希望減少浪費。

食德好項目經理袁德志
食德好項目經理袁德志

調查指僅一成六人望收傳統月餅 過半人覺得一盒4個太多

食德好於7至8月訪問291個家庭,發現市民送出的月餅種類與接收者的期望存在落差。三成二受訪者希望送出傳統月餅,但只有一成六人希望收到;此外,過半受訪者送出月餅前不會詢問收禮者的意願。

【施政報告】周浩鼎批法庭鼓吹「黑暴」 倡設委員會訂量刑指引

(獨媒特約報導)民建聯今早就10月中發佈的《施政報告》向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出建議,包括要求政府派發至少5,000元、加強向政黨溝通互動、設侮辱公職人員罪及量刑委員會。周浩鼎指過去法庭對「黑暴」的量刑過輕,「令公眾誤會是否鼓吹違法抗爭」,希望制訂一套令人信服的量刑指引。

18D8660F-8ED6-4E00-A3F6-203C218DBAEB
李慧琼

彈施政離地 要求再「早收風」

8.31暴動案 高級督察事隔11個月才寫口供 總督察稱從未見過旁觀者戴保護裝備

(獨媒特約報導)去年8月31日有市民發起遊行,其後在銅鑼灣和灣仔一帶發生衝突,多人被捕。其中8人否認暴動罪,當中包括「陣地社工」成員陳虹秀。案件今日(9日)在區域法院第2天續審。當日在軒尼詩道帶隊的高級督察翁淦崙作供時指,自己以俗稱「韓國仔」的「暴動裝束」當值,後來經控方修正下才改稱「防暴裝束」。辯方又播出片段,顯示有人以礦泉水及滅火筒等淋火但不果。辯方又問總督察賈錦霖現場除示威者及記者外,是否有其他旁觀人士戴頭盔等防護裝備,他表示記不起,又指自己負責過非常多次的示威活動工作,「從未見過旁觀者會戴保護裝備」。

當日在軒尼詩道帶隊、隸屬水警第2梯隊指揮官的高級督察14009翁淦崙供稱,事發當日他以俗稱「韓國仔」的「暴動裝束」當值,後來經控方修正下才改稱「防暴裝束」。他指當晚7時半接到大隊指揮官兼警司Justin Shabe通知,指有人在軒尼詩道1號設大型路障並縱火,他先在力寶中心向隊員訓示,然後帶領隊員在金鐘道東行線設防線,並於7時46分由西向東推進。

警員被起底案 警否認曾威嚇被告「送佢去新屋嶺」兼游說毋須請律師

(獨媒特約報導)去年反修例運動中,逾千名警員及親友被「起底」,部份個人資料在Telegram群組「老豆搵仔」被公開。一名33歲香港電訊外勤員遭警方截查時被要求解鎖電話,並發現他曾挪用公司客戶資料參與警員「起底」,被控「不誠實地獲益而取用電腦罪」等共5罪。案件今日(9日)在區域法院續審,負責錄取口供的警員丘岳山否認威嚇被告:「你可以繼續dum(拖延)時間,我地最多告多你幾條罪」,並作勢拿警棍;而警車司機岑冠良否認曾稱︰「送佢(被告)去新屋嶺」,以及向被告母親表示︰「好小事,頂多守吓行為,唔洗搵律師」。

辯方:被告稱忘記如何得到資料 警作勢拿警棍:「唔好迫我!」

負責錄取會面口供的警員丘岳山接受辯方盤問,辯方問他在為被告陳景僖錄取第二份會面紀錄前,是否曾威嚇被告稱︰「你可以繼續dum(拖延)時間,我哋最多告多你幾條罪」。丘否認。辯方又指,丘曾問被告:「啲料係邊到嚟」,被告回答「聽返嚟」,後來丘再追問他在哪裏聽到,被告稱忘記。於是丘大叫:「唔好迫我呀!」,又馬上站起來,作狀以右手伸後褲袋做出拿警棍的姿勢,被告伸手稱︰「唔好!我認我起底」,於是被告在第二次會面紀錄和盤托出。丘岳山否認上述說法,但他承認兩次會面紀錄前均沒有問被告是否願意作出。

17歲女生認攜鐳射筆膠索帶  官斥價值觀扭曲、缺乏理性分析  判入更生中心

(獨媒特約報導)去年政府繞過立法會硬推《禁蒙面法》,10月6日全港各區均有大批示威者堵路抗議。立志成為營養師的17歲女學生當日被截停後搜出鐳射筆和索帶,早前承認一項管有攻擊性武器或適合作非法用途的工具罪,還柙候判,以致錯過營養學副學士課程開學。她今日(9日)被解往九龍城裁判法院判刑,主任裁判官嚴舜儀批評,她擾亂社會秩序和阻礙警方執法的行為是出於「扭曲的價值觀」、「以偏概全、缺乏理性的分析」,認罪只是因為證據確鑿而非因為醒悟,為顧及公眾利益和重犯風險,判被告入更生中心是最恰當的刑罰。

姓李17歲女生承認於去年10月6日在大埔道70號,管有可發出激光射線的儀器及一包膠索帶。上次聆訊,嚴官指被告在混亂的現場逗留了至少30分鐘,身上攜同涉案物品,有一定的風險,但考慮到辯方求情,決定先替被告索取感化、社會服務令及更生中心報告,再考慮判刑。

辯方今日指,感化官報告指判處感化令和社會服務令均不適合,而判入更生中心則較適合。辯方解釋,被告首次與感化官溝通,可能表達上有誤會,她開學心切,擔心社會服務令會影響學業,也需要照顧患長期病患的母親,所以令感化官誤以為她不願意接受感化和社會服務令。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1455
  •  1456
  •  1457
  •  1458
  • 1459
  •  1460
  •  1461
  •  1462
  •  1463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