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幼稚園、小學生明明會帶水樽、手帕上學,人怎麼長大了,卻退化得把好習慣「戒掉」,要每擦完一次汗扔掉一張紙巾。我們似乎把揮霍資源的生活方式、把城市丟棄垃圾的習慣,一併帶到郊野,認為總有人服侍大家執手尾,甚或會說「我有納稅!」意謂有扔垃圾的權利。//

每次長假期,郊野公園都會被垃圾洗禮,垃圾桶失守遭迫爆。漁農自然護理署最新數據顯示,2014至15年度郊野公園收集到3,800公噸的垃圾,拍得上11至12年度的紀錄,為03年沙士以來最高。

小學生會拿水樽 成人卻好「即棄」

這不到4,000公噸的全年數字,放諸香港一天收到1.2萬多公噸垃圾的規模去看,屬小巫見大巫。每個人每次到郊野公園,平均會棄置320克的垃圾,數字並不吸引眼球,而且也不過是膠樽、膠樽、膠樽、紙巾、紙巾、紙巾——膠樽和紙巾實在不成比例的多,不多寫幾次無法呈現真象——還有零食包裝、果皮和煙頭等。別低估這些垃圾「濕濕碎」,320克的廢物,可以是40個膠袋或者11個膠樽,足以在綠油油的山林中,成為漫山遍地的紙巾花、膠樽果,礙眼非常。

說來湊巧,1977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由羅拔·查托夫和艾文·溫克勒監製的《洛奇》,擊敗了包括《的士司機》在內的四部作品,獲得了當年的「最佳電影」獎項;而三年之後,由馬田·史高西斯和羅拔·迪尼路再度合作的《狂牛》,在同是羅拔·查托夫與艾文·溫克勒的監製下,一起地製作了另一部拳擊電影經典。只不過,跟積極向上、以大團圓結局收尾的《洛奇》不同,《狂牛》是往相反的方向,向下墮落,它的黑白風格,抹去了一般體育電影的勵志色彩,令人看完之後,非但沒有感到雀躍鼓舞,甚至會覺得有點壓抑和傷感。

影片《狂牛》(Raging Bull),根據前世界中量級拳王傑克·拉莫塔(Jake LaMotta)的真實經歷改編,這位中量級拳王與挑戰者Sugar Ray Robinson的對決,曾是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的一段傳奇。「狂牛」傑克·拉莫塔通過自身的努力和故意輸掉比賽的「換取」,既一步步向著拳王寶座逼近,也同時一步步邁向了崩潰的邊緣,他在擂台上被打至傷痕累累,其敏感的內心亦因多疑和猜忌,不斷地飽受著煎熬與創傷。

圖︰可憐的筆者果汁糖吹波失敗,被陌生妹妹恥笑

香港每二日就有一個節誕,比美日本、台灣的熱鬧。可惜,大部份的節誕長老都擔心承傳,後繼無人。青衣的真君大帝寶誕和天后誕的廟會,卻不用擔心,已變成青年人的玩意,在青衣找到的台北夜市,街頭美食成功活化傳統節日。

萬人空巷,沒有傳媒的鎂光燈,也沒有旺角和西貢的遊人,滿場是街坊、香氣和創意,新發明的原隻電鑽小西瓜、惹味非常的燒魷魚、各式新鮮串燒、傳統的糖公仔、吹波糖,也有生猛扇貝、大蝦,即叫即燒,只賣三十元。

夜市從來都是節慶一部份,可惜香港政府的扭曲,不許熟食小販,只得剩下相對沉悶的宗教儀式。昔日的節誕,靠熱鬧吸引新一代,日本、台灣如是,保留傳統之餘,也給予社區快樂。想重溫過節的快樂,想迫想熱鬧,不用去旺角,西貢,去青衣夜市,燒蠔,燒蝦,串燒,肉鬆蛋卷,雪糕,樣樣必食。少女少男舉目皆是,比mk更mk, 比老銅更老銅,錦衣麗妝,完美結合傳統與潮童,小販美食令社區充滿活力,誰說小販擾民。我要真小販,才感受社區的存在的快樂。

沒有波瀾壯闊的場面,基層的抗爭運動卻從來不會丟低任何一個人走。

榮豐街坊被屋宇署迫遷,居住在荃灣西永華工業大廈的街坊陳小姐也來到了太子聲援:「他們的今天,就是之後的我們。」永華工業大廈早前也被屋宇署發信通知,要求街坊7月22日前必須離開。

擔心七月同遭迫遷

陳小姐由第一天留守開始,就一直支援處境相近、同氣連枝的榮豐街坊。「我只知道我們是合法租這地方,也只是被迫租住這地方。誰不想住得安全點、地方大點?對不對?」

陳小姐認為,基層市民被迫租住工廠大廈,政府應負上一定責任。「出面找地方租金很貴,我們實在負擔不起。」

榮豐事件不但令社會再次關注劏房問題,同一時間也突顯香港貧富懸殊愈來愈嚴重。資產階級住的地方愈大、愈舒適的同時,基層市民居住環境則愈見惡劣,卻同時要面對高昂的租金。

有街坊指,一座三百呎的市區唐樓,租金可以開價六千元--假設一個基層工人的時薪是最低工資$32.5,每週工作六日、每天工作十小時,薪金都只是大約八千元。昂貴的租金,為基層帶來難以承受的生活壓力。

屋署:可找合法劏房

陳小姐指,有次與屋宇署職員會面時,對方曾聲稱可以搬到一些「合法劏房」,但沒有給予明確指示,職員也不知道情況。翻查屋宇署網站,署方對於「合法劏房」定義也十分模糊。

我們有福同享,我們有難同當。

荃灣榮豐工業大廈劏房戶被迫遷的同一天,城規會經兩日閉門審議下,不作修訂通過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兩份分區大綱圖;同一時間,建制也開動了宣傳機器,批評「盲反」東北發展的市民欠香港人六萬單位。然而,此舉當然不能將東北村民與劏房戶分化,今天東北村民朋友就來到太子屋宇署,聲援榮豐街坊。


街坊、村民、社工、市民互相交流,互相了解

建制製造假對立

面對壓迫和抹黑,榮豐街坊周生周太感謝村民聲援,他們認為建制舉動圖令市民內鬥:「其實錯的不是我們而是政府,所以希望政府不要再做那些雞仔媒人的事情。」周太強調,就算新界東北馬上落實興建,都不能解決今天市區劏房戶的困境,批評建制機器論述荒謬。

(獨媒特約報導)職工盟及多個團體今午發起五一勞動節遊行。他們高叫口號反對輸入外勞,又呼籲立即訂立標準工時還工人健康快樂的生活。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以特別裝扮到參與五一勞動節遊行,右邊刻有8小時的臉代表8小時工作健康快樂的樣子;左邊的黑白臉則代表沒有8小時工作的殘樣,表達爭取每日8小時最高工時,「2017,標準工時,一定要得」的訴求。李卓人表明,設立全民退休保障是刻不容緩,又要求行政長官梁振英立即兑現承諾。

圖: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花了一個「黑白面」妝,右邊白面寫上「8HR」,左邊黑面則是「熊貓眼」,寓意工人每日工作8小時就精神奕奕,如果日做12小時就「冇生活、冇休息、有時間進修」

李卓人:真普選才能保障工人權益

圖:學聯在今日五一勞動節遊行中舉起的橫額

其實我自己都覺得「推倒階級」一詞有少少不妥,作為關心工人、支持平等,針對資本的一群,當然不忘階級鬥爭。但稍有不慎,使用這些詞語只會令其他人誤解。不明白的朋友讀到此詞又會更迷茫(更或者索性唔理),又或者被惡意的人標籤這為「膠化」。更何況「推倒階級」一詞好似跳左step,比起爭取勞工權益又遠左一步。

不過,說到底,我更不同意有些人的說法,指五一遊行無用唱K,或指有人用iPhone就不應說自己是左翼。一來,勞動節本是慶祝工人勞動、紀念爭取8小時工時運動,是工會顯示力量的時候,也是工人上街的時候。所以你會見到有些人選擇上街表達訴求(溫和式),有些如外傭選擇從被忽略的暗處走出來載歌載舞,有些不是工人的團體,選擇出來聲援工人,與工人連結起來,例如學生、性別團體、社運團體、政黨、內地超齡子女的家長。如果只看那一刻有否暴力或直接爭取權益,來判斷這些工人團體有否做野,恐怕未為公道。

五一專題:階級主體的重生
文/潘毅(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

前言

改革開放三十餘年,中國不但成為世界工廠,也成為全球最大的資本創富中心。中國的生產方式與社會關係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與此同時,一個世界上最龐大的新工人階級正在默默地形成。在遍佈全國的大大小小的城市,有千千萬萬的農民工,他們建設了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和深圳這樣讓世界矚目的國際都市,創造了今天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奇跡,讓很多中國人可以陶醉在大國崛起的夢幻中。

當我們陶醉於光鮮的城市面貌,嘆服於資本改變世界的魔力時,我們卻遭遇上這樣一群人:在林林總總的工廠中重複著忍耐、麻木、憤怒、離開的一次又一次的迴圈,漂泊於城市與農村之間的新工人。在以自殺式地反抗之余,富士康蘋果生產線的工人寫過一首名為《在這裡》詩,他們用呐喊的方式表達了工人的迷茫與不滿。

流水線帶走的不僅僅是K93
還帶走了我們的青春
泡棉襯托著完美的蘋果/卻襯托不出我們的明天
掃描器喊出了每一聲OK
卻喊不出我們內心的FAIL/24小時耀眼的燈光照亮了5S
也照混了我們的白天黑夜
千萬次的重複動作打造了完美機台
也挑戰著疼痛而又麻木的肩
每一顆螺絲努力的旋轉
卻轉不出我們想要的未來
——《在這裡》富士康工人仁興等

今天是國際勞動節,120多年前,多個歐美國家的勞動工人們用血與肉,爭取勞動者應有的生活權利——八小時工作。結果經過政府粗暴震壓,工人領袖們被追捕、收監,為工運付出沉重的代價。經過接近50年的抗爭,八小時工作才於1935年被美國列入全國性法律下。

在香港,最低工資改善了勞動者們的收入,但勞動者們的工作環境及工時卻沒有改善:

碼頭工人仍然面對長時間及惡劣的工作環境,周身工傷無人理,死左無人知!

外傭姐姐們仍不斷面對中介公司的剝削,香港政府及外傭輸出國的漠視,使她們從一開始就要與中介公司簽署不平等條約。不少印傭在無良僱主苛索下,每天工作17小時。無良地產商更建一些面積連平躺都不能的工人房,外傭姐姐們連睡覺也不得安寧。

亞視員工面對無良政府的政策失誤,公司的荒謬管理,出糧變借錢,老闆做埋放數。什麼時候有糧出,什麼時候無工開都是未知數。

醫護人員不斷面對人手短缺,有返工無放工的生活…

老師們在胡亂緊縮的教育政策下,一份人工被劏成四份,工作量就全份……還有……還有……還有被人遺忘了的性工作者。

(獨媒特約報導)「天光墟」終見光!政府在民間不斷爭取下,終答應研究在深水埗設社區市集,讓小販合法化經營。關注團體倡議在區內的九江街試行逢周日舉行「見光墟」,區議員及食環署在區議會會議上反應正面,區議會將在下月12日將再開會討論細節。

民間抗爭見成果

去年及今年農曆新年,街頭均有大量熟食及乾貨小販檔,市民對街頭小販支持有所上升,更出現協助小販阻擋食環署清場的行動。曾俊華在財政預算案中提議引入美食車,亦令坊間質疑為何不保留屬本土特色的小販。在強大壓力下,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今年3月出席小販政策小組委員會會議時,終確認政府會修改以「打壓」為主的小販政策,考慮簽發新的小販牌照及設立小販市場和夜市。高永文建議市集應以地區主導、由下而上的方式去推行。其中桂林夜市所在地的深水埗區議會,屬首個初步推展「墟市活動計劃」,本周二的區議會會議上,區議員均同意試行計劃,並於下月再開會商討細節。

倡先試行逢周日舉行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372
  •  2373
  •  2374
  •  2375
  • 2376
  •  2377
  •  2378
  •  2379
  •  2380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