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Manson Wong
自從上周特首會同行政會議拍扳通過機場第三條跑道工程後,漏洞越揭越多:原有雙Y型客運樓被靜悄悄削去一半,機管局隱瞞項目經濟評估和投資內部回報率,梁振英婉轉承認空域衝突未解決而只能對內地政府「信住先」。究竟這項本港有史以來花費至鉅的基建項目,還有多少未見光的內情?
機管局預計三跑項目投資1415億元,數目大得超乎一般人想像,腦海只會泛起很多個「零」,認清真相的最佳方法莫如比較國際上同類項目。
當今國際機場加建跑道項目較可比的有三個:澳洲布里斯班市、加拿大卡加利市和廣州白雲機場。這三個機場都是新增一條跑道和配套設施,布里斯班的新跑道長3300米,卡加利4270米,廣州和三跑一樣是3800米。以總造價而論(以下全以港元計),三者分別為80億、124億和235億,香港三跑所需的1415億約為它們平均造價的10倍。若以跑道建成後每年新增航班起降能力計算,該三個項目平均每新增一次起降能力需投資8萬元,香港三跑則需71萬元,而這是假設沒有空域限制,百份百達到設計能力的最理想狀態。
為何三跑造價全球最貴,效益全球最低?眾所皆知,澳洲和加拿大是工資高物價貴的發達國家,所以三跑全球最貴的謎團不能單以各地工資物價不同而敷衍過去。要解開謎團,須從三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