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商舖遭縱火當天,我們剛巧在事發地點10米之遙處做垃圾桶調查。進行這次調查須要整天呆在水貨區,兼且不時「東張西望」--朋友笑說我們沒有被警察當疑犯帶走,「應該偷笑」。
實驗的設計,是把垃圾桶當成主角,在桶內裝置攝錄鏡頭,模擬它的視點朝九晚五看世界,也看人們如何對待它,並拍成以下短片。水貨區不是我們唯一的實驗場,另外兩個分別在住宅區和商住區。
在後兩個調查點上,清潔工在調查期內只傾倒一到兩次垃圾,但在上水,目標垃圾桶平均每兩小時便要清空一次。清潔工倒完一次又一次,待下午三點終於失守,唯有臨時配置通常只留守垃圾房內的綠色大型垃圾桶--但大桶只撐了五分鐘。傍晚六時,第二個大桶急急被派上陣,於是兩大一小的桶子彷彿「排排企食粉果」,令原本(行李)車來(行李)車去的街道更見擠擁。要知道,一個大桶的容量相等於五個一般垃圾桶,要不是有大桶撐住,清潔工大概要多倒二十次垃圾,才能「解救」現場滿溢的垃圾和被重重圍困的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