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年事務委員會的主席陳振彬動作多多,言論及行為都引起不少年青人的回應。繼今年一月中,在施政報告發表前夕提及大學生畢業後申請公屋是放棄自己,早前在青年交流會中訓斥正在發言的年青人,並喝令台下的參加者「收聲」,引起不少參加者的不滿,最後導致青年交流會不歡而散。
自言與年青人「非常之傾得埋同好了解」的陳振彬今日再度發功,明報(2月10日)報導他接受香港電台節目訪問時,提到他在青年交流會的行為是否掌握年青人的文化和心態,他仍強調自己理解年青人,明言只需要附和年青人,就能得到他們的掌聲。
作為年青人,以及交流會其中一位在場外收看直播的參加者,我認為陳振彬的回應反映他完全不了解年青人,如果這個結論就是他自以為了解年青人的心得,恐怕過往青年事務委員會所舉辦的活動,都需要被大家重新審視和定位。
我會問,究竟他接觸、甚至自以為熟悉的年青人,究竟是怎樣的呢?何以他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陳振彬是一位心繫年青人得自作多情的人,還是出於急於自代表青年發聲,以回應社會問題讓他感到一絲的虛榮?我看不透。
首先,陳振彬以為用附和,就能得到年青人的掌聲是無知的,這種無知或來自他只把成年人的奉承文化,強行加諸年青一代身上,就以為可以和年青人建立關係。作為有遠見和理想,社會單單給機會並不足夠,更重要是認同和尊重。正因為年青人多面向和多元,才成就更多的創意、想法和交流,附和這個「示好」的行為,還是留在官場好。
其實,除了「附和年青人就能得到他們的掌聲」之外,陳振彬還說過兩句異常礙耳的說話,對於一位從事青年事務的主席而言,我認為他有必要為此而道歉,而且道歉的原因,比他在交流會喝令台下收聲的行為更加嚴重。
第一句,是他說完「附和論」後指「社會上不只得一類年輕人」。近年,青年多元的面貌,逐漸提早浮現在社會的舞台,在社會鎂光燈下,不再單單是傑出的青年和運動員,還出現不少有理想、為公義奮鬥的年青人,所以某程度是他是對的,但說話背後,似乎在公然分化社會上不同類型的青年群組,還是主動放棄那一類不合乎他個人心意的年青組群呢?
但他身為青年事務委員會的主席,或者整個青年事務委員會,究竟在推動青年向著哪一個方向發展呢?
此外,在青年交流會的過程中,陳振彬在抽出現埸參加者發問的時候,輕鬆地說「如果抽不中(參加者的問題紙)就是你的問題了」。若把這句話與他過去的言論作比較,不難發現陳振彬在回應青年面對社會制度的限制時,包括難以申請公屋、在社會現實未能獲得理想的生活環境及空間時,都傾向把問題歸於年青人身上,認為年青人只談權利、不談義務。
網上媒體(11月7日)引述陳振彬在雨傘運動進行期間提及「以往政府多提到培養年青人的批判思維,甚為貶義,應該培育年青人多角度思考,並加強他們的競爭力。」我認為社會對於年青人的負面標籤已經夠多,作為關心青年的公職人士,沒有必要把無理標籤加諸青年身上。在充斥著地位以及經驗至上的社會,年青人一直受到不同程度的教訓,認為年青人沒經驗、沒能力已經不是新鮮事,但這樣的社會環境,又何嘗不是年青人勇於表達真我和直抒己見的障礙呢?
我會問,作為青年事務委員會的主席,在發表意見的時候又有沒有考慮自己的身份,還是他的角色,根本是推動主流社會對年青人的壓迫和控制呢?答案恐怕是對的。
作為年青人,我認為社會一直以來都欠缺對我們的尊重和平等看待,在這個看似充滿機遇,其實隱藏不少障礙的社會,都燃燒時下年青人的青春和精力,整個社會刻意塑造一個經濟主導的環境,青年人生而步入刻板而具競爭性的教育體制,剝削發展個人潛能的機會,社會刻意推動精英制度,促成不同年青人組群之間的對立。
這些對立,正正是因為制定相關政策的官員和社會,都只以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年青人的需要,銳意把一批又一批精心挑選的年青人打造成「所謂」的社會楝樑和領袖,說到底,這群年青人還不是一群在公開試獲取好成績、或在大學等待畢業和失業的勞動人口。當整個社會也以收入、社經地位和工作去衡量年青人的價值,似乎青年人最重要的創造力和夢想,都成了社會不利環境下的奢侈品甚至「無價」品。政府的取態一向明顯。誠如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看到,青年人要創造夢想的路就更為狹窄,因為要獲得創造夢想的資源,政府只為一小撮人準備了創業基金。
話雖如此,雖然身為主席的陳振彬言行惹火,積極推動年青人發表己見,以免繼續「被代表」。但我更擔心的是,這個所謂的「青年事務委員會」的未來工作會繼續被忽視。不少的年青朋友都回應,在他未曾提及「放棄自己論」以前,根本不知道香港有一個名為青年事務委員會的非法定諮詢組織。
這個連青年都不甚認識的委員會,卻代表青年群體,向政府反映年青人的需要和回應青年相關議題。更重要的是,這個委員會每年都獲得不少資源,去推動所謂的青年活動,除了早前的青年交流會和青年高鋒會之外,還有一系列的內地及國際交流活動,同時資助的青年發展活動包括啦啦隊大賽、馬術體驗及青年大匯演,簡直能「滿足」青年的發展需要。
我期望這篇文章能鼓勵你一訪他們的網頁,了解這個以「凝聚社會力量」為首要理念的委員會。反而與青年相關的「協助制定及推動有關香港青年發展的計劃及相關活動」及「培養有視野、具創意、能領導、肯承擔的青年,成為香港明日領袖」卻僅跟其後。似乎委員會所培育的年青人,只為成為香港的明日領袖。難怪不少活動,都意圖與參加的年青人更快與社會的制度及期望接軌。
其實,成立於1993年的青年事務委員會旨在回應聯合國在1985年定為「國際青年」年的呼籲,委員會專將責就青年事務向政府提交意見,並促進青年發展。過去20多年,的確為香港青年提供多姿多彩的活動和服務,隨住社會環境的變遷和會員更替,相信委員會的角色和定位也大大改變。在身兼全國人大、觀塘區議會主席、以及香港青少年發展聯會創會者陳振彬的帶領下,青年事務委員會又仍然存在甚麼角色和意義呢?
不經不覺,自2009年上任以來,陳振彬先生已經擔任了青年事務委員會的主席即將邁進第6年,作為青年事務委員會的主席,日後切記慎言慎行,並放下身段地向青年學習,同時警惕自己在工作上別再「挾青年以令青年」,若果工作不適合的話,可以另謀高就罷了。另外,與會的諸位青年事務委員,乍看之下不乏社福界及社工的影子。希望這班未來的社福同工,在經歷歷時79天的雨傘運動之後,可以更加清楚和勇敢地指出和面對青年的真正需要,別以自己的專業,為壓迫的社會制度和建制的政府塗脂抹粉。
最後,我期望看似「熟悉」青年、但已毫不青年的陳振彬先生可以盡快卸任,直至那一位對青年工作真正有承擔的人出現,並對青年事務委員會的定位撥亂反正之前,請大家嚴密監察該會的運作。我相信要青年充權,發揮影響力,誠如我實習同事所言,空間、決策機會和影響資源運用的力量缺一不可,相信這些對社會和制度作出改變和影響的機會,會是大家寸土不讓、寸土必爭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