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流浪到北歐街頭行乞

流浪到北歐街頭行乞

北歐之冬,寒風凜冽,清晨涼意讓脖子冷冷的,窗外天色依然是灰蒙蒙,窩在被子裏不想睡醒,任性賴床。童心未泯的你,繼續沈醉昨夜夢中,馴鹿雪橇,幻想夜裏極光乍現,聖誕老人從屋頂上的煙囪滑下來,充滿童話的北歐景致,往往跟現實不盡相同。曾經,我也在這片土地住過好一陣子。

一二月是北歐最冷時刻,白天短,黑夜漫長,厚雪積在各家門前,走過的每一步都在雪地留下痕跡。就在最冷月份,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吹起一股濃濃北歐風,因為一年一度的設計界盛事斯德哥爾摩設計周(Stockholm Design Week)、兩大設計展斯德哥爾摩國際傢俱及燈飾展(Stockholm Furniture Fair & Lights Fair)正同步舉行。上周有過百參展商雲集斯城,向全球展示新一季的潮流焦點,當中包括北歐五國大小品牌和學生的新作品,展品琳瑯滿目,意念嶄新,吸引大批人士到場參觀。

幫人有罪 施捨也要受罰

世界關注的豈止設計展,同一周北歐社會發生了一件大事,引發新一輪政治爭議。事源挪威政府擬立法禁止乞討,新法列明任何人士如幫助街頭行乞者均屬違法,包括給乞丐提供金錢、食物或容身之所等,施捨者將面臨最高一年的監禁。消息傳出後掀起熱烈討論,部分挪威民眾認為幫人有罪太荒謬,社會主義左派黨議員卡琳•安德森(Karin Andersen)譴責政府將窮人列為罪犯,她在Twitter嘲諷說﹕「歐洲最富有的國家將全歐洲最貧窮的人定為罪犯,連向人求助的言論自由也被奪去。」新法更惹來英國媒體抨擊,斥此舉違反人權標準。

其實自去年夏季開始,挪威政府已通過法案禁止在部分城市乞討。此例一出,當時有人贊成亦有人反對,挪威人普遍覺得街頭行乞情況愈趨嚴重,必須立法正視。據2012年挪威司法部調查報告顯示,在奧斯陸統計的194名乞丐中,有187名羅馬尼亞人,挪威人只佔極少數,羅馬尼亞藉乞丐多在挪威有犯罪紀錄,他們常聚集於奧斯陸中央車站一帶。另有一些靠回收膠樽賺零錢的流浪漢徘徊在電車路間,當見到路人喝樽裝飲品,便尾隨身後伸手向你取膠樽,語言不通甚至強行拉扯,造成滋擾。

瑞典行乞情況同樣嚴峻

至於鄰國瑞典,同樣面對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乞討者湧入的問題。由於歐盟邊界開放,近年愈來愈多東歐貧民北上到富裕的北歐國家行乞,令瑞典大城小鎮街頭出現大量乞丐。還未搬離瑞典時,我家在南部小鎮,市中心和大學校園相當接近,從市區徒步走到上課的地點,沿路經過超市、餐館、購物商場及銀行,門外都坐著乞丐。小城裏的行乞者大多數是單獨行乞,猶記得那位跪在超市門外拉手風琴的婦人,腳前總是放著一幅嬰兒照,用紙板寫上幾句簡單英文,懇求好心人施捨,有人給錢便輕輕用英語說聲多謝。不管早晚,在超市對面的火車站月台等車,馬上有幾個吉卜賽人走過來打招呼,說的不是瑞典文,他們搖搖手中的紙杯向候車乘客討錢,通常無人理睬。

「南部大學城內的行乞者是按學校時間表開工。」一位住在隆德的瑞典友人曾這樣說。我本來不信,後來眼見每逢週末、聖誕及復活節這些學校假期,區內異常冷清,不只學生出城暢游,乞丐也陸續回國休息,不見蹤影。和小城相比,瑞典大城市的乞討方式更有組織性,首都斯德哥爾摩地鐵站是職業行乞者最常出沒之地,他們衣衫整潔,按輪班制輪流在街上乞討,中午有頭目來收錢,午後同伴帶來薄毛氈交更,行乞集團在斯城屢見不鮮。

走出貧困 協助難民自力更生

另一方面,戰亂令更多第三世界的難民逃亡到北歐尋求庇護,瑞典接收難民數量之高在歐盟國家中僅次於德國。雖然新移民來到瑞典可上免費語言班,學習瑞典文,被政府安排入住移民住宅區,但要在一個陌生環境找工作並不容易,尤其大城市競爭激烈,許多找不到工作的人因貧困而踏上行乞之路。

為解決行乞問題,瑞典政府沒仿效挪威的做法,反而鼓勵社區服務團體推行工作計劃,例如在第三大城馬爾默的近郊移民區Rosengård開設餐廳Yalla Trappan,專門聘請一些來自中東低學歷、無工作經驗的女性,協助少數族裔自力更生,擺脫行乞的生活。

挪威人和瑞典人一樣,非常同情難民遭遇,但每年混入境內充當街頭行乞的貧民數以千計,人數之多,令當地人已分不清哪些是詐騙集團所組織的北上行乞,哪些才是無家可歸的新移民。老一輩對行乞現象特別反感,北歐社會多次出現排外聲音,逼使挪威政府不得不進一步立法打擊乞討。

這回國際社會狠批挪威,面對輿論壓力,挪威當局最終撤銷禁止施捨行為的立法計劃。不過法案取消,問題尚存,與此有關的社會爭議沒完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甄梓 /圖:vg.no
*原文載於作者Facebook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