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在高調宣傳兼花了近五億大圓來實行「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之後,人們再難以輕易指責香港政府偏袒經濟,而漠視城市的歷史和文化了;至少類似說法不再如此想當然了。早陣子,本土城市運動將其中一種城市衝突模式界定為「經濟壓倒歷史和文化」,即大商場統治城市空間;但到了今天,同一說法若要言之成理可能需要更仔細的說明。原因當然不是我城洗心革面,不再利用「空間」(Space)圖利。三番四次,特區政府煞有介事往自己額頭貼上文化標籤:西九龍文化區、石峽尾創藝中心、中區警署保育、上海街唐樓和太子道花墟保育……,餘不一一。
只要留心一下政府的文宣即可發現,在今天複雜的背景下,包含保育之意的「文化」一詞變得十分詭異,它不止不會是發展的障礙;反之通過它,城市可以獲得一種全新形像,吸引觀光客、消費者、創意人材,更重要是建設出一個像西九文化區的東西:它除了可以發揮文化消費場所之功能外,更是一個高級社交場地,好讓企業界各路精英——科技、金融及商業專材——可以匯聚起來。總之,就如發展,保育城市的文化有利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