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沉默」港大校友聯署反擊  傳校委會「轉場」校外開會

(獨媒特約報導)港大校委會以「等埋首席副校到任」為由延遲任命副校長討論爭議不斷。自7月28日有學生衝入會議室後,有校友及團體發起聯署,斥港大校友關注組「騎劫」,今日又登報譴責暴力及「不文明行為」,惟4467人中僅103校友公開姓名,各親建制人士近日亦群起聲討學生行動。關注組副召集人王振星指「騎劫」從不存在,對於譚廣亨獲改任為「臨時過渡首副」意味,他指根據校委會邏輯,既然譚需要代理首副工作一段較長時間,就應馬上委任副校,批評校委會「自打嘴巴」。

此外,有傳校委會將考慮校外開會以方便報警。香港大學學生會會長馮敬恩指要方便警方而改變會議場地不合理,並強調校委會主席梁智鴻不可違反定必繼續在原址開會的承諾。

建制校友聯署譴責學生和校友干預校委會

【香港是我家系列(四)】Sandeep Chulani:「印度是我的國家,香港是我的城市」

圖:Sandeep Chulani

晚後,我們從油麻地地鐵站穿過一條一條小巷,走到櫻桃街公園。除了中間經過的一道天橋,基本上我完全不記得來路 - 有人帶的時候,我不怎麼看路,反正本來就是路痴。

Sandeep Chulani 也不怎麼看路。他時而爲路邊的廉價煎釀三寶垂涎三尺,用純正廣東話跟店主搭訕;時而講講他那在不遠處並已經易名的小學,數數當年;同時,雙腳彷彿自己長眼睛,信步在我弄不清的小巷裡,不多久我們就到了公園,坐在一群正播著音樂練群舞的阿姨旁邊。

在這個區,Sandeep 比我更像本地人。不,我總是忘了,他根本就是本地人 - 土生土長,在這裡度過三十個寒暑的本地人。如果你問他,他絕對會說「香港是我家」。

同德大押業主  澳門保育案例

photo by 高祈

這幢樓高三層的戰前舊樓,由澳門第二代賭王、有港澳「押業大王」稱號的高可寧家族持有。高可寧家族在港澳兩地從事典當多年,在澳門也是有進行押店的保育。澳門的典當業展示館,就是高家原來持有的、具90年歷史的德成按。

位於澳門新馬路的德成按,現為典當業展示館,建於1917年。自1993年德成按結業後,物業一直空置。及至2000年,業主有意將其出售及將建築物改建。其後澳門政府主動與業主接洽,並協定政府出資140萬元進行修葺。修葺成現時模樣後,政府可利用當樓的底層以及貨樓作為典當業展示館;當樓的其他層及相鄰的富衡銀號,則交由業主使用。典當業展示館於2003年3月21日正式開放,樓上則為金庸圖書館,供市民參觀。此修復文物項目,曾獲200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榮譽獎。

可惜在香港的情況就有所不同,古蹟辦表示曾三次聯絡同德押業主商議保育,但對方維持拆卸計劃。發展局卻無積極介入,像景賢里的例子般由更高級官員與業主商議。發展局其實可將之列為暫定古蹟,為歷史古蹟「買下」時間,在不影響業權的情況,達至民間、政府和業主三贏。

告急!【停止清拆 要求發展局將同德押列暫定古蹟】
即行動 → https://goo.gl/Hq93VV → 及廣傳!

懇請大家聯署要求發展局為香港珍貴的歷史及文物古蹟負責,保育碩果僅存的同德押。

迫出來的勇氣——古洞北村民高大姐

(獨媒特約報導)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看似「平靜」下來,但推土機從未停止。除了發展商開始在粉嶺北收回土地外,北區區議會上月30日亦討論新界東北前期工程,同位發展區的古洞也面臨愈來愈大的壓力。至於村民呢?他們繼續守護這片土地。

今年約60歲的高大姐並不高大,膚色頗黑,神態中流露出刻苦與幹勁。你或許以為她是一名典型的農婦,「鄉村總會撞到幾個」。不過高大姐除是一名「普通」的村民外,亦是古洞北發展關注組一員。

她,到立法會就新農業政策發言,談的是保護土地。

她,在陳茂波落區時發言,談的是不遷不拆。

30年

數年來,高大姐為守護自己的家園不遺餘力,她住在古洞北村住了三十多年了。丈夫在5年前過世,2名女兒已遷出市區居住,兒子兩夫婦及小女兒仍與她同住。

教會一蚊租,成就「政教勾結」

本人曾提及,不少大教會的中產特性令教會偏向保守。事實上,保守的風氣不只影響大教會,連中小型教會也漸趨保守,為何在基層信徒為主的中小型教會也出現同樣的情況?

以「一蚊租計劃」利誘

眾所周知,政府經常以象徵式「一蚊」的租金出租官地給予不同團體,以筆者所知,不少中小型教會得到政府以「一蚊」的象徵式租金,租借公屋最下層的地方,或社區中心的一部份,用作營運教會。

由於中小型教會本身缺乏資源租借地方,只好依賴政府提供的「一蚊租」計劃。而政府亦可以用此方法迫使教會「順服」,使教會對地方事務或政治問題減少發聲,一但教會違抗政府的心意,政府便立即撤銷「一蚊租」的優惠計劃,漸漸地教會也減少論及政府的施政,即使該教會的牧場或傳道人對政治有不滿,也不會高調談論時政,更不會參加遊行及聯署,擔心被政府秋後算帳而取消「一蚊租」的優惠。

以筆者就知,不少中小型教會的信徒並不認同政府的施政,希望舉辦討論會談論政府的施政,更邀請支持及反對政府施政的教友擔任講者。不過,教會為避免麻煩,擔心掀起信徒反政府的思想,而禁止任何形式的公開討論,更希望各信徒為教會的「前途、發展及利益」,而減少談論政府施政。由於教會領袖們擔心開罪政府,使政府官員不再提供優惠,他們便禁止一切關於政治的討論,只準討論教會的發展及靈性生活。

四叔收地來襲!洪水橋田心新村居民自救大會紀錄

文:姚政希、楊夏至、馮蘊妍

昨晚,位於洪水橋新發展區內的田心新村(非原居民村),舉行了第一次居民大會,聲討發展公司派人騷擾村民。現場共有50多名村民出席,台後掛起「四叔來襲,威迫小市民慘!慘!慘!求助無門」,「政府冇收地產收 地產趕盡殺絕」等橫幅。多名村民表示,難以接受在沒有任何安置安排的情況下被逼遷。一名男村民表示,不希望成為另一個菜園村,搬村多年道路仍未修好。

田心新村部分地段的業主為榮捷發展有限公司,由禤寶華和羅泰安出任董事,與恒地關係密切,過去曾代表恒地進行舊樓收購。榮捷於7月14日寄執達通知予房東(註一),要求8月10日前清空所有單位。

村民被迫簽協議

村民輪流憶述被威脅時的情形,指當時有約7位南亞裔及中國裔男子,猛力拍打居民的門口。在沒有表明身份及出示任何證件的的情況下,他們要求村民拿出身份證作登記和簽下協議書,協議書內容包括同意在任何時候按要求搬離住所。

烈火焚燒十字架,教區沉默情何堪? —— 致湯漢樞機及天主教香港教區全體神職人員公開信

浙江省政府連日拆毀基督宗教教堂之十字架,情勢越趨激烈。日前溫州市公安更焚燒十字架,繼而吊起,丟棄在地。如此褻瀆神明、羞辱基督徒之惡行,猶如返回「文化大革命」。有保衛十字架之教徒被毆打,實有演變成教難之勢。當此時,向以「橋樑教會」自居、要溝通中國教會與普世教會之天主教香港教區,竟然徹底保持沉默,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敢問湯漢樞機及香港教區全體神職人員:你們還要沉默到幾時?

天主教溫州教區備受打壓,處於危難之秋,卻不畏強權,勇敢抵抗。教區全體神職人員早前發表聲明,痛斥市政府「向天主教與基督新教的各個教堂,大肆開刀。這種作法簡直是重演文革的悲劇與醜劇。」「只有精神錯亂的人才會作的事,今天的某些領導怎麼會做得出來呢?」又指出,雖則教理要求我等在一般情況順服掌權者,「但是一旦政府的命令違反良心、道德、基本信仰原則的話,我們只有聽天主的,勝過聽人的。」

史上第一人 出櫃北韓變節者細訴心路歷程

【New York Times報導】北韓男子張英振(音譯,原文為Jang Yeong-jin)1997年變節,抵達南韓時,官員盤問了他五個月,要釋放他時還是有點猶疑。官員還有一條很重要的問題未有答案:兩韓邊界駐有重兵,張先生為何甘願冒險越界呢?

「我是因為對着太太提不起性慾才來的,要說這句話太尷尬了。」張先生說。「我解釋不到是其麼事令我如此心煩,令我在北韓生活如此悽慘,來了南韓才自知是同志,甚至是來了才知道甚麼是同性戀。」

張先生今年55歲。從北韓變節到南韓生活的人不少,出櫃同志卻只有他一人。2004年他被騙去畢生積蓄,於是找推動同志平權的人幫忙,性傾向因此而短暫公開。他自此在南韓生活得很低調,因為同性戀在那裏一般被視為禁忌。

四月底,張先生出版自傳,題為《紅色榮耀的印記》(暫譯,原文為A Mark of Red Honor)。他在書中和最近的訪問中描述在北韓的生活,訴說自己身為同志,在這個極權統治國家成長的經歷。他說北韓政府堅稱該國並無同性戀這回事,因為北韓人民都是「心智健全而道德高尚」的。

即使去到資本主義的南韓,張先生的生活也不容易。他形容自己是「雙重異類」,又是北韓難民,又是同志。

大學自主是每一個人的事

香港大學的副校長任命風波愈演愈烈,大學自主是否受到衝擊,社會有不同的解讀。有人對學生周二晚(7月28日)的行動嗤之以鼻,港大十院長和部分校友分別聯署反對部分學生及校友干預港大校政。校委之一李國章指學生彷如紅衛兵,中大前校長劉遵義更明言如此「寵懷的小混蛋」應受懲罰。另一邊廂,有人認為校委會黑箱作業,真正衝擊大學自主實為校委會和其幕後黑手,所以當晚的行動只是對暴政的一種反撲。不同角度的解讀,結論截然不同。

《香港大學校委會守則》(Guide and Code of Practice for Members of the Council)開宗明義地說明,「大學必須恪守學術自由原則,意即質疑既有知識和提出創新甚至有爭議可能的構想。與此密切相關的是機構自主的概念。大學要負上管理自己和發展戰略方向的責任。校委會委員必須認清和恪守高等教育的特殊原則和道德理念,進而對大學的職能作出有效貢獻。」短短幾句話,清楚說明了大學自主的兩個特點:一,以教育和大學職能為本;二,維護學術自由。

街工義工楊皓然涉襲警今開審

(獨媒特約報導)中大學生、街坊工友服務處義工楊皓然在去年雨傘運動11月30日升級行動當晚襲警被捕。楊全部否認兩項襲警及一項「對他人身體加以嚴重傷害」罪,並今在東區裁判法院受審,兩名有份制服及拘捕楊的警員作供,指楊當日反抗並襲警。開庭前,十數名聲援人士高叫「黑警濫暴 原形畢露」 口號,楊皓然表示自己「帶著沉重心情」,呼籲當晚有份拍攝到過程的人士,指證警員濫權和駁斥襲警說法。

警員指小腿遭被告「撑」了四至五下

警員張冠文供稱,當晚約2000名示威者在龍和道示威,企圖突破警方防線,衝出馬路期間,被告楊浩然朝他下巴位置打了一下,他拉著楊,試圖阻止楊走回示威群眾內。張其後將楊制服並坐在其大腿上,隨即宣布要拘捕楊。張表示,楊當時背朝向天,不斷以「游蛙式」掙扎,感覺自己的左右小腿被撑傷四至五下。期後警員陳文進幫忙制服被告,再次以襲警罪施以拘捕,並將被告交給刑事偵緝警員調查。

辯方在質疑楊掙扎時,不可能踢到小腿,只能踢到其背部。另外,辯方律師亦指警員庭上作供部份,即被楊「撑了小腿一下」,與當初的證人口供及警員警事冊上不同,張否認刻意修改證供。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329
  •  2330
  •  2331
  •  2332
  • 2333
  •  2334
  •  2335
  •  2336
  •  2337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