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嶸仔@運動公社
在上屆世界盃揭幕戰,巴西中鋒費特成功誘騙日籍球證西村雄一賜巴西一記十二碼球,令巴西反超前克羅地亞,最後順利全取三分。
近年來,「插水」行為在西方媒體(尤其是英語世界)經常被猛烈批判,這類期望球證被自己騙到的伎倆往往被視為足球場上最不道德的行為。但在巴西以至是拉丁美洲世界,對這種行為的態度卻往往是另一回事。不是說巴西或者拉美輿論一定會認同「插水」或者欺騙球證,而是拉美足球文化對這類行為會有多些包容以至是肯定。要了解西方世界與巴西/拉美世界在這方面的分別,就要先認清兩地迴異的歷史軌跡。
首先,在大部分西方國家,都是先有國族認同才有現代足球。但在如巴西這樣的拉美地方在十九世紀獨立建國時,內部有掌握政經權力的歐洲白人殖民者、被壓迫的原住民和黑奴(及其後裔),他們當時之間根本難有一致的認同感。後來拉美各國統治者要進行建構國族的工程時,部分政權就視大眾歡迎的足球為團結國民的工具,因為足球可令國家內不同族群和社會地位的人的視線拉往同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