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鉛水苦主成立大聯盟向政府索償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今日公佈再於牛頭角下邨驗出6個水辦含鉛量超標,並再有23位啟晴邨居民血鉛水平超標,當中包括1名孕婦。民主黨、民協及新民主同盟宣佈成立「食水苦主大聯盟」,召集人尹兆堅表示聯盟現已集結啟晴邨、葵聯邨二期、榮昌邨、水泉澳邨及牛頭角下邨等受影響的居民,並已組織法律、醫療及相關專業的團隊,協助居民從小額錢債索償,向政府和承建商追討,並促請政府為所有受影響的居民驗血。有葵聯邨居民指進行化驗的水務署職員,竟從喉管中刮走堆積物,質疑署方化驗「做手腳」。民主黨黃碧雲直斥政府做法「離譜」,認為居民要自救之餘,政府亦必須要承擔責任徹查鉛水源頭,為受影響的居民更換喉管及作出賠償。

牛頭角下邨驗出鉛水 再增23人血鉛超標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當局在牛頭角下邨第一期的5座大廈中抽取了130個樣本,當中有6個超標,經當局快速測試後證實水管焊料含鉛。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則指,當局在抽驗314位市民的血鉛水平測試中,再有23位啟晴邨居民血鉛水平超標,略為高於參考值,當中包括有17名6歲以下兒童、1名15歲少年、4名授乳母親及1名孕婦。當局會為牛頭角下邨第一期的居民抽驗血鉛水平,及安排血鉛超標兒童接受智力評估。

譴責港大校務委員會繼續延遲委任副校長

我們對於港大校務委員會於七月二十八日的會議中,繼續以等候未上任的首席副校長為理由,拒絕討論物色委員會報告,推搪委任副校長(學術及人力資源)予以強烈譴責。

自六月三十日校委會作出荒謬的延遲任命的決定後,香港社會各界,包括香港大學的教師、職員、學生以及校友,反響極大。香港大學教師及職員會、香港大學職工會、香港大學硏究生會和香港大學學生會亦在七月十六日發表聯合聲明,要求立即處理副校長任命及増加校委會成員的師生比例。

同時,我們亦組織了大型聯署聲明,超過二千位校友和社會人士參與,要求校委會重回正軌,重新討論副校長任命一事,以及取消由行政長官兼任校監的安排。

可惜,校委會昨天選擇繼續沉淪。我們失望,失望校委會繼續無視港大各持份者的強烈意見,亦無視社會對港大的期望;我們憤怒,憤怒校委會繼續傷害香港大學,打擊教職員的士氣。

對於有校務委員會成員以誇張失實的「文化大革命」和「紅衞兵」等言論批評學生的抗議行動,我們絕不認同。我們期望校委會坦誠接受意見,立即撥亂反正,避免矛盾繼續惡化,傷害我們的學生和深愛的母校。

我們重申:

1. 校委會應根據既定的任命程序和行事習慣,立即確認副校長物色委員會的建議。

2. 改革制度,取消由行政長官兼任校監的安排,或只保留校監的禮儀角色,從而減低行政機關干預院校自主的機會。

再見香港螢火蟲︰豐樂圍的餘暉

新界東北曾是漁米之鄉,魚塘、水鴨、烏頭、基圍蝦、絲苗,數知不盡的農產,孕育獨特圍村文化和珍貴的生態。廿年前,漁米之鄉賴以為本的魚塘還有二千公頃的,今天剩下一千公頃,「摘去鮮花,種出大廈」,一楝楝的大廈、一間間工廠換去魚塘,發展完結嗎?還未。位於天水圍和米埔旁的魚塘將會變天,豐樂圍位於元朗,香港最大的魚塘,佔地達六百公頃。地產商長實摘肥而噬,三十年已儲心積累在豐樂圍大興土木,80公頃變身19幢豪宅,2000個單位。

豐樂圍是螢火蟲的天堂,擁有世界獨有的米埔屈翅螢火蟲。可惜,發展一旦上馬,螢火蟲與燈火通明的豪宅比鄰,想能再看到螢光呢?2013年,長實已獲得城規會​批准,上年,環保團體環保觸覺,提出司法覆核,希望否決發展,保育珍貴的魚塘,結果尚有待審判。

魚塘之美

深藍的最終反撲

國民黨似乎不知道自己如何走到今天這個自我毀滅的邊緣,並且還在繼續墜落中。

過去幾年,當民進黨努力走向中間時,國民黨卻日益被深藍綁架,到如今這個無可逆轉的地步。

課綱微調是最好的例子。馬英九讓最深藍、最明確統派的王曉波來主導課綱,所謂「微調」只是大中華意識型態保衛戰的障眼法修辭,事實是要透過教育體制在國家認同問題上「再中國化」(相信他們會承認這說法),然後迫使教育部、國民黨立院黨團和全民接受。

而深藍的洪秀柱成為國民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讓這場國民的深藍革命幾乎是無縫接軌。於是課綱這樣一個意識型態濃厚的戰場,給了洪秀柱最好的武器(巧的是,歷史科課綱審定委員的張亞中教授也是洪秀柱的重要幕僚。)這兩天她對蔡英文喊話,如果不支持這個課綱,就請宣布支持台獨。顯然,他們又想把這場選戰操作為一場統獨之戰。

去年的連勝文也試圖掀起統獨標籤大戰,結果是自已嚴重內傷。洪秀柱他們重蹈覆轍,不僅讓一般選民厭煩,且其實是站在輸的那邊。畢竟,至少從1999年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以來,民進黨的「台獨」立場其實就是維持事實現狀的立場──承認中華民國,並認為中華民國在台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兩個國家。是的,確實是「兩國論」,但這也是台灣許多選民的立場。更何況,之前公開表示不能說「中華民國存在」的是洪秀柱。

梁智鴻對學生衝入會議室感可惜:不應在港大發生

(獨媒特約報導)港大校委會晚上在會議中以12對8否決重新討論,維持「等埋首副」、延遲討論副校任命的決定。學生不滿決定並衝入會議室,多名委員包括李國章等離去,令會議未能繼續。港大校委會主席梁智鴻和港大校長馬斐森同學生閉門對話,梁指自己非常理解同學及公眾對事件的關注,亦同意「不能一直拖落去」。但他又強調,本來希望在會上提出制定時間表,建議若九月份即使首席副校未上任,亦應開始對任命的討論;然而當時學生闖進會議室,才令他未及表達此建議。梁智鴻又強調,自己一直支持學生的言論和表達自由,但學生應理性表達意見;對學生衝入會議室感到很可惜,認為不應該在香港大學發生。

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回應指,梁智鴻既然指不論首席副校長上任與否亦應於九月開始討論,反映「等埋首副」根本不是什麼關鍵理由。而在「閉門對話」中,港大同學多番詢問委員維持延遲討論決定之因由,梁智鴻表示無法代表所有委員回應。被指「等埋首副」說法是「公認荒謬」,梁認為理由是否合理見仁見智。學生主要提出兩點訴求及質詢,一是要求校委會於兩星期內召開緊急會議,讓梁盡快向委員提出九月一定討論任命的時間表;二是能否承諾在九月一定開始討論,若又無法兌現,會否辭職。

港大校委會繼續「等埋首副」學生衝入會議室抗議

(獨媒特約報導)港大校務委員會星期二(7月28日)下午召開例會,討論以「等待首席副校長」上任為由,押後處理副校長任命;最後決定維持「等埋首副」決定。約50名學生晚上衝入會議室內抗議和包圍委員,矛頭直指由行政長官梁振英委任的委員李國章,學生多次高呼「李國章可恥」。校務委員會成員盧寵茂在混亂中跌倒,一度表示不適及暈倒,需要救護車送院。學生佔領會議室不讓委員離開,並要求委員在一分鐘內返回座位,否則以後也阻止開會。校委會主席梁智鴻及後對學生表示,願意和學生對話。他又指8月新首副會到任,認為等其上任是尊重;多名委員包括李國章提早離場。

警察進入校園 港大職員:是護送白車離開

東北村民新城市廣場默站 抗議官商勾結

(獨媒特約報導)繼早前發起於恆基旗下商場展開的默站行動,受新界東北發展計劃逼遷的村民,今日在新鴻基集團旗下沙田新城市廣場再次進行示威,抗議地産商與政府聯手逼遷,摧毀家園及農地,要求政府中止「四萬呎原址換地」政策。

遭大批警員包圍

示威者分別貼有「保衛東北」四字的標語在身,手持馬屎埔村所種植的節瓜,向市民講述其反對東北規劃的理由,並向途人派發有關單張,以喚起港人關注事件。

今次示威人數雖只有約10人,但在場包圍的警員和保安卻多達20多人。示威者更不時遭到警員及保安查問,發言期間更一度被市民和警員阻攔。部份路過的市民怒斥示威者「喺度搞搞震冇幫襯」,又指他們的示威「無用嘅」,派單張的舉動「唔環保」,欲阻止其示威。

提早逼遷 村民批政策不公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尚未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最早在2017年才開始動工。可是「四萬呎原址換地」政策,讓擁有四萬呎土地的業權人於2016年4月前,可申請換契或換地將土地用途由農地轉換成住宅用地,只須補少量地價,間接縱容發展商逼走村民,引起外界與當地村民強烈不滿。

【地區政治系列】人民力量蘇浩:蛇齋餅糉一定要做

(獨媒特約報導)早前舉行的大埔區議會補選,工黨的郭永健在兩名建制派參選人競爭下漁人得利,為今年11月的新一屆區議會選舉拉開戰幔。而在西貢區中將會新增多個議席,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新增的都善選區更有多名地區人士已經「開始做野」,其中積極考慮中參選的包括人民力量的蘇浩。獨媒的地區政治系列今次訪問了這位人民力量執委,他更談到「蛇齋餅糉」是必須的手段,派完之後更要作「積極跟進」;而對較激進的黨派來說,地區工作更是不可放棄。

「傘落社區」要先「認識」街坊

「派蛇齋餅糉一定不會派得比建制勁,但都一定要派。」蘇浩認為地區工作很重要,他認為蛇齋餅糉是必須的,因為這是認識街坊的手段。蘇坦言,工作當中最具挑戰性的是對街坊解釋拉布對民生的「影響」。蘇浩表示,有人力的地區助理在擺街站時遭人吐口水和破口大罵:「幾難聽既說話都聽過。」他強調這正是地區工作的重要性,例如在延遲發放三糧的「問題」上,要耐心對街坊說:「遲啲俾返你啦,其實不是無得出。」

《文匯報》就鉛水報導道歉  楊振宇:好難得

(獨媒特約報導)《文匯報》今於報章及網上就今年7月10日刊出題為〈啟晴「含鉛」知情不報 民協區議員罔顧居民健康〉的報道發表更正及道歉啟事。啟事中指報道標題中「『含鉛』知情不報」並不正確。錯誤為文匯報編輯製作標題時,對內文內容掌握和理解出現錯誤而致。文匯報表示會撤回上述標題,並就此疏忽錯誤向可能受影響的有關人士致歉。民協區議員楊振宇對道歉啟事表示歡迎,更直言難得官方喉舌會道歉。

楊振宇:沒有私下對他作交代

民協區議員楊振宇對獨媒表示,歡迎文匯報的道歉及更正聲明。他指之前文匯報的相關報道並非事實,提醒對方應謹慎處理報道內容﹕「作為傳媒,應該要求證清楚先」。他又表示文匯報並沒有私下向他作出任何電郵或電話的交代,更笑言﹕「以官方喉舌嚟講,會出聲明道歉已經『好難得』。」

野火,燃起工人的心

(獨媒特約報導)在香港,雖然一直以來都有工人音樂,但總是只在工運圈子中小眾傳播,未能成為「主流」音樂。最近音樂人周博賢與職工盟合作,推出了一張以工人為主題的專輯〈野火〉。周博賢說,希望更多人知道香港工人的處境。

對於工人的形象,大多人會想得很悲情,只會想到清潔工、碼頭工人,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也可以是工人。周博賢想到要以文化方式,觸動人們的情感,打破這種思維模式,「現今的教育都習慣教育我們站在老闆的立場去看事情,將工人的價值貶低。即使自己都係打工仔,都依然會在老闆立場出發,好似巴士司機罷工,第一時間會思考的竟然是會唔會影響自己條線」。

工人,你識條鐵

「成名」於2013年貨櫃碼頭工潮的職工盟幹事何偉航(Stanley),也認為香港的工運只是遊行示威,不像其他地方有很多藝術形式介入工運。對於工人的想像也非常狹窄,「在香港,我們的生活是去工人化,忽略了對工人生活的想像」。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335
  •  2336
  •  2337
  •  2338
  • 2339
  •  2340
  •  2341
  •  2342
  •  2343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