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似乎不知道自己如何走到今天這個自我毀滅的邊緣,並且還在繼續墜落中。
過去幾年,當民進黨努力走向中間時,國民黨卻日益被深藍綁架,到如今這個無可逆轉的地步。
課綱微調是最好的例子。馬英九讓最深藍、最明確統派的王曉波來主導課綱,所謂「微調」只是大中華意識型態保衛戰的障眼法修辭,事實是要透過教育體制在國家認同問題上「再中國化」(相信他們會承認這說法),然後迫使教育部、國民黨立院黨團和全民接受。
而深藍的洪秀柱成為國民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讓這場國民的深藍革命幾乎是無縫接軌。於是課綱這樣一個意識型態濃厚的戰場,給了洪秀柱最好的武器(巧的是,歷史科課綱審定委員的張亞中教授也是洪秀柱的重要幕僚。)這兩天她對蔡英文喊話,如果不支持這個課綱,就請宣布支持台獨。顯然,他們又想把這場選戰操作為一場統獨之戰。
去年的連勝文也試圖掀起統獨標籤大戰,結果是自已嚴重內傷。洪秀柱他們重蹈覆轍,不僅讓一般選民厭煩,且其實是站在輸的那邊。畢竟,至少從1999年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以來,民進黨的「台獨」立場其實就是維持事實現狀的立場──承認中華民國,並認為中華民國在台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兩個國家。是的,確實是「兩國論」,但這也是台灣許多選民的立場。更何況,之前公開表示不能說「中華民國存在」的是洪秀柱。
1994年 的新黨趙少康把台北市長選戰操作成「保衛中華民國」,在政治上或許還有點道理:畢竟那時「台獨」對大多數的人還是陌生或者禁忌的概念,所以這個修辭可以動員焦慮(或動員恐懼),但這畢竟不是多數。相對的,九十年代李登輝的國民黨可以贏得多數,就是因為他站在一個不論是國家認同或者國家定位的相對中間的位置:民進黨與新黨的中間。
兩千年之後,時代已然轉變,台灣認同成為主流認同,民進黨也刻意往中間靠,雖然阿扁在執政後期試圖動員深綠力量來鞏固自己的權力。2008年之後,蔡英文深知民進黨的困境,更是明顯地往中間走。不過,國民黨在兩岸政策的攻勢相對於民進黨的被動守勢,還是說服了選民他們更能帶來和平與繁榮(尤其最後一週動員許多企業家出來喊話),因此贏得2012年大選,但贏得其實並不多,民進黨在選敗之後也相信中國政策是他們執政的最後一哩路。但此後,台灣社會對中國因素疑慮更甚,太陽花之後更是氣氛逆轉,國民黨與北京的友好反而成為巨大的負面因素,而蔡英文只需要輕鬆提出「維持現狀」。一旦情勢逆轉至此,一個意識型態保守、形象老舊陳腐的國民黨又沒有任何其他牌可以打,必然大衰。
面對這樣的局面,只有深藍尚有強大的戰鬥力,課綱微調和洪秀柱的統獨泥巴戰成為他們的困獸之鬥,控告高中生、控告記者,也只是證明這個政權已經不知所措,陷入最終的激烈掙扎。
替他們哀傷的是,這些掙扎已然太遲了,歷史的陰影已經籠罩在他們頭上。而選民的哀傷是,此前台灣政治競爭的主軸是民主化與本土化,本來這兩者應該大致塵埃落定,台灣可以快點進入有意義的社會經濟政策討論,但深藍的反撲綁架了國民黨與政府,讓各地高中生起而激烈反抗,也讓人們只能無奈地看著這個糟糕的歹戲繼續拖下去。
原文刊在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