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google
Google的不為人知的議程:對隱私的態度已不如以往,某些國家也注意到了。

原文作者:DAVID ROSEN
原文刊於AlterNet.
翻譯原文:Google’s darkening agenda
翻譯:歐輝鵬

文:wing

早前當輿論著乎於梁唐之爭時,曾蔭權政府的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已經通過。這位殖民政府出身的特首多年來將「大市場、小政府」這六個字看成是金科玉律,但一二至一三年財政年度的預算案卻預計公共開支會佔本地生產總值21.4%。這不但比零七至零八年度的不足16%要高得多,且超過了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所訂下的20%指標。

公共開支佔整體經濟的比例,常被引用為一個政府是左是右的指標。這指標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如果左右的意思主要是指政府究竟為甚麼階級和群體的利益服務,我們就更要看清楚開支上升後誰得利最多。本文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探討曾蔭權時代公共開支增長背後的意義。

不過,在開始討論開支時,讓我們先談收入。一個政府要加大公共開支,理論上會想辦法開源。但曾政府卻從來沒有展示增加稅收的企圖心。儘管汽車首次登記稅、煙稅和豪宅交易印花稅都曾被調高,但這些政策本身都不是為了令政府財政更豐厚而設的。相反,政府最主要的兩項稅收──利得稅和薪俸稅──其稅率都曾在曾蔭權執政期間下調。

為大資本家減利得稅


感謝《明報》及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碩士課程及香港獨立媒體,拙文《音樂示威——在惡法通過前,我們談的是‥‥‥》在今天《明報.世紀版》刊出。編輯經過擬題及編選,原文現在貼出,以供參考。

在原文上,跟編輯交待不好。日本樂隊Toe的資料,實由另一位講者王津玨提出,而非Masta Mic。筆者僅此抱歉。

原文:《本地獨立音樂:快樂先行 毋求於人
——記「獨立音樂的空間政治」討論會(MCS X InMedia 文化維穩與起義沙龍之二)》

上週五,由MCS(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課程) 與香港獨立媒體主辦的《文化維穩與起義沙龍》的第二場,於富德樓舉行。那晚我們討論香港獨立音樂形態與發展空間,說著說著,又拉到去「網絡廿三條」與文化局的話題。

「元朗南房屋用地研究項目」──農民居民再次被規劃

農民鍾先生在唐人新村種菜廿多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拿着政府的發展範圍圖,聽我們解釋一時之間難以明白的程序,不知如何是好。

都說香港鬧房屋荒,所以當政府提出要開發新界鄉郊時,大家都拍手叫好。今日(五月廿二日)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討論「元朗南房屋用地規劃及工程研究」,政府打算向立法會申請四千多萬做研究,發展元朗十八鄉公庵路及唐人新村一帶約二百公頃土地為新市鎮。如果議員不仔細看,似乎也會無風無浪地舉手通過。

然而,在城市侵蝕鄉郊、收地逼遷直至發展新市鎮整個過程,實在還有許多問題不應輕易跳過。諸如,研究範圍這個綠色地帶是誰定的?背後有什麼準則?目前在綠色地帶內生活和謀生的人,對新發展有多大的發言權?他們不想被迫遷,可以怎辦?政府近年很喜歡的「公私合營」背後到底有什麼盤算?誰的利益被犧牲了?新生產出來的城市空間,應按什麼原則去做,才能避免像天水圍和東涌那樣單一化?

今年「國際不再恐同日」,主辦團體粉紅同盟找來葉劉淑儀做代言人,引起其他同志團體不滿,指不應邀請一個在人權、法治和言論自由上,表現有諸多問題的人來代言。此事讓我想起八十年代,我參加的婦運組織新婦女協進會(婦進)也曾出現類似爭論。雖然婦進的爭論跟同運今次不盡相同,但二十多年後回望,婦進的經驗也許可資借鑒。 

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的婦女運動和議會民主化剛起步,同時倡議兩性平等和爭取民主發展的婦女組織寥寥無幾,婦進可說是其中的表表者。記得當年區議會和市政局選舉,婦進都曾積極支持一些政治和平權理念跟婦進相近的人參選,尤其是社區組織的基層女性領袖。與此同時,一些婦進認識或不認識的候選人,也會主動尋求婦進支持,婦進執委會會議因此常要討論應否支持某位候選人。婦進為此訂下了兩個條件:一、候選人是否有促進兩性平等和爭取女性權益的政綱;二、候選人是否女性。

如果候選人符合兩項條件之一,婦進會根據候選人其他政綱進一步考慮。由於婦進鼓勵女性積極參與公眾事務,如果候選人同時符合兩項條件,婦進原則上便會支持她。但是,1988年工聯會的陳婉嫺尋求婦進支持參選區議會時,婦進內部出現了激烈的爭論,一些活躍於工運的會員認為不應支持陳婉嫺,因為工聯會是中共的附庸,並不真正代表工人利益。但是,婦進執委會最後還是通過支持陳婉嫺,一些會員因為不滿執委會的決定而退會。

據統計, 香港現時有超過六十萬家庭主婦, 全年無休為家庭付出。有婦女組織計過, 單單數十萬婦女每年為香港創造數以億元的動勞價值。偏偏強積金計劃並不包括她們。而主婦們又如何面對自己年老的生活呢?

文學,於我城向來得不到應有的尊重。眾多作家及文字工作者,多年來默默耕耘散下無數種子,香港文學氛圍與閱讀風氣仍未見濃。近年,由董啟章、陳雲、司徒薇、廖偉棠、馬家輝、潘國靈、朗天、阿三、謝傲霜及鄧小樺組成的香港文學館工作室,希望在西九及文化局快將成形之前,為文學注入不同解讀角度,打破這種文化悶局。為期大半年於香港仔海濱公園展出的「南區文學徑創意寫作及花牌創作」計劃,是當中嶄新的嘗試。

文學徑暫得其名

在習慣沒有歷史、不問自身身份與將來的殖民地管治環境下,關於香港文學的討論未曾開啟。後得一眾前輩作家多年來考證思索,才慢慢理出《香港文縱》、《香港文學散步》、《追跡香港文學》及《香港文學書目》等書籍,作為延續話匣子的基本資料。「南區文學徑」,是這基礎上築建的文學小徑,當中包括蔡元培、胡適、許地山、戴望舒、張愛玲及蕭紅六位重要作家。

piraten partei
德國海盜黨成為國內火速冒起的政壇新勢力 (圖片來源)

這幾天全城焦點落在立法會「拉布戰」,「網絡23條」的消息不再出報章當眼處。由於臨近九月立法會選舉,連建制派都要求暫時擱置修訂草案。可惜,香港關心版權無限大的人士仍然要依賴政黨在議會發聲,仍然要靠第三者向政府表達不滿。而在德國,倡議網絡自由及反對版權制度的海盜黨(Pirate Party)」已經異軍突起,拿下全國最大州份 (North Rhine-Westphalia ) 議會的7%選票。他們決定代表自己,直接向版權持有人及官員說不,成為政治新勢力。

面對這個充滿爭議的「出缺安排草案」,人民力量和社民連使出了「拉布戰」,泛民則離場抗議。一時之間,就算於議會內佔優、得建制派護駕的政府,也不知如何是好。候任特首焦急起來,連番狠話回應,大意為「政府要做嘢,唔可以再拖,否則香港會癱瘓」。同時,有內地學者則更為赤裸,高調發話: 「三權分立對香港不利,損害行政效率」。不難發現,他們骨子裏是行政至上的,完全看不順眼這個突然發難「拉布」的議會,無法接受審議竟然如此「浪費時間」 (嘩,超過兩星期)。說穿了,他們眼中只有獨大的行政效率,絕不存在權力之間的制衡。

在香港,確實存在一個名為議會的地方,但可笑是,這可能跟任何權力的平衡無關。看看那堆組織「通宵審議團」也「有困難」的建制派議員吧,到底他們身上哪一寸肌膚像議員呢?!這些所謂議員,竟自甘墮落為「收 order」的投票部隊,部分更極少發言、動議或提案,坦白說,這種人其實並無資格稱為議員,因他們只是行政力量於立法會的延伸,只是化妝為議員的行政組 件。

民主需要更多「非常」的曙光

5月8日,香港俗稱熱狗的非空調巴士作最後一日服務。之後,全港專利巴公司就只有空調巴士在街上行走。當日在大量市民送別熱狗。之前有巴士迷衝出馬路、叫囂、爭搭巴士等混亂發生,到底為何會這樣呢?

熱狗巴士退役,其實也是關乎人為的政策問題。政府要求巴士公司購買新巴士必須配置冷氣,到底是香港的道路環境問題,還是以巴士公司的最大盈利而考慮呢?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882
  •  2883
  •  2884
  •  2885
  • 2886
  •  2887
  •  2888
  •  2889
  •  2890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