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快必申保釋被拒 袁彌明到場一度潸然:打壓一個最願意發聲的人

(獨媒特約報導)被控包括發表煽動文字多條罪行的人民力量成員譚得志(快必),今日向高等法院申請保釋被拒,需繼續還柙,11月17日再訊。前人民力量主席袁彌明亦有到場,她受訪時一度潸然,稱「政府只係打壓一個最願意發聲的人。」

photo_2017-06-04_20-19-42

8.31暴動案 警長否認將警棍放被告背包:唔係棍,係我隻手指

(獨媒特約報導)去年8月31日有市民發起遊行,其後在灣仔一帶發生衝突,多人被捕。其中8人否認暴動罪,包括「陣地社工」成員陳虹秀。案件今日(16日)在區域法院第7天續審。當日為「速龍」的警長黃子誠在辯方盤問下多次改口供,辯方播出片段顯示他右手拿被告背包,曾蹲在地上拾起東西,站起時右手持棍狀黑色物,警長否認並稱棍狀物「係我隻手指」。其後他再改稱是地下標記及頭盔帶,後來指應為電筒。他多次翻看片段後終表示:「應該係長警棍」,惟他否認打開被告背包後左手警棍消失,又否認將地上拾起的棍放入被告背包,並強調「我唔會咁做」。而警長在口供與記事冊所描述的被襲方式亦有兩個不同版本,起初稱「當時被人重踢頭部」,後改為「有人以鐵通打我右臉」。

曾制服第四被告龔梓舜的「速龍」隊員、警長黃子誠供稱,當日他掃蕩至修頓球場時見馬路有逾100人,而地上有鐵通,他目擊盧押道及軒尼詩道有人投擲汽油彈。他推進至工商銀行外留意到有一名戴黃色手套的可疑人士即第四被告,於是上前拘捕。黃稱他從後箍被告及捉住其背包,兩人失平衡跌倒。黃子誠稱他與被告對望一秒,並清楚看見其五官。被告其後逃走,黃子誠突然感到左頭被另一人腳踢一下,但未能追上,於是他拾起第四被告跌在地上的背包,惟他走了幾步後因頭暈及流鼻血故往中國海外大廈外休息。

走進農田 16場參觀中尋找疫下解方

文:黃妍萍(香港農業3.0項目研究團隊成員)
圖:鄉土學社、菜園農業先鋒田、友好提供

9月,即將進入秋冬,也代表着又是本地農場的好時節——菜心芥蘭白菜甘筍番茄椰菜西蘭花等等,港人愛吃的菜款又可以落種了。過多一、兩個月,秋冬葉菜就會率先上市,番茄甘筍就再等多一會吧,他們需要更長的時間,才可以長出甜美的果實呢,難得的東北風來到時,就正可以煮個雜菜湯暖暖身心了。

慢着,這一切,對你來說是否很陌生?對無時無刻其實都不知道自己在吃什麼的你而言,食物就是食物而已啊,從哪裏來的?嗯……大陸吧。香港,還有農業嗎?不需要農業吧。不是已經沒農田了嗎?

踏入秋冬,即將又有大量眾人喜愛的菜款上市。

認識農田 再思經濟、土地、食物問題

11.3「七區行街」 15歲少年承認藏鐳射筆及鎚 被判18個月感化

(獨媒特約報導)去年11月3日,網民發起「七區行街」,示威者在多區商場聚集。15歲學生在沙田新城市廣場外遭警方截查,被搜出鐳射筆及鎚子等物品,早前承認管有攻擊性武器罪及管有物品意圖損壞財產罪,今(16日)在沙田裁判法院被判處18個月感化令。

辯方求情時指,感化及社會服務令報告內容正面,被告一直以來學業成績優異,升中後未必名列前茅,但尚算中規中矩,因目睹7.21事件後受影響,而一時衝動犯案,現已有相當悔意。辯方指,被告更曾坦誠向社工交代在被捕前曾參與示威達10多次。

署理主任裁判官温紹明判刑時指,如犯下此案的是成年人,有可能要面臨監禁,但被告年僅15歲,認罪及有悔意。他亦同意報告內容正面,報告曾提及家人如何看待事件及如何支持被告,亦能從中感受到被告的悔意,自知是衝動,相信被告從聆訊經驗中有更深刻的反省。溫官最終就兩罪判處18個月感化令,同期執行,期間須按感化官指示安排工作或住所、遵守宵禁令,如有需要須參加改過自新的課程。

案件編號:STCC1065/2020

警口供與片不符 兩被告襲警罪不成立 官:若警冷靜或發現用武是不必要

(獨媒特約報導)網民於去年9月1日發起「機場交通壓力測試日」,警方當晚在大圍站截查多人。警方在追截可疑人士期間,一名女文員被撞倒後即提高手,惟遭警方押向牆邊;接著另一名男文員架起雙臂阻止警員推撞其未婚妻心口及肩。男女文員各被控襲警,今日(16日)在沙田裁判法院獲裁定無罪。裁判官指,若警員冷靜調查,可能會發現女被告的事件是意外,將她推向牆的舉動是不必要,亦可避免此案件男被告的產生。男被告在庭外表明,不排除採取行動追究警員的不實證供。

控罪指稱,女文員盧錦玲於去年9月1日在港鐵大圍站A出口外,襲擊警員A;男文員利尚寯於同日同地襲擊警員B。

獲判無罪後,利尚寯的未婚妻在庭外泣不成聲,利見狀緊抱未婚妻,在場的「旁聽師」紛紛鼓掌。利表示多謝拍片者、律師以及支持自己的人,他認為是警員先動手,案件其實「好唔公平」。利表示在過去一年每天都想著案件,他坦言是辛苦的,幸好有人拍下片段,否則今天的結果可能截然不同。利表示,目前「不排除有其他行動,希望會做到啲嘢,令司法制度好啲。」他稱會考慮向廉政公署舉報或提出私人檢控,但進入訴訟程序可能會面對資金問題。

未婚妻則表示,兩人在過去一整年均背負着龐大壓力,一直有滋擾電話,亦要遵守宵禁令和到警署報到,就算如今未婚夫獲判罪名不成立,但他的自由已被剝削。

願生不復帝王家

帝制走到盡頭,太和殿上小皇帝溥儀嫌儀式漫長,哭哭啼啼。 父親載灃安撫下無心說了句:快完了。

完結的是封建體制,人心善惡拉扯、身份兩難掙扎,以及信念衝突卻是無止境的。貝托魯奇和斯托拉羅兩人來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紫禁城,一百年前,紫禁城正是晚清的權力核心,也是宮廷血淚奇情故事的起源。宮中一隅,維新失敗的光緒帝日書袁世凱別名「項城」洩憤不歇,那一隅,慈禧指揮中國與全世界開戰,千里之外李鴻章、張之洞一眾封疆大吏各懷心思。紫禁城不僅是清廷,更是中國的核心,關竅正是一個「禁」字。

Forbidden City,一國首都中的禁地,政令出於此而百姓對那個空間一無所知。禁之一字,是中國數千年歷史的寫照,禁絕思想與自由,禁絕與外界一切接觸。同時也因為禁忌,國人好奇,外國人更是浮想聯翩。在斯托拉羅的鏡頭運動下,紫禁城的天空要比土地狹窄,紫禁城的城牆要比天高。深紅色大門在溥儀的生命中打開過兩次,關上了兩次,自由和他的皇帝人生同樣虛幻。除了那位可憐且性格充滿缺陷的溥儀皇帝,居於紫禁城的生命,又正身處中國現代性的劇烈運動裡,流離失所,活下去或是活不下去。

周梓樂死因研訊11.16開審 傳召逾60證人 料需時5周

(獨媒特約報導)科大學生周梓樂去年11月於將軍澳尚德停車場墮樓身亡,事發經過未明。死因庭將就周的死因展開研訊,今早以非公開形式進行預審。案件將於11月16日開審,設有陪審團,預計需時5星期,將傳召約60名證人,包括警員、消防員、醫生、義務急救員等;屆時或會引入VR技術,重現事發現場環境。

IMG_5237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總督察莫子威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總督察莫子威表示,將會按死因裁判官條例向法庭提供協助,目前已找到70多人作供,包括當時在現場的人士、閉路電視片段提供者、專家證人、及20名當時在場執勤的警員。

莫子威呼籲市民,如有涉及案件的資料可以提供,可與警方聯絡。莫子威又呼籲當日車輛停泊在尚德停車場內的車主,提供行車紀錄儀片段,以協助死因裁判官釐清事實。

8.31暴動案 速龍否認猛力揮棍打被告:用警棍令佢冷靜落嚟

(獨媒特約報導)去年8月31日有市民發起遊行,其後在銅鑼灣和灣仔一帶發生衝突,多人被捕。其中8人否認暴動罪,當中包括「陣地社工」成員陳虹秀。案件今日(15日)在區域法院第6天續審。「速龍」警員黃銘暉被指猛力揮棍毆打第四被告龔梓舜,他否認並澄清:「我用警棍控制佢,令佢冷靜落黎,唔係猛烈打落去」,又稱目的為防止被告逃走。另一「速龍」警員曾慶鴻供稱,正在逃跑的第三被告突然轉身走向正在被防暴警制服的第四被告,警員擔心被告會攻擊自己及搶去疑犯,於是衝上前向被告揮棍並將其攬低落地。他又稱被告企圖拾起地上鐵通襲擊警員,惟遭辯方質疑為何沒有撿取鐵通此重要證物。

被告突轉身走向被防暴警制服男子 速龍憂他搶犯

負責制服第三被告鍾嘉能的「速龍」警員8137曾慶鴻,同時為香港男子七人欖球代表隊隊員,他供稱當日在軒尼詩道設戒備線並推進。於晚上7時55分,黑衣人開始往銅鑼灣方向逃走,此時他在中國海外大廈外見到一名防暴警持長盾與一名黑衣人即第四被告在地上激烈糾纏,並嘗試將其制服。正在逃跑的第三被告突然轉身走向該名防暴警,曾慶鴻擔心被告會攻擊自己和警員及搶去疑犯,於是他立即衝上前,向被告揮棍並撞向他,最後攬低被告落地並制服。

梁定邦拒評警拘林卓廷、改變7.21定調:我有咩意見冇乜意思

(獨媒特約報導)監警會於5月發表《反修例事件檢視報告》,當中陳述元朗7.21事件發生的過程。惟近期警方高調拘捕事件受害者及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甚至改變對事件定論,新界北總區刑事總部高級警司陳天柱更稱當日警員只用了18分鐘便到達現場,與監警會報告有出入。監警會主席梁定邦今日(9月15日)見記者時,拒絕評論警方做法,指「我有咩意見冇乜意思㗎」。他強調有關案件已經進入司法程序,指相信法庭會作出公平判決,「如果唔信法庭就咩都冇得信」。

梁定邦:法庭會作公平裁決

梁定邦於監警會今日進行例會後會見傳媒,被問到如何評論警方拘捕林卓廷及警方「旗鼓相當」的說法,梁定邦拒絕評價,指相信法律制度會公平處理相關審訊,若被告對初審結果不滿意,亦可以上訴。他強調「我有咩意見冇乜意思㗎,呢個階段唔會評論」,指控辯雙方會於審訊中詳細交代。

梁定邦續指,相信現時案件處理進度與公義距離多遠,各人自有看法,他難以評論。他重申案件只可以靠法庭解決,更指「如果唔信法庭就咩都冇得信」。

六四晚會26人被起訴  羅冠聰、張崑陽不在港缺席聆訊  官拒加離港禁令

(獨媒特約報導)支聯會原定今年6月4日在維園舉辦31週年六四燭光晚會,但史無前例遭警方禁止,當晚有市民自行推倒鐵馬,並進入維園悼念。25人遭票控參與未經批准集結;支聯會主席李卓人、副主席何俊仁等13人另被控煽惑未經批准集結;李卓人另被控舉行一個未經批准集結。案件今日(15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控方擬將合共39張傳票案轉介至區域法院審理,需時準備相關文件,故押後至10月15日再訊。由於案件以傳票形式作出起訴,所以沒有任何保釋條件,控方以羅冠聰和張崑陽未有到庭應訊為由,申請向其他被告施加離港禁令,但遭到裁判官拒絕。

開庭前,眾人與支持者們一同手持兩面橫額,並高呼「悼念六四無罪」。李卓人表示堅持燃點燭光無罪,港人擁有表達政見的權利,得悉控方今日打算把案件轉介至區域法院審理,意味著或將以更重的刑罰加諸他們身上。他提到支聯會今日起重開六四紀念館,歡迎市民參觀,望能藉此與去年反修例運動比較。他慨嘆現時中國人權狀況持續倒退,被沒有法治的中共整治時,致今日香港「十二手足」在深圳受苦,最後希望「中秋能有個大團圓」。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1449
  •  1450
  •  1451
  •  1452
  • 1453
  •  1454
  •  1455
  •  1456
  •  1457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