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武漢肺炎】明言依賴大灣區重振經濟 張建宗:呢個係無選擇

(獨媒特約報導)武漢肺炎疫情稍為放緩,但失業率仍高企。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今早出席商台節目時重申,大灣區是香港經濟起飛的後循和優勢,從中發揮制度優勢「未來重點必定係粵港澳大灣區,呢個係無選擇。」

張建宗表示,其次才是東南亞市場,必須加強和東盟的經濟、貿易和文化往來。他強調,在當前形勢下,政治風險越來越大,表示必須先控制疫情和振興經濟,香港才能重新出發。

政府剛剛推出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張建宗表示,第二輪基金的計劃尚未完成,強調保就業等計劃仍在持續進行。他重複論調指疫情將會持續,並很大機會在冬季和流感重臨,市民需接受新常態。

張建宗表示,在政治環境和財務狀況均嚴峻下,希望能聚焦和精準地協助個別有需要的行業。在節目中,張建宗又七情上面,稱疫情「好危險」,呼籲市民必須注意衛生如勤洗手等,不可以在假期便放鬆,「要高度自律,多人地方就唔好去。」

無意推出第三輪保就業

屯門百年龍窯旁建樓 關注組憂倒塌 房屋署:最危險嘅moment已經過咗

(獨媒特約報導) 政府將於屯門中五幅土地興建公屋,當中包括在第39區顯發里、距離青山龍窯僅30米的土地。屯門區議會昨午(9月18日)討論工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區議員不分黨派表示反對計劃。香港龍窯關注組首次獲邀上會發言,主席劉琬珊指工程與龍窯只相距30米,擔心龍窯因此倒塌。惟房屋署表示一直有監察工程影響的震盪讀數,強調沒有影響,更指「最危險嘅critical moment已經過咗」。

土木工程拓展署高級工程師林德明表示平整工程分兩期舉行,包括改善交通配套、綠化工作及渠務與水務工程。根據區議會文件,在第39區顯發里土地中,顯發里及青海圍將進行加闊路口及加裝交通燈工程,並在青山公路增加巴士站,預計今年年底獲得立法會撥款後開始工程。

屯門非原居民村遭迫遷建屋 區議員拍枱斥橫洲翻版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將於屯門中五幅土地興建公屋,並提出工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屯門區議員昨日(9月18日)在大會上不分黨派表示反對計劃,批評計劃迫遷井頭上村居民如同「元朗橫洲翻版」,以及未有顧及區內交通問題及社區用地需要,區議會最終以大比數通過立即擱置建屋計劃,並重新諮詢所有持份者。

政府在2017年公佈「屯門中房屋用地初步發展研究」,選定五幅土地興建公屋,提供10,700個單位,惟計劃甫推出便被批評沒有正視區內交通及社區配套問題。根據區議會文件,五幅土地包括第39區顯發里、第16區恆富街、第17區天后路、第28區湖山路及第23區屯興路,預計工程在年底獲得立法會撥款後進行﹐暫時未有預算。其中第28區湖山路及第23區屯興路兩幅土地因分別涉及湖山公園及井頭上村範圍,引起多名區議員狂轟。

【專訪】龐一鳴岀拳開書店 生活中抵擋強權:我要留守到最後

(獨媒特約報導)曾發起「一年唔幫襯地產商行動」、創辦本地生產組織「港嘢」的自由工作者龐一鳴,宣佈開設書店「一拳書館」。在這裡,書本絕不打折,也不按傳統的「文史哲」方法分類;顧客買書可獲贈本地農產、食品或生活用品,也可參與各式與書本有關的工作坊。

龐一鳴說,推動本地生產、對抗地產霸權,都是他願意付出99%精力去做的事;不過,過去一年多的種種社會事件,讓堅持了10年的他也不禁動搖:在今日的香港,繼續天天叫人支持環保、買本地菜、不要幫襯地產商,真的有意義嗎?

但後來他想到,不如開一間書店。那麼,被圖書館下架、連鎖書局不賣的書,可以由他來賣;教科書不教的,可以由他舉辦工作坊來教。

或許,當政權要入侵每個人的生活、改變人們的價值觀,繼續堅持信念和行動,就是最好的反抗:「你唔應該見到『哇,黃之鋒本書俾人落架喎!』你就唔賣⋯⋯反而係應該要留守,直至最後一刻;唔係佢未到嗰步,你已經退到嗰步,而係同成個書業一齊,堅持、堅持、堅持到最後、最後、最後。」

承認攜醋及酒精在警署外徘徊 來年考DSE男生被判入更生中心

(獨媒特約報導)去年11月18日,兩名16歲學生在觀塘警署外徘徊時被警員截查,逃跑期間男生涉扔下一樽稀釋食用醋,兩人跑至觀塘游泳池外終被截停,並在背囊中再搜出一樽酒精。應屆DSE中六男生早前承認一項「串謀意圖施用有害物品使人受損害、精神受創或惱怒」罪,今(18日)在觀塘裁判法院被判入更生中心。此控罪亦是首次在「反送中」案件出現。辯方求情指被告被捕後沒有自暴自棄,反而努力讀書在英文科考取全級第7。辯方亦指酒精是市民現時的每日用品,傷害性低。惟徐官認為案情嚴重,被告串謀另一人協議干犯罪行,承認上網學習使用化學物傷害警察,稱「將火酒同醋溝埋畀手足用」,須判阻嚇性刑罰。

被告開學日還柙至今 辯方求情盼判處非監禁

辯方早前已呈上父母及老師的求情信,惟學校校長、老師及教會導師等得悉被告須還柙,故再次為被告撰寫求情信。而在索取被告一系列的報告後,被告身體狀況不適合勞教中心,而感化或更生中心則適合,辯方希望法庭能夠容許非監禁式刑罰,判處感化,因被告今年就讀中六並為應屆DSE考生,另外他自9月起已被還柙18日,已錯過開學時間,而被告亦願意接受感化官條件。

8.31暴動案 防暴警承認有高舉警棍 但否認毆打被告致頭破血流

(獨媒特約報導)去年8月31日有市民發起遊行,其後在灣仔一帶發生衝突,多人被捕。其中8人否認暴動罪,當中包括「陣地社工」成員陳虹秀。案件在區域法院續審,今(18日)由拘捕陳虹秀的警員林上嵐作供,他指兩次見陳開咪叫「唔好開槍」等,故以非法集結罪拘捕她,又稱陳嘗試轉身及不合作,故要求她蹲下。此外,片段顯示當時有6名防暴警揮棍毆打第六被告,惟拘捕他的防暴警否認有份揮棍,僅表示片段中高舉警棍者「相信是」他本人,又稱不清楚地上的血跡從何而來。

陳虹秀開咪叫「唔好開槍」警認為她非法集結

當日拘捕第五被告陳虹秀的「速龍」隊員6798林上嵐供稱,當日在軒尼詩道與分域街交界首次見被告持咪說話,包括「保持克制」、「要俾足夠時間市民離開」、「唔好開槍」等。其後被告在林的視線內消失。林上嵐推進至馬師道時見被告再次出現開咪,認為她參與非法集結,於是將她拘捕。控方播出新聞片段,可見陳虹秀持咪、頸掛豬咀高叫:「大量市民喺人群當中,入面有老人家、師奶、街坊,你哋要給予足夠時間撤離」,期間有警員大呼:「走啦!」

元旦便衣警受襲  兩青年在旁把風罪成囚3月  另兩青年罪不成立

(獨媒特約報導)今年元旦日遊行遭警方腰斬,晚上有示威者轉至旺角堵路示威,便衣警被發現拍攝後遭示威拳打腳踢,導致頭顱內出血。4名青年被控襲警罪,經審訊後,今日(18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裁決。裁判官林子勤指,其中兩被告擔任「把風者」角色,構成共同犯案,故裁定他們罪成,但考慮到事出突然,兩人一時衝動和無知,並沒有出手施襲,最終各判3個月監禁。

4名被告依次為學生李俊賢(19歲)、侍應李炳希(22歲)、經理利子恒(25歲)及地盤工鍾兆濠(20歲)。控罪指,4人於今年1月1日在旺角山東街與通菜街交界,與一名蘇姓男子襲擊在正當執行職務的警務人員,即警員19597何思駿。

官:目擊警員供詞有跨大之嫌

林官雖裁定便衣警員何思駿當晚尾隨和拍攝黑衣人是執行份內之事,是在正當執行職務,但是對他的供詞抱有懷疑。何警員供稱受襲後有「斷片」情況,導致他對關鍵記憶有錯漏,例如他稱金雞廣場外有人堵路,惟閉路電視影片顯示並非如此,僅有一群黑衣人走來走去;此外何起初稱抓住首被告的左後褲袋,後改稱抓住膝頭,但兩者的觸感是截然不同。

【防疫基金】健身界斥馬逢國做大龍鳳、開會冇回應訴求只sell全民檢測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先後公佈兩輪防疫抗疫基金,註冊體育教練、學校興趣班導師及教練的一筆過7,500元資助減至5,000元,健身中心資助亦由10萬元減半至5萬元。健身搏擊運動業界大聯盟召開記者會,斥政府做法無視業界訴求。大聯盟召集人、泰拳教練柯尊鼎更指,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立法會議員馬逢國雖曾邀請他開會,但馬只以「做全民檢測,到時經濟就好」回應業界訴求,斥馬「只係想sell全民檢測,拉我哋一齊做大龍鳳」。

大聯盟指,因應武漢肺炎疫情,約3千間健身中心早前須強制停業,多於政府所指的1千6百間。公民黨東區區議員李予信指,抗疫不力是「政府造成的人禍」,應給予足夠賠償。但柯尊鼎指,防疫抗疫基金雖有240億,但只有45億元用來紓解民困、援助失業人士,斥港府賠償太少。他又指,而大聯盟曾就抗疫一事多次表達意見,但政府從沒接受,寧可花5.3億在全民檢測上,給業界的援助卻連1億也不足,非常不公。

他又提到,馬逢國曾邀請他開zoom會議,討論抗疫問題,但批評馬只以「做全民檢測,到時經濟就好」作為回應業界訴求的講法,斥馬「只係想sell全民檢測,拉我哋一齊做大龍鳳」。

建制派DQ第一人 陳凱欣自詡有心理準備 稱非補選適當時候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議員陳凱欣就「非妥為當選」申請上訴許可,終審法院今早拒絕批出。即時失去議席兼成為首名遭DQ的建制派,陳凱欣下午只能在立法會外見記者,她先自詡稱,已有心理準備面對裁決,但又形容是不理想和感到失望,稱現時並非進行補選的適當時候。

陳凱欣:復課唔等如可以舉行補選

記者問到應否進行補選,陳凱欣認為現時不是適當時候,更反喚記者「諗一諗」,稱在疫情和缺乏場地下,交由政府作出謹慎的決定。她又認為,學校復課亦不等如可以舉行補選,「好多行政嘢要考慮,唔可以掛鉤」。

IMG_4286

【12港人】調查指六成人支持移交返港 涂謹申:至少要出封信,叫返嚟俾法庭處理

(獨媒特約報導)香港民意研究所下午公布最新民意調查結果,發現六成人支持,特區政府應向內地要求移交12名遭中國海警拘捕的香港人。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認為,反映港人對內地的制度有保留,重申「(特區政府)至少要出封信,叫返嚟俾法庭處理」,斥當局反喚家屬寫信予入境處轉交內地,「自貶角色,層次低咗囉。」

涂謹申指出,法庭已對部分港人發出通緝令,政府應履行責任,將12人引渡回港,「你至少要出封信,搵佢返嚟。」他表示,2016年旺角年初二騷亂的黃台仰流亡至台灣,特區政府亦有去信德國要求引渡,「5個人偷渡去台灣都出信啦,內地就俾佢慢慢查?出封信都唔得?」

香港民意研究所在星期一下午至星期四下午作調查,以電郵接觸意見群組成員,共收回12,696個樣本。調查問題為「有意見指香港政府應向廣東省政府要求從速移交早前被廣東省海警截獲的十二名港人,以跟進他們在港涉及的案件。你有多支持或反對這個意見?」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1447
  •  1448
  •  1449
  •  1450
  • 1451
  •  1452
  •  1453
  •  1454
  •  1455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