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堅尼地城等西區地方,也好像上水、屯門般,迫滿水貨客與自由行,老店紛紛換作藥房、金鋪,你會有什麼感想?
在二零一五年,這已經不是一條假設性問題,而是一個極可能發生的惡夢。
當上水、屯門因一簽多行迫滿水貨客與自由行,令居民生活大受困擾,一向媚共的港共政府卻一直無視問題。而保皇黨不但不為市民發聲及勸阻政府,反而為虎作倀,打算將本身遠離重災區,但存在蘇豪化及旅遊區化危機的西區,推向水深火熱之中。
曾揚言北極有企鵝的民建聯副主席張國鈞,兩年前以中西區只有一條來往深圳灣關口的巴士線為理由,強烈建議增設一條來往皇崗與西區的巴士路線。近日他又重提往事,再次爭取這條皇崗巴士線。
這個安排恐怕對當區居民造成滋擾。近年來,中環以至西環海味街都很受大陸客歡迎,特別在新年期間,「篋神」佈滿海味街行人路的景象,教我十分深刻,沒想到香港發源地中西區,已淪陷到如此地步。若路線成功開通,隨時吸引更多前往海味街及新開藥房的「篋神」由堅尼地城直通巴站作出發點。想一想,絡繹不絕的「篋神」於西區的狹窄街道出出入入,所造成的交通及行人安全問題,對當區居民會帶來什麼樣的滋擾。從保皇黨提出的直通巴政策中,真正感到方便舒暢的,除了商家等得益者,應該是從海味街及新開藥房走水貨上大陸的水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