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天水圍天秀路園圃,僅佔地僅0.1公頃,附近大量空地明明規劃作「休憩用地」,但卻被鐵線網包圍。
全世界推崇都市農業,善用市內空間推行社區園圃,美化環境之餘,亦提供食物,更加建立社區互相關係。2014年底香港政府推出的《新農業政策》,建議動用數以十億元的公帑買地,建立一個70﹣80公傾的農業園。但整份諮詢文件卻對都市社區農業隻字不提。土盟發起「全民搵地,公園種美食」,邀請全港市民找出空置的、高度石屎化、管理不善等問題公園地,釋放作社區農場,活化公園。市民響應,短短4日已提議超過30個地點 。
社區農圃供不應求
康文署推行社區園圃超過十年,暫時全港仍只得22個社區園圃,總面積得2.4公頃,僅佔康文署管理的公園及花園用地0.25%。然而社區對農圃供不應求。現時不少市民為要種植,被逼要跨區參與,又被逼動員十多名朋友報名,以增加中籤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