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特約報導)《施政報告》中提出檢討《廣播條例》及《電訊條例》,其中規管電視台的《廣播條例》,當局擬在明年年初就放寬規管進行諮詢。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出席立法會委員會時指,入屋電視規管嚴格,但互聯網卻沒有規管,認為要平衡兩者,否則「拿牌既邊有得競爭。」
《施政報告》中指,網上媒體發展迅速令傳統媒體面對激烈競爭,為「平衡廣播市場的競爭環境」,計劃在2018年年初就「放寬過時的法定要求及理順規管制度」進行諮詢,包括放寬外地持牌人的規定。
今早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討論通訊及創意產業等政策措施,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質疑當局的廣播政策竟是「平衡」廣播市場而非促進競爭,他亦不認同放寬免費電視牌照外地投資者持牌的限制。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回應指現今入屋看電視不單靠傳統網絡,亦可透過手機上網收看,網絡部門「好難管」。他稱由於免費電視廣播直接入屋,對公眾有重大影響,故設有嚴謹發牌制度。不過邱騰華指,如今是「一套(網絡)管不到另一套(傳統持牌媒體)管得好嚴」 ,認為應檢討部份措施是否過時,需與時並進,「正式拿個牌(反而)要受到咁多監管」,認為要兩套制度之間「做個平衡」,不然「拿牌既邊有得競爭」。 邱騰華重申會進行「無前設」諮詢。委員會主席莫乃光則表明會關注當局規管互聯網的可能性。
(獨媒特約報導)中西區區議會補選提名期今日截止,「2047香港監察」召集人、資深對沖經理錢志健今午在約30名支持者陪同下報名。家住山頂的「民主老人」周漢華、立法會議員許智峯及南區區議員司馬文亦有撐場。
錢志健在約30名支持者陪同下報名。去屆參選「山頂」落敗的「2047香港監察」成員陳樹滿任錢的選舉經理,他指自由黨原區議員陳浩濂未兑現選舉承諾,在任期中途加入政府,認為錢志健具經驗及才幹,是區議員最適合人選,目前已獲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人民力量前主席劉嘉鴻、前立法會議員鄭經瀚及導演張堅庭支持。
錢志健指自由黨僅落實一半選舉承諾,如今又派出另一黨員楊哲安參選,認為不能讓自由黨在山頂「世世代代延續」,期望能終結霸權,予山頂居民選擇。
退休鐘錶老闆、近年參與社會運動的山頂居民、67歲「民主老人」周漢華亦有到場支持, 他指自己曾遭偷渡客入屋,損失十多萬港元。當時他找錢志健徵詢,錢積極回應並給予很多意見。
(獨媒特約報導)「明明大家都係同一個空間,但係因為天橋,荃灣好似分成兩個世界」——Janet(荃灣居民)
荃灣西站旁、原荃灣運輸綜合大樓新樓盤「全城滙」落成後,將新增五條行人天橋,日後由荃灣站至荃灣西站,可全程在天橋「堅離地」步行。
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講師陳嘉銘指,天橋在城市規劃中本身是一件比較偏向功能性的設備,目的是將行人從一個空間帶到另一個空間,呼應了將地點方便地聯繫的規劃想像。他提到近十年荃灣天橋網絡整合,實際上是一個透過架空流動性來進行的空間改造,行人可以透過天橋通往新樓盤、商場和地鐵站。
每天上網分享個人私密的,網絡就是告解室;發表高見的,網絡就是廣場的講壇;傳遞資訊的,網絡成大眾媒體;海量轉發,網絡又成派發號外、傳單、政見小冊子的鬧市街頭。告解室、講壇、媒體及街頭本來各有其位,如今融匯在一個叫網絡的空間,空間的區隔好像消失,人群、資訊、情感穿牆過壁,四處遊走。我們每天沉醉在此等自由風景,滿足於自己能發言,能議政,能踢爆,能起底,能「打倒」,就以為是新時代的網絡公民。
網絡的確有創造公民空間的潛力——人們不問身份,平等交流,議論公共事務。但若網民滿足於此,很容易忘記了身處的世界,充滿了無理限制、不平等、壓迫與操縱,更忘記了螢幕裡眼前的世界,並不算是世界。尤其是社交媒體興起後,網絡更像是自己投射、想像,帶點自欺的園地,是讓人激情滿溢、樂而忘返、欲罷不能的鏡像世界。
離不開網絡,並不代表只能活在其中,或苟且偏安,或犬儒接受。網絡裡的資訊可以在預設程式操控下自行流動,不經人手,也無需思考;潮語、陳腔、配圖、emoji、表情包代替了認真說話,甚至加「like」或「嬲」即可。但行動與籌劃,需要人的思想與身體,投身介入,成為有意識的實踐,與現實發生有意義的關係,甚至帶來改變,這才是網絡公民的體現。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仿如無處不在的網絡化成能改變的環境,而非宿命;把資訊科技改造為惠及眾生的工具,而非不受約束的巨獸。
作者為科大2008年畢業生
學校,本應是培育新一代成長的搖籃。
觀乎芸芸大學為了追求世界排名,削減培育學生成長的資源,改變制度,影響學生在非學術的學習。
香港科技大學於剛過去的暑假舉辦首個由大學主導的迎新營,配合其「首年住宿生活體驗計劃」,表面上是協助新生融入大學生活,理念看似十分漂亮;但有經歷過大學學會生活、宿舍生活的人相信都會出現一個疑問:適應大學生活,需要學校出手嗎?
掌權人的控制慾,扼殺青年成長的多元可能
(資料圖片)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早前公布,將在3月就港島、新界東、九龍西及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功能界別進行補選。遭DQ議員資格的劉小麗表示傾向不參加首輪補選,指用最好的陣容奪回議席是應有之義。她希望青年新政盡早披露人選,令民間有足夠時間凝聚共識。游蕙禎回應表示,青年新政內部仍然就補選進行商討,但樂意參與討論。
早前曾傳出青年新政有意參加補選,奪回九龍西的議席。游蕙禎回覆獨媒查詢時表示:「如有機會樂意參與討論了解其他人的想法,我相信大家嘅目標係相似甚至一致的。」
劉小麗表示,如果青年新政參選,自己將不會參選。她希望非建制派能夠在三月的補選前協調一張名單,派出最佳陣容參選,令議席不會落入建制派手中。
(獨媒特約報導)涉及2016年11月6日反釋法遊行的案件今天(10月13日)進行第二次預審。案件被告包括社民連吳文遠、陳文威、周嘉發,大專政關成員盧德昌和葉志衍,香港眾志成員林淳軒和林朗彥,前嶺大學生會會長鄭沛倫和周樹榮。他們被控參與非法集結、煽惑他人在公眾地方作出擾亂秩序行為和阻差辦公。
早前因反新界東北發展示威案刑期覆核,而正在監獄服刑的林朗彥亦有出庭。在場旁聽的眾志成員及市民向他揮手,林淳軒更向他送出飛吻。
吳文遠代表律師郭憬憲指,控方律師新增長達6小時30分鐘的影片作證據,但並不清楚控方所針對的時段、所針對的被告和相關控罪,要求提供列表清楚說明。林朗彥代表律師李柱銘更笑說:「如果是我徒弟,昨晚便已做好(列表)。」
林朗彥盼提早答辯 裁判官拒絕
林朗彥透過代表律師表示將會認罪,並希望盡快進行答辯。由於林朗彥的監期將於2018年5月4日完成,李柱銘表示,若林朗彥屆時完成服刑出獄,幾天或一星期後又再度入獄,是不願見到的情況和不公義的。因此,他希望法庭能讓林朗彥於第三次預審中進行答辯,使法庭能在他現時刑期完結前作出判刑。
(獨媒特約報導)2014年雨傘運動旺角佔傾區清場案中,20人被控刑事藐視法庭罪,高等法院裁定全部被告罪成。
法官陳慶偉原訂今日聽取不認罪的被告的求情,辯方指需要索取更多資料,要求押後。法官指正審理曾蔭權案,日程尚未確定,將會再安排日期聽取求情及判刑。
早前已認罪的11名被告包括黃之鋒、岑敖暉、周蘊瑩、朱緯圇、張啟康、蔡達誠、司徒子朗、張啟昕、馬寶鈞、黃麗蘊和楊浩華。不認罪的9人包括黃浩銘、朱佩欣、郭陽煜、趙志深、陳寶瑩、關兆宏、熊卓倫、馮啟禧及麥盈湘。
散庭後法庭大門打開,大批在庭外的支持者唱起生日歌,祝賀今日生日的黃之鋒生日快樂。
〈佔旺案全部被告罪成 岑敖暉:料將即時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