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八九月,在街上總會見到一大班男男女女在街頭跑來跑去,目的是為了完成City Hunt任務,又或者在街頭跳快閃舞。這時候,媒體上就開始出現一些關於Ocamp的報導:淫game、搵贊助、浪費資源、為爭人開片......甚至,有準大學生在參與Ocamp後自殺身亡。種種批評,都是衝著大學生而來的。
要確切回應社會批評,就先要了解到底「迎新營」是怎麼樣的一回事。最主流的意見,就是迎新營是新生認識朋友的地方,也是讓新生和舊生建立關係的平台;而新生籍著參與遊戲和活動,突破自己一直的思維,做好準備成為一個大學生,迎接未來的挑戰。
問題來了,突破思維到底是怎樣的思維?為甚麼一定要通過去識朋友?到底那些挑戰道德底線、浪費資源的活動,到新生的成長有何幫助?
我們無法回答以上的問題,但卻衍生了另一個想法:為何我們不能搞一個City Hunt唔做膠嘢、沒有Camp fire and dance、沒有水戰的Ocamp?為甚麼Ocamp的內容都被規範地來來去去嗰幾樣?為甚麼Ocamp不能是社會和生活面向的?為甚麼只有搞手才能決定分組和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