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教育局10月底公佈《中國歷史科(中一至中三)修訂課程第二階段諮詢稿》,內容包括中史科課程宗旨、大綱及架構,但被指內容偏頗。香港眾志、進步教師同盟和傘下爸媽下午開記者會,反對初中中史獨立成科和立即撤回課綱偏頗部份,批評教育局政治凌駕教育。
香港眾志常委鄭家朗認為,課綱內容強調中國大一統思想,為求向學生灌輸中國與香港密不可分,零碎地以半頁講述嶺南開發、屯門功用,香港在秦朝已入中國版圖,但相關內容只得半頁,實質內容欠奉。他批評這是「為教而教」,背後涉及灌輸大一統思想,是政治目的凌駕教育專業和教育意義。
教育局負責課程發展的副秘書長康陳翠華早前稱六七暴動是「雞毛蒜皮」。鄭家朗指出六七暴動和六四事件都能反映香港與中國的互動關係,令學生全面認識中國歷史。他又質疑課綱內容偏頗,教育局難以說服公眾,政府是沒有政治目的。
根據《諮詢稿》文件,初中中史科課程宗旨及目標包括「培養國家及民族的歸屬感」、「欣賞及承傳中華文化」提高學生對中華」;有關「香港發展」的部分佔總課時百分比只得10%;諮詢的對象謹為校長或校長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