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生、黃太
(獨媒特約報導)領展近年將旗下街市外判管理,馬鞍山恆安街市亦更換外判管理公司,新外判商建華(街市)管理公司將會進行翻新工程,商戶需於10月9日前離場。
恆安邨是馬鞍山新市鎮首個入伙的屋邨,於1987年落成,是一條近30年的老邨。黃氏夫婦在街市經營「廣興文具紙號」31年,甚至比屋邨的落成更早,可說是「開荒牛」,一直見證邨內的發展。
黃生、黃太
(獨媒特約報導)領展近年將旗下街市外判管理,馬鞍山恆安街市亦更換外判管理公司,新外判商建華(街市)管理公司將會進行翻新工程,商戶需於10月9日前離場。
恆安邨是馬鞍山新市鎮首個入伙的屋邨,於1987年落成,是一條近30年的老邨。黃氏夫婦在街市經營「廣興文具紙號」31年,甚至比屋邨的落成更早,可說是「開荒牛」,一直見證邨內的發展。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議員何君堯上月在集會上高呼要對港獨份子「殺無赦」,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在立法會內務委員會動議譴責。建制派及民主派議員針鋒相對,工聯會黃國健批評民主派議員「好認真去做一啲好無聊既野」,「我老婆成日都話會殺咗我啦!」何君堯則指民主派議員「對中文理解唔高」。
何君堯:僅是「豪情壯語」
提出議案的毛孟靜指言論自由有底線,「你夠膽係出面話自己係黑社會,呢個唔係言論自由。」何君堯則指動議無謂、以言入罪,他指917「反港獨、反冷血、反偽學吶喊大會」集會主題清楚,是一個吶喊反港獨的集會,是按情按理按法律做。對於有嘉賓談到「殺」字,他說自己當時以「無赦」兩字「兜底」。何君堯認為該「豪情壯語不是訴諸他人行使武力」。
(獨媒特約報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表示,將於10月25日立法會大會上提交無約束力議案,就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方案投票。一地兩檢關注組批評政府急急尋求議會支持,迴避公眾諮詢。關注組明日(10月7日)會到石崗高鐵車廠抗議,並會於星期日(10月8日)到全港各區擺設超過50個街站,向市民陳述政府方案的弊病,以及宣傳關注組推薦的「內地一地兩檢方案」。
關注組上月選出「內地一地兩檢」為替代方案,建議於福田站或深圳北站進行出入境程序。關注組召集人陳淑莊指,政府方案有被法律挑戰的隱憂,有機會影響高鐵未能如期於2018年第3季通車,關注組方案則能避免法律問題。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早前拒絕出席關注組舉辦的研討會,陳淑莊批評林鄭月娥是「新五無」,「公聽會無、新文件無、口頭質詢無、公開會議無、大辯論都無」,最重要的公眾諮詢至今仍然缺席,她強調一地兩檢是制度問題,「一國兩制會被高鐵沖爛」。
毛孟靜質疑,政府提出無約束力議案的做法罕見,而且時間趕急,是要「為自己造勢」。民主黨尹兆堅亦指,只要求政府交代決定採用西九站一地兩檢的具體理據,例如可節省多時行車時間,「點解連幾多分鐘都唔肯講,係咪少到驚拆自己台?」林鄭稱民調顯示市民支持政府方案,尹兆堅批評是公眾被不完整資訊誤導下的結果。民協副主席何啟明呼籲市民到街站協助,或拿單張向親友講解。
網上圖片
(區域法院人身傷亡訴訟 2015 年第 1766 宗)
文 : 法律界基層工人 - Charles
八歲男童與小童踢足球時擔任守門員,在地上接球時,對方球員收掣不及將他的右眼踢傷。男童由母親代表入稟控告當日在場的足球教練、及其朋友,並指二人意外時任職於流浪足球會,所以基於轉承法律責任(vicarious liability)的原則,一併控告球會。區院法官經審訊後宣判母子一方敗訴,由於母子獲得法援,教練、次被告及球會的主要訟費會由公帑支付。至於被告人方面,教練本身亦獲得法援委派律師及大律師抗辯,次被告則聘請著名大型律師行代表與訟,而球會就沒有聘請律師,由球會總監李輝立親自應訊。
案件審訊期間,媒體主要集中引述興訟母子對於球場安全的「見解」,例如母親指眾被告沒有為兒子提供護膝、護肘、手套、頭盔及眼罩等,經報道後頓成全城焦點,比較厚道一些的會質疑原告方大概根本沒看過足球,有更不客氣的讀者、網民,就炮轟母親旨在詐騙賠償,居心叵測云云。
對於加泰隆尼亞獨立一事,無論結果是好是壞,至少,他們具有決定自己命運的一個機會。自由意志的展現,世界上也許沒有太多事情比這更為重要了。
更甚的是,他們的手法令人信服,令當地政府辯無可辯的情況下,只得舉出「違憲」兩個法律字眼,首先,憲是一定違的了,而且還是明目張膽的去做這些事情,但是,若在日後,任何人想「拿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這也未免太周星馳式幽默了吧?
透過投票去決定是否獨立,而不是一直以來打打殺殺的流血革命。當然,事態仍然在發展,下定論似乎過早,但在這一刻,無論是否贊成獨立,加泰隆尼亞人民擁有投票的權力是無容置疑的。若你問是誰賦予他們投票的權力,我會答:這是天賦人權,每一個生活在當下土地的人,絕對有權利去影響整個團體,這是比法律更高的人權,奴隸制度曾幾何時亦是合法,紮腳可是傳統美德,留頭髮更是死罪。反駁以上任何一點的人,請先去當一個光頭,且紮腳的奴隸,才去跟我談論其他事情吧,到時候,我絕對會認真考慮法律是否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即使不能做到以上全部三點,做到任何一點,請告之,我必定起立鼓掌。
人生中,試過因為一念之差,改寫了自己或別人的生命嗎?
《逆權司機》裡,金四福(宋康昊的角色在電影中有另一個真實名字,但還是「金四福」比較好記)載著德國記者離開光州,遇上最後一個檢查站。年輕軍官徹底搜查車尾箱,在雜物堆中,瞥見那塊屬於這輛漢城的士原本的車牌,凝住了兩秒。那一刻,相信不少人都估計到,劇情會怎樣鋪排下去。
這讓我想起《逆權大狀》裡,那位在法庭指證警察嚴刑逼供無辜青年的軍醫。不同的是,軍醫有較漫長的經歷,大抵也經過一番掙扎,才回應良心喚召。這位年輕軍官,理應不會預視自己會碰上這輛遭軍方拼命追纏的漢城的士吧;是甚麼原因驅使他在電光火石之間,罔顧軍令如山,決定放生兩個「支援暴徒顛覆政權的反黨分子」?
《逆權司機》跟《逆權大狀》,不論角色、對白、劇情,不少地方可堪比擬,特別是金四福那句「你班大學生書又唔讀走去示威」,與宋佑碩律師與同窗聚舊爭論時說的話,簡直如出一轍。宋佑碩只想賺得更多,可以在首都創立屬於自己的律師事務所,他擺明就是「政治嘅嘢我唔識亦唔係好理」;金四福希望每天客如輪轉,夠錢交租,為小小年紀失去母親的女兒供書教學;他埋怨學生上街堵路,「總之犯法同阻住我搵食就唔啱」,是名副其實「我討厭政治」的韓國大叔版。
作者案:訪問相片由Collaction團隊提供。
前言
一個地方的種種,不論地標建築、街邊小店,抑或大廈牆身的手繪廣告…點點滴滴都會成為當地人的集體記憶。而這些共同記憶,正是人對自己居住地的情之所在。由五個九十後青年組成的社會創新社群Collaction,於去年八月創立了Snappy香港街景相片資料庫。這是一個透過公民參與上載相片的線上街景相片庫。大家可能會問,臉書上已經有很多張貼老香港照片的專頁;公立圖書館、檔案資料館等都有很多相片可供查看。為何還需要這樣的相片庫呢?筆者閱讀過相關報導,訪問了Collaction成員,也親自觀察他們在社區推廣項目的活動。發現項目無論理念、性質,對社會產生的作用,都與上述相片分享媒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