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立法會成立以來最嚴重的自閹

攝:Alex Leung

立法會的保皇派昨日正式提出修改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五項議事程序。以「反拉布」作包裝,削弱立法會監察政府的權力。一般市民,甚至傳媒朋友被保皇黨的論述牽引,將焦點放在「37A臨時動議」和「辯論縮減表決鐘聲」兩項上,遺漏了最嚴重的一項,亦是最後一項削權建議「重新討論財委會其下小組委員會己支持的項目」。

批錢是97後立法會最主要的權力,因此保皇派自閹也選擇於此落刀。財務委員會目前有兩層架構,第一層是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和工務工程小組委員會,第二層是財委會大會。所有涉及開位和工程的申請,都要經兩重關卡,只有少數撥款申請是不涉兩者,而可直上財委會大會(例如廸士尼一期擴建屬增加投資項目,投資亞投行和高官加薪等)。

兩重關卡在上年度的財委會發揮重要作用,令討論得以層層挖深,也讓立法會各黨派有空間調整方案,回應討論期間發現的問題。基本工程儲備基金、啟德體育園和港鐵沙中線/南港島超支撥款都是當中的好例子。

保皇派現在的建議是,在人事和工務小組委員會通過的項目,除非小組委員會同意,否則不能再於財委會大會討論,變相將兩重關卡縮減了一層,而且是更重要的一層。如果落實了,這肯定是立法會1998年成立以來,對監察政府權力最大的削弱。

寶馬山扶梯駁樹仁 升降機直達炮台山站月台

(獨媒特約報導)前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在2009年提出興建「上坡地區自動扶梯連接系統和升降機系統」,其中東區建議的連接炮台山站至寶馬山樹仁大學的系統,去年終有具體方案。今午東區區議會規劃、工程及房屋委員會討論修訂方案,其中會擬建的新升降機塔將以隧道直接連接港鐵炮台山站月台,多年議員均促盡快動工。

螢幕快照 2017-10-10 下午4.12.42
圖:修訂方案

民建聯借巴士站搬遷抽水  民協區議員批評是抹黑

(獨媒特約報導)新巴702路線由深水埗海麗邨開出,途經西九龍中心,車站原設在深水埗警署外,運輸署自9月25日起,將車站搬入深水埗(欽州街)巴士總站。民建聯社區幹事何坤州質疑民協當區區議員楊彧就「搬站」一事沒有諮詢居民,是先斬後奏及不尊重。楊彧表示何坤州的說法無䅲,批評對方為區議會選舉舖路而抽水,藉此進行抹黑及歪曲事實。

民協在今年7月的深水埗區議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上提出,運輸署應善用欽州街巴士總站。楊彧表示,在9月20日接獲運輸署的通知,隨即在22日發出網上問卷諮詢當區居民,收回116份問卷,46%居民表示贊成搬遷,遂在9月23日回覆運輸署可以試行。

【佔旺案判刑 6 】司徒子朗:政治監非己獨有 身處民主運動脈絡感坦然

(獨媒特約報導)2017年7月14日,高等法院就司法覆核頒佈判詞,裁定梁國雄、羅冠聰、劉小麗和姚松炎因宣誓時違反「莊重」和「實質信念」規定,失去議員資格。

當時,司徒子朗是羅冠聰議員辦事處的助理,人人都喚他「司徒」。隨著羅冠聰被「DQ」,司徒與四間辦事處的眾多職員,一時間失去工作。

相約司徒出來訪談,從他的臉上看不到失業人士的懊惱。七月到現在,這段沒有工作的日子,於司徒而言是邊休息邊充實自己的暑假。「我沒事做會看看書,聽聽BBC和學日文。進修語文能力是很重要的。」不少受「DQ」事件影響的議辦職員,已開始四處張羅工作機會或已經找到了新工作,可是司徒幾乎沒有怎麼為工作盤算過。

因為他要靜候法官的判決。

2017年7月3日,一宗涉及雨傘運動期間佔旺清場的案件正式開審,連同司徒一併計算,共有20個被告,罪名是刑事藐視法庭。

他原本以為法庭會於8月底判刑,所以,儘管案件開審一個多星期後他因「DQ」事件而失業,他也打算待判決後、完成監期後出來,才找工作。後來,法庭指會在9月底前判決,司徒於是多了一個月「假期」。到了9月底,判決日子又再延遲。訪問那天,司徒還未知道確實日子,「算是正常暑假啦,再拖就會變年假。」訪問完結幾天後,正式判決的日子出來了,是10月13日。

祥華邨法團風波搞乜?陳旭明、黃嘉浩咁講……

(獨媒特約報導)2015年,北區祥華邨業主大會通過以4,700萬更換全邨水管工程。自此風波不斷,傳出工程有利益輸送、政黨滲透法團及不明人士偽造居民授權書等。早前9月3日祥華邨業主立案法團召開第二次周年大會處理法團換屆選舉事宜,秩序混亂並最終流會。曾參選當區的北區動源成員黃嘉浩,在網上批評當區區議員民主黨陳旭明,獨媒找來兩人說法,究竟他們兩人點講?

黃嘉浩:民主黨為選舉謀利益

黃嘉浩講述事件經過。始於2015年6月,法團發出通告,將審議4,700萬更換水管工程,他便開始擺街站呼籲祥華邨居民關注事件。2015年6月28日業主大會當日,自己因沒有授權書無法進入會場,但收到街坊指工程欠缺相關文件,法團透明度不足。黃嘉浩認為工程不能草草通過,於是開始聯絡傳媒報導事件,望暫停簽約程序。黃嘉浩指當時有聯絡「全港業主反貪腐反圍標大聯盟」,望得到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幫助,但他指林卓廷態度敷衍,又叫自己「年輕人唔好搞咁多嘢啦。」黃嘉浩認為林卓廷無心幫手,便與北區動源其他成員一起研究《建築物管理條例》,以及擺街站收集民意,他指自己是抱著中立態度推動街坊了解事件。

加泰羅尼亞人民反抗西班牙政府打壓民主自決

文:朱進佳/安那琪的文字烏托邦

加泰羅尼亞正掀起波瀾壯闊的民主自決起義浪潮⋯⋯

盡管西班牙馬德裡中央政府宣布加泰羅尼亞獨立公投為非法,並調動大批警力封鎖投票站及制止加泰羅尼亞人民投票,仍然無阻200多萬人於2017年10月1日這天投下手中自決的一票。加泰羅尼亞用公民抗命及民主自決,去對抗西班牙馬德裡右翼中央政府的霸權壓迫。

加泰羅尼亞自治區主席卡萊斯.普伊格蒙特(Carles Puigdemont)宣稱:「在充滿希望與痛苦的這一天,加泰羅尼亞的公民贏得以共和國形式建立一個獨立國家的權利。」隨著200萬人在加泰羅尼亞公投中投下贊成「加泰羅尼亞以共和國形式成為獨立國家」一票,加泰羅尼亞自治區政府准備單方面宣布獨立,此舉無疑將加深西班牙當前的憲政危機。

馬利亞諾.拉霍伊(Mariano Rajoy)領導的人民黨中央政府,不惜使用強硬手段阻撓加泰羅尼亞的獨立公投,而拉霍伊甚至宣稱加泰羅尼亞並沒有於2017年10月1日這天進行任何自決公投,並力挺西班牙警察暴力制止加泰羅尼亞人民投票的做法。拉霍伊面對著其自2011年上台執政以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

麥當勞「濫派膠」 人類恐「自食其膠」

文: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馬子琪

吃一頓快餐大概需要15分鐘,但所用的即棄塑膠餐具要花多久才能被分解?

研究指出,塑膠要用上百年甚至千年去分解。更令人擔憂的是,塑膠在海中被洋流、風浪等衝擊,由大膠分裂成小膠,再變成微塑膠。洋流把微塑膠帶到不同地區,對海洋生態以至人類帶來深遠影響。

據推算,每3隻海龜便有1隻吃過海洋塑膠,另有調查指出90%海鳥曾誤食塑膠,每年約有100萬隻海鳥因而死亡。最近更有多國食水、海鹽被驗出含有微塑膠,證明塑膠污染無處不在。微塑膠其中一個源頭,正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即棄塑膠製品。

綠色和平與義工早前到麥當勞分店實地調查,推算全港麥當勞每日午餐時段,派發至少202,800件即棄塑膠製品。將這些塑膠製品平舖成直路,足足等於72座國際金融中心的高度!其中以膠飲管、膠杯蓋和膠袋的用量最多,而已在美國分店停用的發泡膠杯,香港分店竟然繼續使用。聲稱愛護環境的麥當勞,不論堂食或外賣都「濫派膠」,間接加劇海洋塑膠污染,令人類「自食其膠」。

源頭減塑不能再拖,作為香港以至全球最大連鎖快餐店的麥當勞,應帶領同業正視塑膠污染;立即淘汰即棄塑膠餐具(包括發泡膠)、提供環保可重用餐具,以及推出措施鼓勵顧客自攜餐具。

加泰獨立公投 團體到香港巴塞辦事處撐

(獨媒特約報導)社會民主連線、社會主義行動及街坊工友服務處勞工組昨午發起聯合行動,前往巴塞隆拿足球會位於中環的駐港辦事處外,譴責西班牙政府暴力鎮壓加泰隆尼亞獨立公投,並聲援加泰隆尼亞人民的罷工行動,支持巴塞隆拿足球會維護當地人民的舉措。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治區獨立公投上週日(10月1日)於一片打壓與混亂中舉行。馬德里政府為阻撓是次公投,不但在公投前到加泰隆尼亞地區政府辦公室進行搜捕,更在投票日出動大量警力打壓前往票站的民眾,出現強攻票站、街頭發射橡膠子彈等畫面。一系列暴力鎮壓造成數百人受傷,激發加泰隆尼亞兩大工會於週二發起大規模罷工罷市,逾30萬人集結街頭抗議。加泰隆尼亞自治區內的三支西甲球隊巴塞隆拿、愛斯賓奴及基羅納亦響應號召,於當日關閉球會辦事處,當中巴塞隆拿更暫停了各組別球隊的日常訓練。

社民連前立法會議員梁國雄表示,加泰隆尼亞地區有著悠久的起義傳統,「1909年7月26日已經有過uprising,距離現在已超過一百年,古巴的『726運動』也是取材自這次1909年的總罷工和起義。到1937年,加泰隆尼亞亦是西班牙共和國的首都,同樣是起義」。故此,他認為加泰隆尼亞的起義運動並非新鮮事,「不過今天加泰隆尼亞唔洗打交,可以投票,可惜最後都變成血腥鎮壓」。

【自降甲組之後】嘆球圈有潛規則  南華新10號呂偉超:繼續做自己

(獨媒特約報導)南華今季從港超聯自降甲組,前立法會議員林大輝接手球隊,大搞青春班,球隊中更有球員只得14歲。不過,南華依然有一班忠心的球迷繼續撐。球隊今年沒有外援,穿上10號球衣的是一名1995年出生的小伙子,他的名字叫呂偉超。呂偉超接受獨媒訪問時嘆道,香港球圈有潛規則,球員的能力不是踢職業足球的首要考慮條件:「其實著幾多號都好,都只係繼續做自己。」

「你好,你可以叫我六指,細個隻手有粒肉嘛。」小伙子說來一臉靦腆,「呂偉超」這名字聽來名不經傳,但他在前季已踢職業足球,在新埋班的港超夢想駿其踢翼鋒。當時才20歲,他表示踢職業的感覺原來很陌生,直至季中才稍為適應。「個時跟唔上,呢個係事實。」當時的隊友有同樣是六隻手指的梁國威、朱兆基和彭梓鍵等失意軍人;但球隊在短短一季後散班。嗯,又是退出港超自降甲組。

澳門立法會選舉後,民主派如何整合呢?

圖為候任議員的蘇嘉豪(來源︰論盡媒體)

澳門於9月舉行立法會選舉,新一屆的議會預計將於十月中宣誓就職。民主派得票上升,保持四個議席,光譜亦被拉闊,而自稱中間派也首次進入議會。

我們邀請較激進的候任議員,代表學社前進的蘇嘉豪分析議會新情勢,年僅26歲的他是澳門史上最年輕的立會議員,多年積極參與社會運動。

1. 學社前進與過去澳門的民主派的背景及主張有何不同?

學社前進較着重新團隊的工作,有不同年齡層的成員,年青發揮創意,年長有穩定軍心的作用。我們重視團隊跟當選人的關係,接受團隊監督,未來亦完善團隊的組織。主張方面會着重議會改革(包括︰要求公開會議)、長遠發展及傳統較少接觸,而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話題,如︰環保、文化保育、城市規劃和性別的議題。

2. 澳門的立法會有何權力呢?能否發揮監督功能呢?宣誓就職上,跟香港有何分別呢?

澳門立法會的權力,包括︰書面質詢、口頭質詢,對一些話題表達意見,亦可動議辯論議題和聽政。但對財政預算案只能審批,沒有修改權,只可全份讚成或反對。對重要立項,立法會都無法履行審批的權力。

小組委員會是封閉,全部都不能入內,除了部份個別的跟進委員會,包括︰公共行政、公共財政和土地批給,才可直接向政府索取資料和質詢政府。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1993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