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特約報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公佈的《施政報告》,在運輸政策上維持鐵路為主的思維,亮點僅有資助市民交通費計劃。公共運輸研究組成員鄭衍祺認同資助是好事,但未有處理港鐵連年加價帶動交通費上升的根本問題。
林鄭月娥選擇在《施政報告》「民生」章節中,交代「減輕公共交通費負擔」細節。計劃名稱為「免入息審查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市民每月交通費400元以上的開支,政府將資助25%,資助額以300元為限(即每月交通費1,600元便可獲全數300元資助),不設審查,將包括港鐵、專營巴士、專線小巴、渡輪及電車,預料200萬人受惠。
公共運輸研究組成員鄭衍祺認同有資助是好事,但指市民交通費高昂是政府無控制港鐵加價,其他公共交通服務又跟隨港鐵加價。他指現時以公帑補貼,「四百蚊條線好快好多人過曬」,政府的承擔額將會不斷上升。
對於計劃在400蚊「劃線」,鄭衍祺指比想像中「慷慨」,新界往九龍及過海的上班族已在資助範圍內。不過他憂如以八達通卡計算車費,或會被部份人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