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特約報導)嶺大十多名學生今日下午發起「佔嶺行動」,在校內的天幕廣場紥營,把掛有「何妖」字助的氫氣球升上半空,並在校園四周掛上不同的黑布直幡,以表達對嶺大校董何君堯和校方的不滿。
何君堯早前在公開場合發表「殺無赦」論,十名嶺大學生因此發起聯署聲討何君堯,其後遊行向校方請願,提岀譴責和徹查校董何君堯「殺無赦」言論等訴求。發起人之一、哲學系五年級生陳培興表示,校方日前電郵回覆學生僅稱何的言論與大學無關,沒有回應成立委員會徹查和譴責何君堯,因此今日將行動升級,發起佔領行動。
(獨媒特約報導)嶺大十多名學生今日下午發起「佔嶺行動」,在校內的天幕廣場紥營,把掛有「何妖」字助的氫氣球升上半空,並在校園四周掛上不同的黑布直幡,以表達對嶺大校董何君堯和校方的不滿。
何君堯早前在公開場合發表「殺無赦」論,十名嶺大學生因此發起聯署聲討何君堯,其後遊行向校方請願,提岀譴責和徹查校董何君堯「殺無赦」言論等訴求。發起人之一、哲學系五年級生陳培興表示,校方日前電郵回覆學生僅稱何的言論與大學無關,沒有回應成立委員會徹查和譴責何君堯,因此今日將行動升級,發起佔領行動。
(獨媒特約報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早表示,政府將在10月25日就高鐵一地兩檢提出無約束力的議案到立法會,相信會獲得大多數的議員支持。「一地兩檢關注組」召集人陳淑莊批評林鄭不負責任,指政府意圖營造立法會授權支持政府做一地兩檢,但卻沒有做公眾諮詢。她解釋,政府由2010年興建高鐵、2015年追加撥款到今年7月25日才首次正式提出一地兩檢:「短短3個月就要求議員表態。」
陳淑莊下午回應時表示,林鄭月娥的做法已違反早前「三步走」的說法,更在「三步走」前走多一步。她續提到,政府官員只曾兩次到立法會交代,有議員要求進行公聽會,但在9月29日收到立法會秘書處的回覆,因為有過半數的委員反對,並要在委員會選出主席後先會處理,所以不會舉行公聽會。
林鄭月娥稱,從多個民意調查中可見,社會的普遍共識是支持一地兩檢。陳淑莊質疑建制派議員及林鄭月娥今次是聯手不聽民意,認為過半數市民支持的說法有問題,因為多個民調都沒有提供其他選擇的方案,令人掉進政府的陷阱,感到只有政府提出的一地兩檢。她重申,一直都有三成市民反對,但政府拒絕和關注組會面及提供資料,做法不負責任。
加泰隆尼亞政府聲言不會理會西班牙中央政府反對,如期在十月一日舉行獨立公投。中央政府為了阻撓公投舉行,曾經派人到加泰隆尼亞政府辦公室拘捕地方政府官員。此舉引來巴塞隆拿足球會發聲明譴責。雖然巴塞隆拿足球會沒有表明球會對獨立的態度,但該會多年來確是加泰隆尼亞民族主義的標緻。近年該會更時有為獨立運動加持的舉動。以下我們介紹幾件證明巴塞隆拿確「不只是一間足球會」的五件事。
1925年,西班牙正被獨裁者特里維拉(Don Miguel Primo de Rivera)統治。7月24日,巴塞隆拿準備在主場勒哥爾特球場(Les Corts)與同城球隊木星隊(CE Júpiter)友賽,向當地一個代表加泰隆尼亞文化的合唱團Orfeó Català致敬。西班牙政府為了鎮壓加泰隆尼亞民族主義,決定禁止賽事舉行。最後大量球迷湧到球場,政府收回成命後,球賽照原訂計劃上演。當日有英軍樂隊在場內奏起西班牙和英國兩國國歌。在場球迷對西班牙國歌喝倒采,但為英國國歌喝采。政府因此關閉勒哥爾特球場半年。
1935年7月27日,Josep Suñol成為巴塞隆拿新任會長。他同時是左翼加泰隆尼亞民族主義政黨ERC一員,並以該黨黨員身分三度贏得國會議席。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後不久,他被佛朗哥的法西斯軍隊捉拿殺害。
(獨媒特約報導)自由黨陳浩濂及民建聯蕭嘉怡加入政府班子,觸發中西區區議會山頂及東華選區出缺。中西區街坊保育及規劃聯盟的羅雅寧積極考慮參選東華,民主黨亦有意派出伍凱欣「奪回」議席。伍凱欣接受獨媒訪問時強調,自己的賣點是全面,羅雅寧則只識保育。對於民主黨被指霸道,拒絕和居住在「東華」的街坊羅雅寧作協調,伍凱欣表示自己都是街坊,而且是代表「民主黨的街坊」。
伍凱欣在理大唸社會政策,2006年畢業後到民主黨中西區區議員鄭麗琼應徵議員助理。那是她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亦是目前唯一一份。她提到,在應徵議員助理前曾詢問母親的意見,得到的回覆是:「你會否考慮民主黨?」母親對她表示,「民主黨是正派的人」,加上一直居住的地方都是民主黨的區議員,所以十分支持伍凱欣。
住過上環荷李活道、普慶坊和皇后大道西,伍凱欣笑言住在普慶坊是人生最開心的時候,因為鄰里關係很好,又到必列啫士街的社區中心做女童軍,「成長階段其實都喺東華」。
(獨媒特約報導)民陣、社民連、香港眾志、大專政改關注組及東北支援組,於10月1日發起「反威權大遊行」,要求律政司司長袁國強下台。反東北發展案13名被告遭律政司覆核刑期判囚,至今已有一個半月。多名被告家屬都有參與遊行,各人都表示比入獄初期較為適應,希望參與遊行表達對裁決的不滿,要求袁國強對此負責下台。
朱偉聰的母親Lily表示,比起兒子最初入獄時,目前心情已平伏不少,而且朱偉聰曾向她提過獄中的人對他都很友善,得知他過得不錯,尚算安心。她經常與朱偉聰經常互通書信,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始終禁不住想念兒子。臨近中秋節,她希望跟兒子說一句掛念他。她感謝今日上街遊行的市民,認為是對一眾政治犯的支持,亦希望沒有出來的市民可以更多關注香港的狀況。
另一被告何潔泓的母親亦指,近期心情已經沒有太大起伏,但對於裁決不公依然氣憤,希望今日的遊行可以帶起社會的反響。提起即將來臨的中秋節,何媽媽說,今年不會吃月餅,算是一種與女兒「共苦」的小小行動。
(獨媒特約報導)社民連、香港眾志、大專政改關注組、東北支援組及民間人權陣線發起的「十一反威權遊行」,下午約3時於維園起步,到終點公民廣場外集會。大會宣佈有4萬人參與遊行,香港眾志和社民連代表均表示滿意遊行人數,認為市民訴求清晰,希望未來能團結民主派對抗威權統治。警方則指,最高峰時有4,300人參與遊行。
香港眾志成員袁嘉蔚批評,律政司司長袁國強破壞法治,至今仍迴避市民質詢。她認為市民表達的訴求十分清楚,就是要求袁國強立即下台,以及反對威權統治。她表示滿意是次遊行人數,又引用林榮基的話:「重點不在人數,在於民心。」
黃先生
(獨媒特約報導)參與「十一反威權」遊行的黃先生認為,近來不少爭取公義的抗爭者被判囚,反映政府對民主自由的打壓更嚴峻。黃先生又稱感受到中央政府向香港施壓,直言「remind緊文革咁」,多間大專院校校長發聲明指港獨違法,明顯地打壓言論自由,「我唔係話佢哋唔可以反對港獨,呢樣係佢哋嘅自由,但佢哋唔俾討論先係一個問題」。
對於香港爭取民主自由的前境,黃先生沉默數秒後,慨嘆「我悲觀㗎」。惟黃先生認為爭取民主自由是香港市民的責任,即使悲觀亦要負起自己的責任,未來亦會盡自己的能力參與政治活動。
(獨媒特約報導)港大學生會會長黃政鍀早前表示,社民連、香港眾志等團體舉辦的反威權遊行過於偏重「13+3」,故不參加遊行。
「港大社工」有參與遊行,二年級的陳同學表示不認同黃政鍀的言論,若不認同遊行主題可另起爐灶,而非「翹埋手乜都唔做」。她表示是次遊行是反威權統治,而最威權的事件莫過於律政司司長袁國強不斷打壓社運人士,例如在獄中的「13+3」,故她認為同學應走出來對政府清算說不。陳同學又指,打壓已來臨校園,例如各大院校民主牆風波,有些人混淆了「港獨」和「討論港獨」的概念,令很多政策問題都不能討論。
「浸大社工」的蘇同學和郭同學亦有參與遊行。她們指政府開始鉗製言論自由,不是以法律規管,而是以思想控制,屬於白色恐怖。她們舉例,院校對民主牆進行清洗,「一講港獨就犯法」,是剝奪自由討論空間。郭同學又指,感覺學校想滲透一些政治正確的事給同學。
兩位同學亦認為黃政鍀對遊行主題不太理解。她們不評論黃的政治光譜為何,但認為在其位謀其政,既然有學生會會長的身份,就應好好運用對抗不公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