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們,用眼睛留住新光](/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二零一二年,新光戲院原定要結業的一年。
那一年的二月,李居明先生成功與業主續約四年。重看當時報道,李先生投資八百多萬,好好裝修老戲院。新光戲院大劇場總經理黎鑑輝先生憶稱,當年面對最大的挑戰,應該就是在既要「新」,又要保留新光特色的前提下,用短至兩個多月的時間,把戲院大變身。
一些經過四十多年仍然健在的裝飾,現在很少可以在其他地方看得到了。好像舞台下的黑色欄杆、欄杆上的整齊小花、大堂天花大大圓圓的燈… 黎經理說,當時對於天花板上的小月亮們的去留也有不同聲音。有很多人認為既要重新裝潢,就應徹底變身;但更多人說,新光是一間有著歷史的戲院,自當為集體回憶的一部分。而彼時如此幸運,新光能夠成功續約,那麼它的一些固有的特有的色彩也應該留下來。
當時的翻新目標是使戲院又「新」又「舊」,幾乎沒有拆掉卸去什麼,而是保留舊東西,再把它們變得像新的一樣。所以,戲院之內有好些地方都神秘地改了頭換了面,觀眾少有覺察。像是外邊所有的雲石、地板等等,歷經四十年後變得黃黃灰灰,經過清洗、打磨後,又變得光可鑒人。黎指,這一切一切注重細節的處理,真的算得上為「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