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財政司長曾俊華最近用了「完美的風暴」這個名詞來形容香港可能面對的威脅。我首次從新聞報導聽到時,心頭不禁為之一震。一個保守派建制派的自由經濟擁護者竟然也用上了這個名詞,可知情況已經嚴重到什麼地步!

事實當然是,踏進廿一世紀不久,一些科學家已經用「完美的風暴」(Perfect Storm)來形容人類面對的挑戰。這個名詞是借用氣象學家的術語,意即在各種有利條件的偶然組合之下,大自然可以產生駭人的超強風暴。(荷里活2007年一齣同名電影便用上了這個概念。)而按照科學家的分析,隨著全球工業化和經濟增長不絕,物資的消耗、垃圾的製造和環境的污染已經達到了地球不勝負荷的地步。一個「完美的風暴」正在醞釀,如果我們不及早阻止的話,勢必導致災難。

更具體地說,二氧化碳排放(每年達一百億噸!)所導致的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包括特大的水災、旱災、風災和山火等)、生態環境不斷受到的破壞(包括雨林摧毀、海洋濫捕和土壤貧脊化)、以及石油被瘋狂地開採因而很快接近耗盡(全球每日消耗九千萬桶!單是美國便已佔了一千九百萬桶!),將很快引至能源危機以及糧食生產和淡水資源出現短缺。到時世界各地會出現激烈的資源爭奪,甚至爆發「氣候戰爭」和出現大量「氣候難民」。國際秩序將會因此而崩潰。

請讓我先說一些故事。

六月二十日,毅行爭普選最後一日,早晨行至IFC。我們有數百人,在橋上已經靠邊走,但與上班的人潮重疊,畢竟擠擁。一妙齡女士不耐,真的向我們喊:「唔好阻住條路我要返工呀!」大家很客氣,立即開路,但我很不忿,真的想過找她理論。儘管忍住,但她的話我令我傷心,比毅行期間不時被阿伯粗口侮辱更痛心,久久不能平復。及後行至上環,意想不到有很多老店支持我們,才稍稍釋懷。

我對返工之說並不陌生。近年崛起的年輕派系,一直在網上譏刺港人,為民主和公義的付出,僅限於假日去遊行,行完就走。不肯留守或有其他行動,原因是明日要上班。我向視為挖苦和玩笑,常以此自嘲(遇事早退,便解釋「左膠聽日要返工」),不料真有人在面前宣之於口。請相信我,我們的人數難免有礙,但橋不長,即使阻礙也頂多不過一分鐘。事後我懷善念想,也許當天女士剛巧預算不夠,真的快遲到,才忍不住惡言相向。

那天星期五,參與毅行者,不是已經退休的老人家,就像我般請假。當晚立會又在審議東北前期工程撥款。我一日走兩場,那不算什麼,有些參加者是通宵兼程;有些參加者是陪著樞機每日起步。換來的是「唔好阻住我返工」,一分鐘。

我料有些人會說:你地成日講自由呀嘛,你覺得民主重要,人地覺得返工重要。你要尊重其他人嘅選擇同權利--容後回應。

「衝擊好暴力!民主阻住地球轉!」

原圖:蘋果日報。本文原刊於《明報》。

《明報》偵查組發現地政總署高官在轄區內購入農地,並得到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重建四幢村屋。高官以權謀私的指控甚囂塵上,政黨中的前廉政人員也完成了開記招和示威等指定動作,要求高官放棄土地,政府則要檢討機制云云。

針對高官的指定動作當然要做,但是,我認為這次報導最有趣和有啟發性的是關於城市規劃委員會的部份,不應輕易繞過。

過去幾日的報導,讓大眾看到平時不受人關注的城規會運作細節:

  • 城規會大會和小組都是由官員出任主席,除了由特首委任的非官守委員外,亦有政府部門代表出任委員,事件主角林嘉芬是鄉郊小組委員之一。
  • 城規會在「決策階段」的會議不公開,公眾不知道表決過程及委員取態。
  • 城規會委員在做決定時,主要是看部門的立場,差不多坦承自己是部門的橡皮圖章。這次地政總署認為批給林嘉芬的可建樓面應比上手業主更多,鄉郊小組不到五分鐘就通過申請。
  • 鄉郊小組有二十名成員,林嘉芬是其一,當林在七月廿五日由委員搖身一變成為申請人時,二十名委員中,只有雷賢達出聲質疑:「不要介意我這樣問,因為申請人在地政署。」主席凌嘉勤回道:「申請人的身分並不屬我們考慮」,一句「KO」了雷,其餘十多名委員再沒有異議。

今天(8月10日)去了一個機場發展關注網絡的記者招待會,多了認識赤鱲角機場過去十多年的亂局,腦海浮現出以下的「寓言故事」。

古時,幾個香城人合股開了一家餐館,設計、裝修和餐單都達世界一流水平,舖面面積足夠安放20張12人大枱,開店後聘了總經理管理,股東們以為總經理有多年從商經驗,所以交由總經理主持,日常不多干涉。

誰知總經理不認識飲食業,見開業後人客沒有坐滿餐館,擅自改放16張8人枱,為了吸引顧客光顧,調低了餸菜價錢和加入一些超級優惠如「壹蚊雞」和「六人套餐」,又為了增加收入,用4張枱的位置設立「劏房舖位」出租,賣珠寶、手袋等, 16個月後,天天 16張枱都有客人,還在門口附近放了兩張小枱給沒有枱的客人暫坐,假扮餐館增加了容量,實際上令空間減少和更擠迫。

這時總經理向股東們緊急報告,餐館已經飽和,為了可持續發展和應付不斷增長的顧客數目,必須立即在隔隣購入一個舖位開一家分店,否則會失去同業之間的競爭力。

股東們以為真有燃眉之急,於是開會討論增加投資開分店的提議,資歷比較短的股東開會前到餐館實地視察,見到全部枱都有客人,覺得總經理頗有道理,但是有份參加開店的老股東卻指出了一大堆問題:

1. 為甚麼每張枱不是原本設計的10人?
2. 舖內為甚麼沒有原設劃的20張枱?
3. 為甚麼不撤走門口的假枱?

從五月花號越洋而來的清教徒以及其帶來的新教工作倫理,被喻為美國強盛的關鍵因素。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撰文寫地利因素如何令美國強大,惹來陳劍青的批評,指這種環境決定論(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是中了帝國主義的遺毒云云。當然,環境決定論、地理決定論,以及十九世紀的人類學,都是拿來給殖民者合理化對被殖民的統治和征服,人類學並一度成為帝國主義國家的官學,當帝國征服者的馬前卒和隨從。

不過這種以地理環境因素去解釋一個文明興衰的學說,是否必然是歐洲帝國主義充滿種族偏見的產物呢?其實幾年前的歐債危機,便引發了學術界對歐豬國家經濟失敗的多種解釋。地中海的國家氣侯極佳、資源富足,也導致他們對財政與儲蓄觀念,和享受人生的看法,也因為他們的寄望來世的天主教信仰,與氣候寒冷,要為預計冬季而去計算農業生產和儲蓄,比較現世的北歐新教地區不同,也因此解釋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希臘的債務危機。這種看法當然是過於武斷,但也十分流行。

救護車遭伏擊

最少兩名在巴勒斯坦工作的紅新月會成員被殺,35人受傷,另外17輛救護車被破壞得無法使用。

32歲的穆罕默德‧阿巴德勒(Mohammad al-Abadlah)透過紅十字會,在與以軍事先溝通的情況下,進入加沙南部城鎮al-Qaraqa,然卻隨後遭到以軍士兵開火。

40歲的Hassan al-Attal是當時與阿巴德勒同行的同事,在他提供給國際特赦組織的證供中,他指證以軍是在完全清楚他們是醫護人員的身份的情況下,向他們開火的。

據報他們當時正在當地時間7月25日晚上10時,在al-Qaraqa準備撤走一名傷重的男子,但由於村落被封鎖,他們無法內進。巴勒斯坦紅新月會遂依照慣例,透過紅十字會與以軍溝通,並交代二人的請求。Al-Attal表示正當他們二人在尋找進村的路時,他們收到以軍經紅十字會轉達的指令,並指示他們進村的道路。

「我們走了約10-12米左右,然後我們忽然被正面開火。我的同事慘叫:『我被擊中了!』,然而射擊沒有停止,我只能跋腿狂奔上救護車,而沒有機會把阿巴德勒帶離現場」。Al-Attal對國際特赦表示。

在親權力團體一遍「反佔中」、「反暴力」、「撐警察」的刺耳聲浪中,過去的周末尖沙咀文化中心劇場上演了《1967》舞台劇,是四十七年前發生的「佔中」、「暴力」、「警察/鷹犬 VS 愛國群眾/暴徒」的劇場演譯。

此劇由「一條褲製作」製作,導演是胡海輝,男女演員共七位,沒有署名編劇,劇本相信屬集體創作,基於訪問不同當事人、旁觀者、研究學者,以及從一些有關「六七」的書籍,如張家偉的《六七暴動 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傷城記》,屈穎研的《火樹飛花》等,抽取資料而寫成。

如何看待「六七暴動」/「反英抗暴」?是香港抗爭史的一部分,一場動亂?還是對中英雙方而言,都是不堪回首的一段歷史?新近成立名為「六七見證」的團體,是破天荒由當年前線警員及牽涉其中的左派人士共同發起,現在仍在招收會員。他們希望透過過來人走出來訴說自己當年的遭遇及事後的反思,「還歷史和當事人一個公道」。劇場亦以「還香港歷史一個真相」作招徠。

正如「六七見證」主席林占士所言,「六七暴動」不單是「土製炸彈」、「林彬被燒死」、「警察打死人」,很多被牽涉其中的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有他們的思想和掛慮。若更多這類普通人願意出來講出自己的心聲,可以豐富人們對「六七」這段相當重要歷史的理解和體會。

黃悅安──聾童教師、語言學碩士、手語傳譯員。

也是我的好友。

2005年,我和黃悅安,同是20歲出頭的大學畢業生,開始在新界南的一所聾童學校工作。說起手語和聾人的話題,我和她總是滔滔不絕,很奇怪的,我們兩個,本跟聾人社群毫無關係,可是那種熱愛,比很多聾人朋友還難捨難離。我倆的手語,程度都很好,我們同是傳譯員,有時對話像極火星文:「你電影唔點解?」 「錢冇啊!」 講話都是手語的語法,半開玩笑地。

身邊的朋友沒法理解,我們怎能相處和睦。我憤世嫉俗,討厭繁文褥節,性子急,臉色像朵烏雲。她剛好相反,她是笑袋,高興時「哈哈哈」的歡樂能量響遍全街,她願意追隨,無論做什麼都百分百細緻投入,每當我怕遇麻煩翻白眼,她就是那個對自己大喝一聲「黃悅安加油!」,奮不顧身搏鬥下去的人。可是,她哭點也奇低,每遇壓力,她的發洩就是哭,遇事時總喜歡怪責自己,我常被她大起大落的情緒弄得莫名其妙。

(獨媒特約報導)獨媒於周三報導灣仔軒尼詩道出現大量未經政府批核、印有「香港島各界聯合會」支持817反佔中大遊行的橫額。報導刊出後,記者今日再到軒尼詩道多處地點視察,發現全部違法橫額已經被清除。民主黨區議員柴文瀚日前亦向食環署及路政署投訴,署方今日已「迅速」移除相關的反佔中橫額。不過「反佔中」一方亦有「對策」,有讀者發現於華富邨、本來與民建聯橫額並肩排列、未經批准的「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反佔中橫額被清走後,旁邊隨即換上「民建聯全力支持817大遊行」橫額頂上,繼續宣傳反佔中。

(獨媒特約報導)環境諮詢委員會下周一開始審議機場第三條跑道的環評報告,報告若獲通過,工程便可隨時動工。三跑工程價值千億,填海650公頃,一旦上馬將是本港第二大填海工程,造成巨大的噪音、空氣污染,亦摧毀中華白海豚生境,多個環團質疑環評報告建議的緩解措施的成效。於環諮會審議前夕,機場管理局啟動宣傳機器,於上月開始在多份報章刊登4款廣告,大力推銷環評報告,然而全部廣告未有提及機管局,只標示「資料由客戶提供」。地球之友高級環境事務主任周月翔認為機管局匿名宣傳的手法是藏頭露尾,意圖製造民意向環諮會施壓;環保觸覺總幹事譚凱邦則指機管局的廣告刻意淡化三跑工程其他關鍵問題。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579
  •  2580
  •  2581
  •  2582
  • 2583
  •  2584
  •  2585
  •  2586
  •  2587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