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文:區立行

今日香港電台報導,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向全體政策局及部門首長發出通告,要求在2016/17及2017/18連續兩個財政年度,每年度節省1%開支。

說真的,每年政府財政盈餘幾百億,仍要部門削減開支,實在是狗屁不通之舉。而政府的慳吝早見惡果。以下我舉兩個例子說明:

1. 外判無良 扣遣散費

最近,不少公共屋邨保安判頭兩年約滿不獲續約。部份無良判頭威逼員工放棄遣散費,令員工失去相等於1.3個月薪金的離職補償。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政府在「價低者得」的招標原則下讓開價最低的判頭投得服務。判頭為了達到低價的目標,自然從員工身上開刀。員工失去遣散費,正是政府為了節省開支而行外判的結果。

2. 屋宇署缺人 危樓無監管

去年10月31日,100名屋宇署前線員工罷工一小時,抗議工作繁重但人手嚴重不足。其中令人震驚的是,目前5萬張清拆僭建物及樓宇維修命令未能處理,涉及10萬個危險僭建物及數百棟失修舊樓。劏房租客因而面臨火災或樓宇結構不穩的生命危險。而屋宇署的人手不足,卻是2011年大幅削減數百名員工的結果。

以上兩個例子已說明,目前政府沒有提供足夠資源讓部門能夠妥善提供服務及給予適當的勞工保障。進一步削減開支,無疑只會令情況惡化。

《國際母乳餵哺週》定於每年的8月1日至7日舉行,活動概念由成立於1991年的國際母乳哺育行動聯盟〈WABA〉發起,並於翌年舉行第一次慶祝活動。現時全球已有170多個國家參與。

隨著澳門市民教育水平提昇,母乳餵哺漸見普及,許多年輕夫婦亦願意加入母乳餵哺行列。惟澳門有關方面配套嚴重不足,宣傳薄弱,全澳只有醫院、衛生中心及兩間大型商場設有哺乳室,完全未能滿足實際需求。澳門沒有「家庭友善」的概念,政府沒有起到牽頭作用,提供「哺乳室」,更遑論其他大小企業,社區硬件設備缺乏,哺乳媽媽出門多了無形的限制;軟件措施推行不足,夫婦決定以母乳餵哺就必須有相當勇氣,特別在公眾地方、辦公室等進行「此行為」,往往被標籤。鄰埠早前就有新聞報導指有媽媽在巴士上哺乳被偷拍,雖然網民幾乎一面倒力撐哺乳為天經地義的事,但事件已明顯為媽媽與子女溫馨的時刻蒙上一層陰影;亦曾於網絡上看到一名哺乳媽媽的丈夫抱怨,太太在澳門離島某大型商場使用哺乳室時,一位穿著LV格仔西裝的男士突然開門入內把奶瓶交予另一名媽媽,哺乳室頓時傳出一陣抱怨聲,可見欠缺對哺乳媽媽的保護措施。

話說日前在網上閑逛﹐在《852郵報》看到這篇有關「剩女」的報導﹐頓時感到鬱結難舒﹐遂撰此文評論之。

首先﹐看到標題上用上「中女」一詞﹐已令人十分不悅。「中女」一詞原是夜場術語﹐是指年紀已近「中年」的「妓女」。或許是因為人云易云﹐此等用詞後來竟在網上廣泛流傳﹐並逐漸成了大齡女生的簡稱﹐現今連網上媒體也堂而皇之照用無誤﹐確實令人嘖嘖稱奇。

當然﹐如果閣下喜愛「包拗頸」﹐大可說「中女」字面意思不含貶意﹐覺得有問題者純粹是自己心邪。然而﹐一詞是否含貶義決非單憑字意決定﹐從應用層面上來看﹐究竟有多少人會將「中女」當中性詞用﹐如同「中年」一樣﹖大家心知肚明。

圖:警察於 1971 年的七七保釣示威第一次以《公安條例》拘捕學生示威者。 (詳見民陣公安惡法小冊子

先旨聲明,《殖民家國外》僅收錄了羅永生在二千年前後於報刊及其他學術場合的論著,並無收錄羅永生的新作。從《殖民無間道》、經《勾結式殖民權力》(Collaborative Colonial Power)、走到《殖民家國外》,即使作者自己不願承認,三本論著儼然構成羅氏的「解殖三部曲」。故此,筆者希望藉此機會,爬梳羅永生對殖民性、後殖主體及當下政局的見解。筆者亦厚面皮地挪用生哥對殖民主義的論述,提出自己的假想,希望藉此為香港殖民性思考做某程度的推進及演譯。

幽靈殖民主義?

翻開《殖民家國外》序言,羅永生開宗明義,將香港的命運與尼采的永劫回歸緊緊扣上:

這本文集所收錄的,大體上就是這十年來香港在此[後]殖民的詭異時空,邁向她原初起點的一些印跡。這種不斷重新回到起點的命運,令人想起尼采所謂的「永劫回歸」(eternal return)—— 對尼采來說,回歸正就是重複的夢魘,而對香港來說,亦只有打破重複回歸的宿命,方有真正解殖的啟航。

(獨媒特約報導)機管局第三條跑道環評已經截止,機管局聲稱第三條跑道對香港十分必要,否則將未能應付日後的客量增長。然而機管局的評估早有失敗前科,07年啟用,落成至今不足10年的「二號客運大樓」啟用不久便被譏為「假客運大樓」,主要航空公司也拒絕進駐。「二號客運大樓」原計劃是全商業用途的「航天廣場」大商場,服務對象為出人境旅客,然機管局高估此商業計劃的成效,大樓人流疏落。機管局更建議如興建第三條跑道,將把「二號客運大樓」拆剩骨架,最終亦有可能全面清拆,當年28億開支白白浪費。機管局發言人回覆指一旦落實興建第三條跑道,「二號客運大樓」將擴建成為一個全功能的客運大樓以應付需求,擴建安排仍是設計階段,「具體情況尚待落實。」

客運大樓原是商場

當古希臘人把「勇氣」當成一種「公民美德」來構想的時候,他們腦子裏頭想的一定不只是個體面對僭主和獨裁者的勇氣,而且還是一個公民(甚至主要是)獨自面對其他公民以及整個城邦的勇氣。我們今天有時候會太過偏重前者,喜歡歌頌一個有良心有骨氣的知識人如何敢於對權力者說真話;卻忽略了他對自己的「伙伴公民」(fellow citizens)說真話,其實也是一件很勇氣的事。請注意,這裏所指的「真話」,並非客觀上一定正確,近乎真理的言論;而是發言者自己真心相信,以及真正表露出他個人信念與價值的話。

例如上回我們在瑞士內亞本塞州州民大會上看到的那個故事,少數幾個支持又或者喜好裸體健行的州民,當着全州熟人的面前公開偏好,無懼於身邊大多數人的異樣目光,也不怕他們的反對,以及以後可能會發生在己身上的排斥,就是要投票捍衞自己的看法。這就是「說真話」了。一個人在公眾領域的赤裸敞現。問題並不在天體健行到底對不對,合不合理;而在於肯定和否定他的人是否真的認同自己的抉擇。

我不是因為討厭主場抄新聞所以 unlike 的,事實上我認為抄新聞這回事,已經是互聯網的定律和廣泛現象,任何類型的網站都在互相抄來抄去,就算是傳統媒體也不見得沒有抄。

所以與其說主場是「抄」,不如稱之為「剪報」,《主場剪報》或許是更準確的名字,「新聞策展」或應理解為「新聞冊剪」。不論「策展」這個字的解釋,如何富有公共知識份子的感覺,或有當代美術文化館的氣息,實際上出來的效果,就是「選擇性報導」,即是他們根據自己的想法和立場,向公眾呈現各種現實的詮釋和意義。換言之,其實不少媒體都有做,例如蘋果日報和 TVB,看他們的內容,你自有一套理解世界的框框,例如甚麼是中國,或甚麼是社運。當然,策展也有討好的,與不討好的,高手的,和低手的。

至於 Unlike 的決定,來自兩個關鍵處。

第一,是葉朗程的 A 餐與 B 餐。原文刊於蘋果日報,不過也有在主場刊出,簡單來說,八婆文,在一個充滿八婆八公的香港,這種猜測別人家庭生活,然後意淫謝安琪、順便嘲笑陳奕迅的文章,理所當然走紅。然後主場那篇文在 Facebook 也引起瘋傳,然後人人關心 A 餐 B 餐,人人都肆意發表偉論。

學生既是公民,也是香港人。在資本和政權的壓逼底下,每個對社會尚有關懷的人都應站出來反抗,實踐人民的主體性。但是,為甚麼香港此一社會,處處強調學生的獨特性,把諸多社會責任都託付到學生肩膀上?這是本文的主要問題意識。當這樣的問題有所釐清後,我們就可以理解學生在香港的社會抗爭當中,扮演著一個甚麼樣的角色。

學生之獨特性

其實在世界各地裡,學生普遍都被賦予了一個特別的位置,原因在於學生的「純潔性」。在高度資本化的社會當中,每個人被假定(assume)為經濟人,而經濟人的特質是其主要的抉擇都是建基於物質利益,每個人都是逐利者。因此,一個個獨立的經濟人視社會上的他者為市場競爭對手,長期處於一個緊張而不信任的狀態:對方隨時可以在市場上把自己淘汰。學生作為仍然在學的一個群體,既未完全踏進市場受污,亦理應保留著對理念的堅持,於是乎學生的一言一行往往被認為是外於利益考慮,出於對理想的崇高追求,社會遂對學生群體有更高的期望。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過後,被喻為最受全球球迷歡迎的英超亦即將在兩週後開鑼;不過近日不乏球迷討論的是印度足球。聽到印度竟和足球掛勾起來,是否很驚訝講不出說話?因為最近先後有龍格堡、皮利斯和查斯古特等球星落戶印度超級聯賽。而該國在政策上亦看似漸趨改革開放,印度足球能否成功改革,這次機遇是一大契機。

印度給港人的印象可能不太好,和朋友談起這個南亞大國,普遍的第一觀感就是咖哩和強姦。筆者兩年前曾到過印度的加爾各答,最受歡迎的運動是板球;走在街頭不難發現人們都是在打板球。這項運動普遍性之高是難以想像,為甚麼印度這一次會強勢宣傳及推廣足球?背後都離不開政治和該國的商業發展模式。

411912_10151933717265230_1692811674_o

圖:筆者兩年前走在加爾各答的街頭,都是打板球的少年

七二被捕者集會宣揚公民抗命 堅持真普選 拒絕「袋住先」

(獨媒特約報導)民陣與學聯昨日(8月2日)於灣仔警察總部門外舉行「繼續和平抗命 堅持公民提名」集會,逾百人參與,有七一遮打道511抗命者與支援者作分享,各界人士包括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梁國雄、香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Timothy O'Leary、「佔中三子」陳健民亦來站台。面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藐視80萬人全民投票選出的政改方案和原則、特首梁振英及眾高官高調支持建制派反佔中,大會堅持「沒有公民提名,繼續公民抗命」,不會接受「袋住先」的方案,並宣揚「人人都可以是511」,呼籲更多市民參與公民抗命。

集會人士朗讀宣言,並一同撕掉被補警告信,象徵不怕強權打壓,堅持繼續公民抗命。大會並認為8月中將是香港的關鍵時刻,呼籲更多人參與抗爭,才有辦法迫使政府推出沒有篩選的真普選方案。

抗命者心聲:其實我們都只是普通市民

不少抗命者在7月2日零晨第一次被拘捕,於和平集會中被清場抬走,他們只是普通人,也會感到害怕,但無阻他們繼續公民抗命的決心。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583
  •  2584
  •  2585
  •  2586
  • 2587
  •  2588
  •  2589
  •  2590
  •  2591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