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完美的風暴

財政司長曾俊華最近用了「完美的風暴」這個名詞來形容香港可能面對的威脅。我首次從新聞報導聽到時,心頭不禁為之一震。一個保守派建制派的自由經濟擁護者竟然也用上了這個名詞,可知情況已經嚴重到什麼地步!

事實當然是,踏進廿一世紀不久,一些科學家已經用「完美的風暴」(Perfect Storm)來形容人類面對的挑戰。這個名詞是借用氣象學家的術語,意即在各種有利條件的偶然組合之下,大自然可以產生駭人的超強風暴。(荷里活2007年一齣同名電影便用上了這個概念。)而按照科學家的分析,隨著全球工業化和經濟增長不絕,物資的消耗、垃圾的製造和環境的污染已經達到了地球不勝負荷的地步。一個「完美的風暴」正在醞釀,如果我們不及早阻止的話,勢必導致災難。

更具體地說,二氧化碳排放(每年達一百億噸!)所導致的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包括特大的水災、旱災、風災和山火等)、生態環境不斷受到的破壞(包括雨林摧毀、海洋濫捕和土壤貧脊化)、以及石油被瘋狂地開採因而很快接近耗盡(全球每日消耗九千萬桶!單是美國便已佔了一千九百萬桶!),將很快引至能源危機以及糧食生產和淡水資源出現短缺。到時世界各地會出現激烈的資源爭奪,甚至爆發「氣候戰爭」和出現大量「氣候難民」。國際秩序將會因此而崩潰。

曾俊華所指的當然不是這些。他的著眼點是經濟。雖然他沒有明言(也不可能明言),但稍懂世局的人都知道,自零八金融海嘯以來,美國不斷印鈔來把問題暫時掩蓋,也以此來繼續欺騙和剝削全世界的人,這種情況的不可持續自不待言。任誰也看出,美元的崩潰只是遲早的問題。隨著而來的超級「通脹」與「通縮」將交替肆虐,好像香港這樣完全外向型的經濟,將有如驚濤駭浪中一葉扁舟承受不了。

是否興建第三條跑道的環評爭議實際上是一個笑話。假設工程真的上馬,待起好之時飛機將已無石油可用,而各國人民為了自保,出外旅遊將會是他們最後想到的東西……

我們現時最迫切要做的,是「去全球化」和大力推動「本土經濟」:能源、糧食和淡水資源是首要目標。北美原住民中的克里族(Cree Indian)有一句話這樣說:「只有當我們砍下了最後一棵樹、捕捉了最後一尾魚和毒化了最後一條河之後,我們才會發現,原來金錢是不可以用來充饑的。」

筆者在嘩眾取寵危言聳聽嗎?請大家從以下所列的書籍找幾本來認真看看,你便會知道曾俊華所指的「完美的風暴」只屬「茶杯裡的風波」,真正的「完美風暴」比他所認知的還要大上十倍百倍!

(1)Limits to Growth – the 30-Year Update (2012) by Donella H. Meadows, Jorgen Randers & Dennis L. Meadows(原版於1972年面世)
(2)The End of Nature (1989)by Bill Mckibben
(3)Beyond Growth – The Economic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997) by Herman Daly
(4)The Long Emergency - Surviving the End of Oil, Climate Change, and Other Converging Catastroph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2006)by James Howard Kunstler
(5)The Bridge at the Edge of the World (2008) by James Gustave Speth
(6)Storms of My Grandchildren (2009) by James Hansen
(7)The Global Deal - Climate Change and the Creation of a New Era of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2009) by Nicholas Stern
(8)Plan B 4.0 – Mobilizing to Save Civilization (2009) by Lester R. Brown
(9)Prosperity Without Growth: Economics for a Finite Planet (2009) by Tim Jackson
(10)The End of Growth – adapting to Our New Economic Reality (2011) by Richard Heinberg
(11)The Great Disruption (2011) by Paul Gilding
(12)《喚醒69億隻青蛙—全球暖化內幕披露》(2011)李逆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