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新翠商場設港鐵特惠站 誰才是成功爭取?

(獨媒特約報導)大圍新翠商場的港鐵特惠站在7月尾正式啟用,是繼美林商場後區內第二個特惠站。近日在新翠邨附近出現橫幅海,包括新民主同盟沙田區議員李世鴻、沙田區議員許鋭宇、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及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分別聯同林玉華製作橫幅,內容均提到「成功爭取新翠商場港鐵特惠站」或「新翠商場港鐵特惠站正式啟用」。對於該部特惠站,三人有不同的說法,獨媒訪問了他們,看看誰才是成功爭取。

IMG_9668

「行德」倡德輔道中設行人電車專區 擬籌款250萬作推廣及研究

去年9月的「非常()德」活動。(攝:Alex Leung)

(獨媒特約報導)致力研究將德輔道中改劃成行人及電車專區的「行德」,今日(8月28日)公佈正式成立「行德」有限公司,並正申請註冊為《稅務條例》第88條所界定具有慈善團體身分的非牟利機構,若申請成功,希望在明年前籌得250萬元,款項將會用於街景改善工程、社區規劃研究和社區參與活動。「行德」董事會主席邵在德形容,德輔道中是香港最繁榮但最不便行人的街道,希望改變這些印象,將德輔道中化成行人為先的公共空間。

250萬款項當中,150萬會用於交通規劃研究,亦計劃舉行城市導覽,及與非政府組織和教育機構合作舉辦教育活動,讓社區人士參與改善德輔道中的討論。

邵在德指,明白不可能在「一朝間」將整段德輔道中變成行人和電車專用區,需要分階段來進行規劃,因此「行德」短期內希望推行試行計劃,將禧利街至摩利臣街的一段德輔道中,於特定的週末或公眾假期劃為只允許電車通行的行人專區,從而向各界展示規劃的可行性。

抗議港鐵高鐵廣告失實  關注組要求撤回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在上月公布高鐵一地兩檢方案,港鐵為配合宣傳政策,在上周開始在免費電視台播放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的廣告。一地兩檢關注組批評廣告內容失實,誤導觀眾,今日下午到港鐵總部抗議,要求港鐵公司撤回廣告,並要求承諾不再使用失實的資訊作宣傳。

港鐵的廣告中顯示名為「Kim」的男士從西九龍站出發,女藝人黃心穎聲稱Kim只需48分鐘即可到達廣州;另一位名為「阿正」的男士從羅湖出發,則需要輾轉及較長時間才能到達廣州,表達出高鐵比和諧號更快的效果。

前立法會議員、新民主同盟范國威批評廣告內容有多處不實,例如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由西九龍站出發,終點站為廣州。他斥女主持聲稱由西九龍站出發,到達廣州只需48分鐘,未有清晰表明高鐵只到達廣州南,只用字幕表示終點站為廣州南,明顯是欺騙市民。

郭志、黎恩灝:檢控公民抗命需要考慮道德理由——回應石永泰和袁國強

近日大律師公會前主席石永泰指雙學三子判刑並非政治檢控,判詞合理而無顯示法治問題,更謂他們是「求仁得仁」。戴耀廷先生早前已撰文指出石永泰對法治的理解過於狹隘,誤以司法獨立等同法治,忽視了法治背後除程序公義以外的更根本的目的。所謂的「以法達義」意指是法治的根本目的在於保證社會的公平正義,而法律的程序公義僅僅是其中一部份,當條例本身的合理性或正當性來源有問題,僅僅的程序公義並不能確保法治的實踐。後來,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在8月24日《明報》撰文,試圖解說是次上訴的決策過程和法律依據。筆者同意戴耀廷所提出的批評,並想較宏觀地就雙學三子判刑提出兩點回應石、袁兩人:一,法院不考慮公民抗命者的動機並不合理,而此舉會帶來相應的社會成本;二,律政司不合理地行使上訴權。

法院應考慮公民抗命者動機

熱死馬,跑死馬!

執筆時外面氣溫36度,創了今年新高。天文台預測過幾天最高氣溫會突破37度,是史上最熱的香港嗎?

天氣一年比一年熱已是無可爭議亦無可逆轉的事實。可以預期,在不久將來,我們要經歷40度的夏天。

但與此同時,香港的賽馬越跑越兇。這教我不得不為競賽馬憂心。兩個星期後香港馬季又開鑼了。可能有幸避過35度,但也難免要忍受很多32度以上高溫的賽馬天。 很多年前香港尚有黃昏馬,算是不人道中相對文明的安排。 但後來馬會引入了足球博彩,很多外國的直播賽事都在香港的8點後開賽,而且都會接受即時即場投注。而香港很多馬迷和球迷的身份都是重疊的,辦黃昏馬豈不是自己跟自己打對台?當然也可以說是為免波馬迷身在馬場而心繫英超,疲於奔命的兩邊投注,取消黃昏馬是可以平衡各方利益的。但可惜是,就是沒有顧及馬匹的利益。記憶中好像2003年黃昏馬就成為絕響。當看到馬匹在烈日當空下汗如泉湧渾身濕透,我們是真的沒有半點歉意嗎?

事實上,在現存的機制下是有不少空間可以改動的。首先,馬會其實可以積極考慮重新編排黃昏馬,可以在下午4點15分開賽只跑8場至晚上8時,就可以減少對英超西甲投注的影響。又或者可以讓馬匹提早在7月歇暑,延後至10月才開賽。又可以退一步在7月至9月每周只安排一次賽事。再退一步或者可以增加星期三夜馬的場次,相應減少周末日馬的場次。

市民自發收集物資撐澳門  噴射飛航原拒運  傍晚允「特事特辦」

(獨媒特約報導)澳門受到颱風「天鴿」吹襲,造成至少9死200人受傷,目前只有部分地區恢復電力和食水供應;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更向中央提請駐澳門解放軍出動協助救援。有香港市民和在港工作的澳門人自發組織活動,將水、食物和衛生用品等物資送到澳門,噴射飛航原本拒絕運送 ,在傍晚才答允「特事特辦」,答應派出一班航次運送物資。

2017-08-25 05.00.06

【學聯八九樓之爭 3】秘書長李軒朗:退聯後更須改革 認同八樓有貢獻但不能維持現狀

(獨媒特約報導)今屆學聯在7月17日代表會上通過決議案,決定「全面收回」學聯社運資源中心、現自治八樓的金輪大廈單位,並要求自治八樓於9月30日前遷出單位。學聯秘書長李軒朗接受獨媒訪問時指,「退聯」潮後學聯需全面改革,八樓亦須包括在內,他認同八樓的價值,但認為八樓不能維持「自治」現狀。

學聯秘書長李軒朗接受獨媒記者訪問,解說九樓收回八樓的決定。他指代表會在今年7月通過全面收回八樓單位前,經常委會預先決議,並在代表會上獲一致通過。他認為學聯經歷「退聯」後需大幅改革,八樓亦是必須改革的一部份,須全盤檢視。

李軒朗:學生不能使用八樓「點都講唔通」

目前學聯需為自治八樓繳交水電費,但李軒朗指八樓與九樓關係模糊不清,同學不能直接使用八樓,認為「點都講唔通」。他個人認為自治八樓過去的工作能說服他「自治八樓的工作是有影響、有貢獻」,但自治八樓不能說服他為什麼要維持現狀。2006年,八樓宣佈「自治」的自治憲章曾批評學聯 「再無社運面向」 ,李軒朗認同當年學聯傾向福利主義,甚至疑似出現中共滲透,但現時學聯顯然和當年不同,該說法今時今日已不適用。

終審法院駁回梁游上訴許可申請

(獨媒特約報導)青年新政梁頌恆和游蕙禎就宣誓司法覆核案向終審法院提出上訴,兩人分別由英國御用大律師彭力克與資深大律師李志喜代表,在庭上質疑釋法的追溯力及對《宣誓及聲明條例》21條的詮釋空間。梁游律師完成陳詞後,法官宣佈休庭半小時,重新開庭後政府律師代表欲陳詞,但遭法官拒絕,並直接宣佈拒絕接納梁游上訴許可的申請。

更多:
梁游終極敗訴 為無法捍衛議席鞠躬致歉

彭力克:應由立法會內部處理

案件由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常任法官李義及霍兆剛。代表梁頌恆的英國御用大律師彭力克陳詞時指,梁游均是透過民選取得議席,在立法會代表投選他們的市民,市民的權利應受保障,不應隨意被干預。

【主席退黨抗議】何秀蘭辭執委 稱按政治倫理負政治責任

圖:何秀蘭去年報名參選2016年立法會選舉

(獨媒特約報導)工黨主席胡穗珊在星期三突辭去主席一職並退黨,她批評黨內架構及處事不公道,退黨是為促工黨正視問題。今日工黨及被指與胡穗珊不和的前立法會議員何秀蘭分別發表聲明,何秀蘭稱作為「涉事一方」,須按政治倫理負上政治責任,已於昨晚辭去執委一職。

蘋果日報》昨日引述消息指,胡穗珊與何秀蘭極之不和,並向黨內紀律委員會作出投訴,不滿何秀蘭指她在去年立法會選舉中妨礙其他人當選,紀委會本認為投訴成立,但何秀蘭揚言退黨後便不作處理。

工黨及何秀蘭今日發出新聞稿,何秀蘭稱作為「涉事一方」,「被主席將會議上的批評意見展開投訴」「令人遺憾」,但稱「必須按照政治倫理,負上政治責任」,辭去執委一職。

何秀蘭請辭工黨執委會職務個人聲明

【學聯八九樓之爭 2】參與者促保留八樓 May姐:社運「非正式學院」

(獨媒特約報導)學聯在7月17日代表會上通過決議案,決定「全面收回」社運資源中心位於金輪大廈的單位,並要求自治八樓於9月30日前遷出單位。自治八樓在8月5日發出聲明,拒絕粗暴「回歸」,將會堅守到底。八樓成員麥家蕾指學聯單方面收回單位尤如政府收地,她指自治八樓的工作與金輪八樓空間扣連,失去單位後八樓多年來的工作亦將消失。兩位八樓參與者及友好,包括前灣仔利東街街坊葉美容(May姐)和「天馬商場青年關注組」 成員李浩鈞亦認為八樓啟發他們思考,讓他們學習組織,認為學聯不應粗暴收回單位。

IMG_5732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