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獨媒特約報導)華人民主書院連同一眾議員及約40名巿民今天(9月7日)於大欖涌舉行水砲非暴力抗爭訓練,出席者包括民主黨何俊仁、劉慧卿、社民連梁國雄、曾建成、真普聯召集人鄭宇碩及民陣召集人楊政賢。

batch_10685087_10152441431519143_1678504231_n

華人民主書院發言人陶君行表示,是次訓練並不只是針對佔中運動,將來所有抗爭活動中巿民都可能受到驅趕,期望訓練可以帶出和平抗爭的信息,及教導市民保護自己,主要希望大家可以習慣水砲的威力,以及對抗水砲的動作。

大會先模擬警方抬離示威現場,然後以手撓手、手抱頭屈膝、以及趴在地上等不同的姿勢應付水砲驅趕。

學生蘊釀罷課,如火如荼,教師能不聞不問,當沒有事情發生嗎? 相信大部份教師也憂心忡忡,若任教的學校有學生組織罷課,或直接參與罷課,不上學而跑去校外罷課場地參與活動,教師應怎樣處理這些突發情況?

大專生的罷課較易處理,他們始終也是成年人,不須家長同意也有權自主上課與否,大學教師也易於作出應對,所以便有支持大專生罷課的學者可以正式宣示立場並提出如何支援大專生的行動,大學內也有足夠場地讓罷課的學生組織和舉辦活動。

中學生的罷課情況則較為複雜,最重要的是要過家長那一關,若同學能和家長商討後達成共識,決定參與罷課,然後通知學校,用告假形式或坦誠相告則是後話,要踏出第一步贊成罷課才是關鍵。若家長自願的容許子女不上學,大部份學校也未至於愚蠢至與家長作對,大不了當學生告假在記錄上照填,若以此嚴懲學生大抵不會發生。

中學教師又可以怎樣面對這場罷課運動? 都說特區已進入一個「抗命」年代,中共無所不用其極的要全面操控特區的運作,一個假得沒人會相信是真普選的政制改革方案,要剝奪港人的自治權,要把特區「赤化」的意圖,除了一群既得利益者睜著眼說瞎話大力唱好之外,所有港人都明白這一回若讓中共得逞,香港將迅速淪陷,沒有人可以倖免。在這樣一個困局下,港人必須發聲,抗爭,起來行動,香港才有希望。所以年輕的學生被逼得「退無可退」要以罷課來作抗爭的第一步,教師能袖手旁觀嗎?

曾幾何時,香港有著亞洲足球王國的稱號,可惜近二十年來,不斷被鄰近地區如日本、南韓、中國、泰國所趕上,水準停滯不前,更步入所謂的「冰河時期」,入場人數寥寥可數。

幸而,自零六年前南華足主羅傑承伉儷入主南華,以娛樂圈宣傳手法重新包裝港甲足球,引發其他球會一改過去的宣傳手法。加上零九年香港足球代表隊歷史性奪得東亞運動會男子足球項目金牌,讓本地足球再次成為眾人焦點,促使民政事務局委聘顧問撰寫一個名為「鳳凰計劃」足球改革報告。

香港足球總會依據「鳳凰計劃」報告,成立全新職業足球聯賽,籌劃經年,且多番轉折,全新「香港超級足球聯賽」(下稱「港超聯」)終於在今年九月正式上馬!

從廣告學角度而言,「港超聯」實在是一塊尚未開發的寶地。單從過去所舉行的世界杯或歐洲大賽所掀起的熱潮,可以証明香港其實有著不少「潛在球迷」,只要「港超聯」在球賽素質和包裝宣傳上有所提升,吸引過去從未入場觀看球賽的「潛在球迷」,相信假以時日將會發展成為一個理想的宣傳推廣平台。

過去數年,本地球市曾因一些具豐富話題性的球賽,掀起過撲飛熱,成為全城熱話,包括:

2009年亞洲足協杯四強賽 南華對科威特SC
2009年東亞運動會足球項目決賽 香港對日本
2011/2013年 英超亞洲挑戰賽
2012年 傑志對阿仙奴
2013年 2015年亞洲杯外圍賽 香港對越南

「爛橙,你真係食?」公民發聲不認命——專訪黃伯

(獨媒特約報導)黃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稱呼。從外表看來,滿頭的白髮和深錯的縐紋,身上橙黃色的休閒襯衫加短褲,他的確是一位在公園常見的老人家。儘管如此,他卻有著另一個身份,那就是「爛橙」街站的發起人,以另類的手法向市民解釋不要「袋住先」,不要篩選。

黃伯家鄉在廣州,1949年新中國成立,出於對當時政局的憂心,黃伯舉家一路流浪來到香港,在當時甚多同內地人居住的摩星嶺住了下來。黃伯坦言初來港時家中一貧如洗,唯有靠母親幫人打工過活,「果時黎到香港係9歲,但為左讀小學只好報細3年。」中學畢業的黃伯曾經當過香港皇家警察,可惜薪水不夠養活一家,之後就離開了警隊,去了一間裁縫鋪做學徒。數年後更開了幾間裁縫鋪,生活也算小康,當時亦從沒打算參與政治。

訪問︰蔡倩怡、陳芊憓
整理︰蔡倩怡

若論近年的新世代香港女導演,麥曦茵確實是其中最受注目之一。2008年,麥曦茵憑首部長片《烈日當空》,以二十四歲之齡在本地影壇嶄露頭角。六年過後,拍過《前度》(2010)、《DIVA華麗之後》(2012)等長片,亦為港台節目拍攝短片《幸福的旁邊》,在網上造成迴響;今年,麥曦茵沿用《烈日當空》中的大部分新演員,拍了《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曖昧不明》)—— 一部有關青春的作品,彷彿回到原點。大抵很多人也不明所以,麥曦茵卻處之泰然:「《曖昧不明》是一部不理任何人目光的作品,很多人覺得我應該拍大片,問我為什麼『拍返轉頭』?為什麼又是拍他們?但我覺得,有什麼所謂?有誰說過你拍過一樣東西以後就不能再拍?有誰說過不能重新開始?」或許,麥曦茵本身的創作歷程已充分演繹了這時代「青春」的本質:堅持自我,抵抗成人世界「前進」的預設,拒絕被收編。

相信新演員

價格:便利店賣港幣5-6元 (容量500毫升)

產品評級:性價比超低。 500毫升自來水, 水務署收你0.004525元。你卻以高超過一千倍的價錢向膠樽水生產商購買入了樽的自來水(縱使經過濾,加礦物,還是賺得太狠了吧)。

綠色評級:漂綠。香港每天製造一百噸PET膠樽垃圾,相等於兩百萬個飲品膠樽。單是製造這品牌膠樽水的飲品公司每天就能賣出一百萬瓶膠樽飲品。將飲完即棄的膠樽水打造成綠色產品,並大事宣傳,令人嘆為觀止。

哪裡有賣 周街都有得賣

二零一三年,可口可樂屬下的Bonaqua膠樽水展開了新一輪宣傳攻勢。近年來主打環保概念的Bonaqua繼推出輕量樽後又再推出了名為植物樽的膠樽。根據品牌的宣傳資料,植物樽有著以下特點:

一、樽身採用高達30%重量的成份由植物提取的原料製造;
二、跟傳統膠樽一樣可完全在回收系統中多次循環再用;
三、有著與傳統PET膠樽相同的外表、手感和功能,卻產生較少碳足跡。

那天香川離開了多蒙特,高普抱頭痛哭了足足20分鐘。那年在櫻花漫天的季節,高普將出道不久的香川帶到德國。

初踏歐洲戰場的香川猶如早已在歐洲球壇生活過一段日子,極速融入球隊。半季時間,17場賽事,取得8個進球,並得到德甲官方網站選為上半季最有價值球員,自此成為高普的愛徒。

那時的多蒙特,還是一支剛剛重新起步的昔日勁旅。

表現出色的香川很快便成為歐洲列強的追逐目標。世界之大,何其吸引,高普心知香川不會甘心一輩子留在多蒙特,像兒子終有一天要離開父親一樣。

對於多蒙特,香川是整個世界;但對於香川,多蒙特只是世界的一部份。

一天,曼聯向多蒙特報價香川,高普亦難以放手,畢竟對於大多數日本球員而言,為曼聯踢球遠比為多蒙特效力意味更多,只好讓香川向自己的夢想邁進。最後,香川真司轉會曼聯,簽約五年。

圖:蘋果日報

真相和「真相」

房祖名和柯震東吸毒事件震驚中港台,但最引爭議的是,柯震東在北京中央電視台,面對千千萬萬甚至過億的觀眾,聲淚俱下的公開懺悔。王慧麟先生在香港明報撰文,就幾方面討論公開懺悔,其中提及甚麼是真相:「公眾透過疑犯的認罪過程,相信已找到了事實的真相……問題是公開的過程,是不是就能看見真相,抑或是疑犯不自願情況下被逼道出的對白?」。

柯震東的公開懺悔,令事件很快「真相大白」,另一個可以被「公審」的目標,又馬上出現,他是韓流歌手演員金賢重。公眾網民應該很高興吧,可以再摩拳擦掌。那麼就談談金賢重事件的真相,和偏離事實真相的「真相」吧。

或者你會說,「我不追韓劇,又不是他的粉絲,金賢重事件的真相,與我無關。」

無關?我們有和平佔中,他們就弄個反佔中簽名運動,大打公關戰輿論戰,所以,在這決定性時刻,傳媒角色更形重要。可惜傳媒不是相繼折腰,就是被滅聲,留下的,還有多少可以挺起腰板說實話真相?從梁振英主政開始,我們已進入文宣戰的時代,了解金賢重事件的真相與「真相」,或者有助我們在這風高浪急的文宣戰中,保持清醒。

金賢重涉嫌打女友?

《假鳳虛凰》:羅賓‧威廉斯、同志,與祖父西裝

文:陳穎

曾經有人說過,男演員只要能演同志,就再沒有能難倒他的角色了。無論你是否同意以上這異性戀十足的說法,演技精湛如Robin Williams,確實也演過同志,在1996年的《假鳳虛凰》(The Birdcage;台譯:《鳥籠》)。這電影不算是Robin Williams的代表作,看過的人也許不多,他在其中飾演邁阿密南海灘(South Beach)[1]一家變裝酒吧的老闆,伴侶是Nathan Lane所飾演的變裝皇后。

《假鳳虛凰》不算大眾的同性戀題材,加上亮點在於Nathan Lane而非Robin Williams,也許因此在Robin Williams過世後,大眾並未在第一時間聯想到這戲的原因所在(甚至不會聯想到)。這並不是說Robin Williams的演技不及Nathan Lane,而是在片中負責男扮女的Nathan Lane相對來說有較大的發揮空間。Nathan Lane所飾演的Albert Goldman並不是一名「全天候」的易服者,只有在表演時才會換上女裝,可是舞台上被誇大的陰性表演已深深烙印在其身上,以至於即使他下了舞台,穿回男裝,你依然會覺得他就是個「女人」。不過,也因為Albert這個娘娘腔變裝皇后的角色塑造,《假鳳虛凰》難免招來一些同志正典立場的評論,批評電影有製造核板印象的嫌疑,比如男同志都愛變裝、男同志都很娘。

我們相信藝術能夠為我們指引真實、良善與美麗的價值與意義,並引領我們到達更美好的世界──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它的對立面並必須時時保持警惕──藝術也能夠把人們導向虛偽、邪惡與醜陋,以欺騙的手段把人們推進更恐怖的世界。

藝術成為政權宣傳政治理念的工具不是新鮮的事。當年納粹德國希特拉就大力打擊與排斥以印象派為代表的現代藝術,並透過納粹衝鋒隊宣傳「新藝術觀」以促進、加強國家專制的政權;同時也組織了一支部隊,大規模地進行掠奪歐洲藝術品的計劃。年輕時夢想成為畫家的希特拉,清楚知道藝術品所蘊涵的一個民族的歷史價值與精神文明,支撐著一個民族的獨特性並賦與民族自強所需要的精神食糧與意志力量。因此摧毀其藝術品,不但可逼使一個民族與自身的歷史斷裂,亦可抹滅民族反抗與戰鬥的精神與意志。一個喪失歷史與文化身份認同支撐的敵人,必然喪失持續抗戰所需求的精神與意志力量,是容易擊敗的。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559
  •  2560
  •  2561
  •  2562
  • 2563
  •  2564
  •  2565
  •  2566
  •  2567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