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梁振英出席扶貧委員會有關貧窮線的會議後指出,參與「佔領運動」的青年有很多訴求,當中包括政治、個人事業、生活生計等;與此同時,新一屆扶貧委員會已經成立「青年教育、就業和培訓專責小組」,小組將聚焦探討如何多方面促進基層青年向上流動,以及提出具體建議;扶貧委員會還會檢視不同角度以幫助青年向上流動,包括教育、就業、培訓等方面,從而減少青年人對社會的怨氣。
梁振英的說話,最少已表明他同意現今香港社會給予青少年向上流動的機會不足;然而,每當談及青少年向上流動或就業的問題時,教育好像是一個必然包含當中的解決方法,是一劑萬能藥。可惜,現實卻給予一個相反的結果,它告訴我們,教育不能解決青少年向上流動機會不足的問題。
青年貧窮 教育製造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本年5月22日的資料顯示,2001至2011年這十年期間,15至24歲青少年的工資竟然一直維持在8000元,過去兩年才提升至9000元,到底這個工資水平的上升,是否受到實行最低工資的影響呢?不過,根據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的同一資料指出,2001至2011年期間,青少年曾接受專上教育的百分比由19.5%上升至39.3%;中學文憑試後,升讀專上課程的青少年百分比更接近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