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從板球世界盃看南非種族隔離政策的遺產

從板球世界盃看南非種族隔離政策的遺產

第十一屆板球世界盃正在澳洲和紐西蘭舉行。傳統強國南非今次卻只是第七次參賽,因為該國昔日在白人政權實行種族隔離政策時,國際板球理事會禁止該國參賽。在種族隔離政策時代,不但南非國內的非白人被剝奪公民權,當權者甚至禁止在運動競賽上也禁止跨種族的競賽。於是到七、八十年代,各國際運動組織紛紛制裁南非,不讓南非代表參賽。

到九十年代初,白人政權有意結束白人至上統治,國際運動組織才開始重新接納南非。一九九二年的板球世界盃就是南非重返國際板球界的第一次世界盃。當年賽事進行期間,南非舉行白人公投表決是否支持廢除種族隔離政策。最後白人大多數支持廢除惡法,或許與懼怕如公投被否決,球隊會被逐出世界盃有點關係。

南非第一次多種族大選在九四年舉行。然而,縱使非洲人國民大會長年執政,距離真正扭轉種族不公仍有極大距離。以板球為例,南非的白人只佔人口不夠一成五,但今次參加板球世界盃的十五名球員當中,只有五人算是有色人種。而在該隊第一場賽事對津巴布韋時,場上的十一名球員沒有任何人是黑人。種族隔離政策結束已有近二十年,球員也換了至少兩至三代,但南非板球隊仍然幾乎是白人的天下。

過去,為了在板球層面締造種族平等,南非國家隊曾實施過種族配額制度,規定國家隊陣容中要有若干有色人種球員。但該政策不受歡迎。白人名將Kevin Pietersen更因此藉其英籍母親改為代表英格蘭,成為過去十年英格蘭隊中興的關鍵人物。後來國家隊的配額政策在二零零七年取消。不過,在基層板球方面,配額制度依然存在。根據去年中宣布的政策,職業隊場上十一人要有最少五名非白人球員(省隊則要有六名非白人球員在陣),其中最少兩名要是黑人。而大學板球隊在去年的球賽則要在場上有三名非白人球員,其中一名要是黑人。

諷刺的是,有大學球隊找不到非白人好手而被迫以九人應戰。如此荒謬的情況發生,似乎與用錯方法圖為非白人翻身有關。如果非白人不能出頭的主因是因為教練歧視他們,看貶他們,則配額制應會有用。但如果問題是出在黑人社區和學校由始至終都沒有白人社區的資源,致令黑人青年的身體素質欠佳、得到的培訓未如白人所得到的理想,那麼配額制只是拔苗助長,令未夠水平的球員被迫參加太高水平的賽事,對該球員的自身發展也未必是好事。

由此可見,單純的一人一票真普選,甚至是為保障被邊緣化的族群而設的配額制,都未能真正扭轉過去種族隔離政策帶來的經濟不平等。縱有民主化和配額制,但如果它們沒有伴隨著大規模的資源再分配而來的話,一小撮黑人精英或許能得到政經權力,但在社會底層的黑人要出頭,或許不見得比白人專政時容易許多。

運動公社面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portscomm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