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學運妹妹(四)下──港腐女學

圖片來源: 港腐女學FB page

是次和這位學運妹妹F相談甚歡,前後談了三個小時,實在超出所料。
看到目前這個社會狀況,我們有某些憂慮和想法是近似的,相信這也是某些住在這個城市的人的憂慮。

憂慮之一:青少年軍

香港青少年軍的成立,確實引起香港人很大的憂慮。一是擔心被招募的青少年會被洗腦,在組織成立典禮後不久,網媒已報導了曾參與「青少年軍事夏令營」同學的訪問,當中如何進行滲透式洗腦教育,不用多說。

其次,早在這個組織成立時,小妹就寫過,擔心往後在前線與學民同學對侍的,就是這些「受過軍事訓練」的青少年軍。而在網台節目中,岑敖暉更具體的指出,擔心日後遇有警隊和解放軍「不方便出手」的情況,就會改由「青少年軍」出動。

F提醒我要在文中提出這個憂慮,因為越想越恐怖。青少年軍成立典禮在2015年1月19日,距今才不過一個月左右。但是,由於水貨客、小販等問題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關注,香港人對於「青少年軍」一事,香港人又似乎開始淡忘。

希望有緣讀到本文的朋友,務必要把這事記掛在心上,遇上年青人或家長希望年青人參加制服團體,在他們選擇的過程中要多加關注,一有機會就向身邊人解釋這個「制服團隊」和一般制服團隊的不同之處。

憂慮之二:失去廉潔

「做到腳跛都想自力更生,點解咁都唔得?」─H18嘉咸街重建項目:專訪鈞樂茶餐廳

午飯時間,在中環嘉咸街閒逛,商販主婦打工仔,各式各樣的小市民,在露天街市熙來攘往,生氣盎然。驚嘆中環還有小市民可棲身之地。走到盡處,看到一間茶餐廳門口掛著紅底黑字毛筆標語:「街市未落成,商戶不遷出」。原來,重建巨輪已壓在頭頂。


在結志街營業十數年的鈞樂茶餐廳老闆娘麗姐表示,受重建影響,即將要在本月底遷出,否則不獲退還押金(相約於收購後直至遷出日期間全數租金的一半)。重建收購以致租金飛升,市建局給予的賠償根本不足以在同區重置相等大小的食肆鋪位。經營飲食的他們亦不獲安排「無縫銜接」至「新零售大樓」(即街市)。「咩叫唔合資格呀?我地都係呢條街既一份子!講黎講去都話合約精神,簽左就要走。你夠話今年起好街市啦,宜家影都無!」


(圍板上的夢幻插圖,反映政府對街市有哪門子的想像呢?)

我們要怎樣的街市?

團體倡牛棚成藝術創意工業園區

(獨媒特約報導)以推廣香港本土文化為目標的非牟利機構「文化葫蘆」,聯同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副所長姚松炎教授及其團隊,撰寫一份有關九龍城區未來的規劃構想的研究報告。報告建議在牛棚藝術村附近區域建立創意工住區;重塑海心島,回復九龍城區的地標;從衙前圍村至海心島,建立一條四朝歷史交物徑;以及在衙前圍道一帶建立小販區。

是次研究以「創意舊城」為題,希望在規劃和重建的過程中,保留城市面貌,保育歷史文物並重建有價值文物,同時重塑香港本地創意產業。報告以九龍城區豐富的文物古蹟,以及過往特殊的「工、住兩用」規劃模式為基礎,撰寫出該區未來的規劃藍圖,期望能帶動人流,為社區重新注入活力。

創意工住區支援西九


圖:牛棚藝術村

非法捕獸器應取締 合法捕獸器可留低?

被捕獸器所傷,最後需要截肢的唐狗「四眼仔」。

(獨媒特約報導)「杜絕非法捕獸器同盟」日前成立,譴責及打擊使用非法捕獸器情況。同盟成員之一愛護動物協會福利部副總監候安娜指,非法捕獸器都會傷害動物,因此需要杜絕。其實,漁護署所用的「合法」捕獸器一直也備受爭議,不時發生懷疑漁護署捕獸器弄傷動物的事件。動保人士反對任何人士使用捕獸器,提出流浪動物問題的解決辦法,應是改變城市規劃,及實施「捕捉、絕育、接種疫苗及放回」(TNVR)計劃。

batch_IMG_1152

救救巴比倫文明!

日前再次有伊拉克的文物遭到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破壞,武裝分子剷平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位於摩蘇爾以南約100公里的哈特拉古城(al-Hadr)。這是在約一星期之內,繼先後破壞摩蘇爾博物館文物和尼姆魯德古城,「伊斯蘭國」又一項大規模的破壞文物行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強烈譴責,形容是「文化清洗」,並形容事件已構成戰爭罪行。而伊拉克官員則再次發表聲明譴責,並且批評國際社會,對「伊斯蘭國」破壞文物的行為反應遲緩,令武裝分子的暴行變本加厲,呼籲國際社會正視問題。

武裝分子在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Mosul)大肆破壞文物,用搥子敲碎博物館內的雕像和雕塑,當中更包括有公元前7世紀亞述帝國時代留下的古蹟。另外摩蘇爾中央圖書館有超過10萬本書籍及手稿被摧毀,部分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稀有名單之中的珍貴書籍。

煇煌的兩河文明:巴比倫文明

談到伊拉克,香港人可能不太熟悉,更枉論會因其文物被毀而有所關注。其實,伊拉克今日所在的地區在歷史上曾被稱為美索不達米亞,這片富饒的土地曾經孕育了世界上幾個最古老的文明——包括蘇美爾文明、巴比倫文明和亞述文明,稱得上是人類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淫審處維持委員自薦制度 黃毓民:又係蔡志森、梁美芬咁就死得

在2007年被裁定為第二類不雅物品的《中大學生報》最終在司法覆核中勝訴,原圖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完成《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檢討2年半後,終公佈修訂建議,廢除淫褻物品審裁處行政評級的功能,只保留審裁處裁定由法院轉交的物品(司法裁定職能),不再另設行政評級的機構。修訂又建議將審裁員人數由500人增加至1500人,並增加每次聆訊的審裁員人數,由最少2人增加最少4人,並提升罰則。

聰明城市,反智政府

圖:里約熱內盧的聰明城市中央控制室
source,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2.5 South Africa Licence

學聯回應五大退聯關注組公開信

近月來,面對著有關退聯的爭議,我們七大學生會一直致力向同學解釋學聯的運作、學聯對各大學生會發展的重要性,並回應一些針對學聯架構的流弊。在退聯爭議當中,出現了一些質疑學聯架構、要求退聯之聲音,亦陸續有退聯關注組成立。昨日,五個院校退聯關注組希望能和學聯就近日的爭議深入討論,故此我們七間院校學生會決定以學聯名義籌備跨院校的論壇,與退聯關注組商討學界之前途並回應一些對學聯的批評。我們相信這個論壇的公開討論可令更多同學了解學聯對於學生會和學界前途的重要性,並引起更多的討論。

我們七間學生會一直關注同學對學聯的意見,更樂見同學就學界前途踴躍討論,這正正反映了各大院校同學關心學運和學生會發展。我們在與院校的退聯關注組交流中,引起了不少對學聯有意義的討論,我們認為這絕非「費時失事」,反之這些意見有助學生會及學聯愈趨成熟。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有部份對學聯的批評是基於誤解,我們七間學生會是學聯的核心成員,故有責任釐清這些對學聯的誤解,以確保往後的討論能建基於實況,故現決定以學聯名義聯同退聯關注組舉辦論壇。

澳門人:李少光不代表我!

原有的特色店舖、幾十年的老舖都變成了金舖、手信舖或化妝品店(網上圖片)

作為生活在澳門的澳門人,我很少評論香港的政治人物,畢竟不是生活在香港,了解始終不深。但前保安局局長李少光的一番話,真是非鬧不可。

適逢反水貨客行動近期多番爆發衝突,現時貴為港區人大代表的李少光,在兩會期間亦就自由行問題發表偉論。講下講下,竟然拿澳門作比喻,話「澳門可以接受到,我諗我哋都要向澳門學習」。

大佬,唔係呀嘛!你是當澳門唔睇香港新聞唔知你講乜,還是當香港人白痴,唔知道澳門都受到自由行問題嚴重困擾?

遠的唔講,就講近兩年的新春假期,澳門新馬路已連續多日要實施「人潮管制」。「人潮管制」係乜東東?簡單點來說就是按級別要求人群好像車輛般限方向單向流動、封閉行人橫道不讓行人過馬路、最高級別時更會局部封閉議事亭前地,禁止人潮湧入,只許旅客離開,待人潮漸散,才潮水式放行進入。有部分居民更慘到明明屋企就在對面,卻因為實施了「人潮管制」,不准過馬路,跟著人群方向兜個大圈才能歸家,生活大受自由行影響。

澳門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亦承認,澳門的遊客接待能力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現在澳門人都心中有數,即使在平時,如非必要絕對不到新馬路及大三巴牌坊一帶,一來人太多迫得水泄不通,舉步維艱;二來原有的特色店舖、幾十年的老舖都變成了金舖、手信舖或化妝品店,根本已沒需要到該區。

愉景新城變自由行商城 漠視居民利益

(圖為編輯所加,來源自「愉景新城 - 購物商場 Discovery Park - Shopping Centre」)

自從內地政府早年落實深圳戶籍居民「一簽多行」,加上陸續開放內地自由行城市,內地訪港旅客持續增加,根據規劃署統計數字目前每日約有20萬名內地旅客出入境,本港旅客接待能力不足,已影響到市民日常生活。同時,《人民日報》海外版早前以「內地赴港辦年貨人氣不減」為題發表文章,重點推介內地自由行旅客到訪荃灣購物,引起居民關注區內自由行增加影響民生。

過去幾年,荃灣區內多間酒店相繼落成,大量自由行旅客已令社區變天,平民食肆、小店紛紛結業,取而代之則是藥房、金飾店。荃灣區內多個大型商場陸續翻新,吸引內地自由行旅客到訪消費。

迎合自由行消費 趕絕民生店舖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433
  •  2434
  •  2435
  •  2436
  • 2437
  •  2438
  •  2439
  •  2440
  •  2441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