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以推廣香港本土文化為目標的非牟利機構「文化葫蘆」,聯同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副所長姚松炎教授及其團隊,撰寫一份有關九龍城區未來的規劃構想的研究報告。報告建議在牛棚藝術村附近區域建立創意工住區;重塑海心島,回復九龍城區的地標;從衙前圍村至海心島,建立一條四朝歷史交物徑;以及在衙前圍道一帶建立小販區。
是次研究以「創意舊城」為題,希望在規劃和重建的過程中,保留城市面貌,保育歷史文物並重建有價值文物,同時重塑香港本地創意產業。報告以九龍城區豐富的文物古蹟,以及過往特殊的「工、住兩用」規劃模式為基礎,撰寫出該區未來的規劃藍圖,期望能帶動人流,為社區重新注入活力。
創意工住區支援西九
圖:牛棚藝術村
開埠初期,馬頭涌和土瓜灣一帶位處租界邊境,因此把牛畜檢疫站設於當地(即現時的牛棚藝術村),並把該區規劃為輕工業區,把具厭惡性的或與牛隻相關的工業設於當地,例如牛皮和膠水生產,同時容許居民在工業區附近居住,「工、住兩用」是九龍城區的一大特色。現時香港大部份工業經已式微,是次研究望以另一形式把「工住兩用」的地區特色重現。
姚教授的團隊提議把牛棚藝術村附近的工業大廈活化成「創意工業和住宅兩用區」,成為本港首個具規模的藝術和創意工業園區,發展「香港製造」的創意產業。姚教授形容,這項規劃是整個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環。他認為香港現時的創意藝術發展太「支離破碎」,西九、牛棚和觀塘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等藝術建設之間太少互相支持和配合。日後西九落成,可能會形成空有場地,但苦無足夠本地節目和展品的情況。把牛棚附近區域規劃成創意工業區,能使該區能成為一個創作基地,提供作品和技術支援予西九文化區。另外,姚教授亦指出,創意工業在經濟上的負擔能力較低,若能把該區發展為創意工業和住宅兩用,容許藝術創作團體居住,能同時解決兩個問題,有助創作工業發展。
還原海心島 回復社區歷史
團隊又建議還原海心島,在戰前,九龍城區最重要的地標是位於土瓜灣對出的海心島(即現時海心公園位置)。從前少男少女都喜歡去拜祭島上的魚尾石、海心石和龍母壇,據說能帶來良好姻緣。填海後海心島「上岸」,原有的海灣特色和民間風俗亦告消失。
研究報告提議把海心島還原,以增添沿岸海灣風味,回復社區歷史。同時以棧道形式把海濱和海心島連接,再進而貫穿被大廈和碼頭分隔的土瓜灣海濱,使其不再斷斷續續,方便散步甚至變成單車徑。另外,更加增設小型碼頭,提供往返對岸甚至啟德發展區的航線,帶動人流。
四朝歷史文物徑
九龍城區的另一特色為其重要的歷史地位和豐富的歷史文物,九龍城區一帶自宋朝起,已經是重要的官方鹽場,為政府提供稅收;到清朝,當地更設有銅錢鑄造廠,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和經濟海港。九龍城區亦涵蓋大量重要歷史文物,包括宋王臺、土瓜灣港鐵站地盤的多個宋元古井、九龍寨城衙門和啟德跑道上的龍津古道等來自宋、元、清及近代的十四個古蹟。因此研究報告提議,以衙前圍村為起點,海心島為終點,建立一條四朝歷史文物徑連接各古蹟,讓市民和旅客沿途了解九龍城區的歷史。
舊城區夜市
另外,報告亦提議利用九龍城舊城區一帶豐富的特色食肆,以衙前圍道為中軸,營造一個「飲食文化區」。區內可參照歐洲城市的形式,規劃成一個汽車和行人共用的「共享空間」,方便行人流動。在區內加強綠化,增加長椅,加強公共空間感;同時加設標示,確保行人安全。另外亦會在「共享空間」中劃出小販區,參考台灣夜市的模式,售賣香港特色小食,以吸引旅客,帶動人流,為該區注入動力。
政府缺乏區域性的規劃
早前九龍城區議會決定利用政府在2013年批出的一億社區重點項目撥款,活化和發展牛棚後方的閒置用地。計劃會把該用地發展成為推廣文化藝術活動的場地,同時提供公共休憩空間,並把舊紙廠遺跡和磚牆樹發展成旅遊景點。姚教授回應記者的提問指,該項目的發展方向與是次研究項目的想法相似,對此表示讚同。但他亦同時批評,現時政府的發展計劃經常只個別考慮一個建築物或一小塊地,很少對一個區域作整體性的規劃。他以牛棚為例,作為一個身處在舊工業區的藝術工作場地,附近沒有配套配合它的發展,吸引人流,很少有人會「無啦啦過黎」,令牛棚變得孤立。他認為,如果香港政府要發展創意藝術,應參考北京的798藝術區和法國的蒙馬特等例子,以一個群落(cluster)的形式發展藝術區,才能形造出協同效應(synergy)。
文代葫蘆的創辦人吳文正先生表示,文化葫蘆現正舉行名為「山下我城」的黃大仙九龍城社區藝術計劃,希望透過一系列活動帶領市民走入社區,認識兩個社區的歷史、建築、老店與人文風情,推動本土文代的保育和承傳。計劃將會在五月二日起,在九龍寨城公園舉行展覽和工作坊,展出姚教授團隊的研究計劃,希望市民提供意見,由下而上參與市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