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黃繼兒接任私隱專員 人權監察促承諾不重投政府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昨日宣佈,委任大律師黃繼兒接替蔣任宏出任個人資料私隱專員,下月4日履新,任期5年。現任專員蔣任宏任內不乏爭議,一度欲推出被指剝奪公眾知情權的「被遺忘權」、要求股評人David Webb刪文,政府在任命新專員過程亦拒絕公開細節。香港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認為,新任專員須承諾捍衛人權,並在任滿後不再重投政府,以免令公眾引起「搏表現」的疑慮。

專員再次由原政府系統官員選任

新任專員黃繼兒大律師現年60歲,與現任專員蔣任宏同樣來自公務員系統。黃繼兒曾任職律政司律師、助理刑事檢控專員,及副法律政策專員等職,退休前曾擔任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秘書。新聞公報中指,黃繼兒對獲委任感榮幸,會致力維護個人資料私隱權,平衡個人權利和資料自由流通的權益。

恆基發展南生圍再闖關 民主黨交1500封反對信

(獨媒特約報導)恒基的元朗南生圍住宅發展計劃屢次被否決,最近再一次向城規會闖關,新的修訂雖然減少了7成建屋面積,以保留蘆葦叢濕地保育用途,但原有的洋房和分層住宅單位卻有增無減。昨日(7月25日)是公眾諮詢最後一日,民主黨到城規會遞交逾千封市民反對信。

三度申請 單位數目不減反增

南生圍的大型住宅發展計劃,由澳門賭王傅老榕家族和恒基合辦,於3年前向城規會遞交申請書,擬於南生圍興建1,600個豪宅單位,當時市民強烈反對,城規會最終否決有關申請。去年第二度申請,城規會則指新方案未能減少填平魚塘並做到濕地零淨損失,再次否決該方案。

最新的發展計劃中,住宅發展土地由之前約40公頃,大幅減至11.6公頃;由去年原定興建的960幢洋房及640個分層住宅單位,改為建140間獨立屋、2,531個住宅單位。

濕地佔有南生圍9成面積,約有98公頃,包括蘆葦叢和紅樹林,是許多候鳥的棲息地,是香港僅餘珍貴的自然景點,有罕有的鳥類和魚類品種如黑臉琵鷺、紅潛鴨、紅頭潛鴨等。

民主黨:南生圍不是富豪後花園

愛犬被逼走 公屋女狗主割脈

女戶主的愛犬「毛毛」

(獨媒特約報導)昨日(7月24日)上午,一名約40歲、居住在沙田新翠邨的女士,因被房屋署多次要求將飼養的狗隻遷離,不堪壓力割腕自殺。事主是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的義工,3年前收養了一隻流浪狗,房屋署稱接到其鄰居投訴,多次警告指若沒有改善,有可能要求她搬遷。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執行主席麥志豪表示,事主現在沒有生命危險,但傷勢不輕,正在醫院等待手術和進一步治療。據《經濟日報》報導,醫生初步診斷後,可能需要轉介給精神科。

房屋署規定,自2003年11月1日開始,租戶未經業主書面同意,在租住單位飼養狗隻將會按扣分制被扣分;2003年8月1日前已經在公屋飼養的小型狗隻,租戶必須事先獲得一次通過批准,才能繼續飼養。

被指針對露宿者  林浩揚:有居民投訴

(獨媒特約報導)民主黨大角咀社區主任林浩揚早前張貼海報指有露宿者在櫻桃街天橋底聚集,「雜物使行人不便、有礙觀瞻及影響社區環境衛生」,要求清理該處雜物,惹來網民不滿,直指他不識民間疾苦、刻薄及「做社工做到咁墮落」;更批評他為11月的區議會選舉而爭取居民「支持」,但卻嚴重忽視露宿者問題。林回覆獨媒查詢時表示指,因為收到居民投訴,遂提出清理該處雜物。

被指對露宿者不近人情,林浩揚強調旺角及大角咀一帶的露宿者區域近年有擴大之嫌,情況需要關注。因為他收到多個該區居民投訴,才提出清理該處雜物。他指自己曾親身前赴探訪露宿者,並積極安排協助他們。

曾為2007至2011年度櫻桃區區議員林浩揚又指,清理雜物其實不能解決露宿者問題,社署及房屋署應了解露宿者面對的問題並加以協助,方為根治問題之舉。

區議員不是管理員!

在11月區議會的選舉大戰前先來了一場前哨戰 ---大埔新富區的補選,也算是後雨傘運動泛民與建制的首次埋牙角力。 也可能基於這個緣故,雙方都星光熠熠的落區站台拉票,叫本來一向是相對較平淡、較著重地區工作的區議會選戰,變得更有趣而多變數。 結果年輕的工黨代表郭永健勝出,當大家用不同角度作賽後分析去拆解這個被解讀為「爆冷」的結果,可能都忽略了郭永健有一個很「出位」的政綱。

印象中,郭永健是第一個我見過手抱著狗狗拍宣傳單張的候選議員。在海報上狗狗的頭像比郭自己還要大!單是這個「膽色」已非任何一個建制派所及。然而,「膽色」背後也是有「綽見」的。郭的政綱標榜社區創新,分成兩大部份,首部份提倡「居民互助」,具體的推行「綠色節能」、「社區農圃」、「社區維修中心」及成立「服務及消費合作社」。 比起我們一向見慣的空洞無物空喊口號式的廢話政綱,這種具方向性的社區政策的確是先叫人眼前一亮。但最震撼(對我來說是驚喜)的是政綱第二部份 -- 動物友善政策:提倡在社區裏組織「社區動物大使」, 負責照顧社區動物, 建立居民與動物共融的友善環境。 推動「捕捉﹑絕育﹑注射﹑放回」(TNVR)政策, 防止濫殺動物,並在公園裏增設「寵物角」, 讓動物可以在安全的環境裏玩耍。

官員拒飲水泉澳邨食水 建制派阻裝濾水器

(獨媒特約報導)沙田區議會昨日(7月23日)討論水泉澳邨食水樣本含鉛事件,新民主同盟區議員丘文俊在會議開始前及席間,多次要求政府代表及各區議員飲用水泉澳邨食水,只有署理天文台台長劉心怡、民建聯鄭楚光及公民力量龐愛蘭願意喝下,水務署署理總工程師陳子浩更完全無視丘文俊,把水樽迅速收起。政府代表在會上強調市民應該相信科學,更指政黨所做的抽驗方法不一,有可能出錯。丘文俊動議為水泉澳邨加裝濾水器,新民黨鄧永昌提出修訂,改為為全港公屋驗水驗喉,建制派和泛民議員一度爭拗。在表決最後一項動議前,建制派「拉隊走人」致會議最終流會。

政府代表拒飲水泉澳水

丘文俊在會議開始前,舉手要求出席官員及議員試飲水泉澳邨食水,希望他們了解居民的苦況。主席新民黨何厚祥認為建議不合議程,丘文俊的提議最終因未能獲過半數議員同意而被否決。

參與會議的署理天文台台長劉心怡簡介天文台工作時,丘再次舉手表示劉作為政府代表,應該飲下水泉澳邨的食水,挽回公眾對政府的信心。劉心怡大方喝下食水,羸得全場掌聲。

領匯獨市 物價狂加 天水圍頌富廣場大賺1.7億

原圖:蘋果日報

(獨媒特約報導)領匯十年,民生愈苦。天水圍社區發展陣線等團體公佈天水圍區物價調查,發現在天水圍北獨市的領匯頌富廣場,物價比灣仔高出16%。翻查資料,頌富廣場淨收入在上年度達1.7億,相比起2005/06年度的7000萬大升2.4倍,估值僅次於樂富廣場。

天水圍社區發展陣線、天水圍社區青年組及爭取天水圍食環署街市關注組今年7月於天水圍區進行物價調查,比較領匯及房署於天水圍、屯門、元朗及灣仔管理的街市的17項食品價格差異,發現同區不同價的問題。位於天水圍北,為5個公共屋邨及居屋屋苑約74,000人口服務的頌富街市,物價比位於天水圍南、只服務1個屋邨及1個居屋屋苑的天耀街市更高。天水圍社區青年組成員胡雅雯表示「在頌富街市售賣的碎豬肉比天耀街市高七成五,普遍菜的價格亦高一成五,而生果的價格亦高近四成。」認為原因為頌富街市的競爭性相對較少。

全城清潔大行動下周六啟動  冀達至 「全城清潔、人人俾like」

(獨媒特約報導)行政長官梁振英早前宣佈啟動「全城清潔2015@家是香港」運動,民主黨葵青區議員林立志昨日收到文件,政府將於8月啟動為期2個月的運動。林立志批評運動為保皇黨助選,如期發動8個政策局及19個政府部門推行清潔運動,不如集中精力處理鉛水事件。

下周六九龍公園啟動

當局提交予葵青區議會的文件,指當局「爲加強保持環境清潔衞生的工作及對抗傳染病的準備」,將推出爲期兩個月的「全城清潔2015@家是香港」運動,「重新喚起市民重視個人、家居及社區衞生的意識」、「提高市民對香港這個家的歸屬感」,使「運動所建立的基礎在往後的日子可植根香港,並承傳下去」。啟動禮將於下周六8月1日,下午12時30分於九龍公園體育館舉行。

區議員批借運動之名「抽水做SHOW」

行政長官梁振英是在本月的立法會答問大會上,「回應」民建聯主席兼行政會議成員李慧琼的「提問」,宣佈展開「全城清潔2015@家是香港」運動。林立志批評為期2個月的運動剛好至區議會選舉提名前的10月份結束,質疑是協助保黨黨助選,認為運動會淪為建制派助選工具,候選人會大舉在地區各處同司局署級官員借運動之名「抽水做SHOW」。

六環保團體發聯署聲明反對南生圍發展

攝:Alex Leung

南生圍發展項目(A/YL-NSW/242)的公眾諮詢將於明日7月24日完結,六個環保團體(長春社、世界自然基金會、綠色力量、香港觀鳥會、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創建香港),今早向項目顧問溫文儀發出聯署聲明,反對南生圍發展。

以下是反對理據摘要:

  • 發展不符合「無濕地淨損失」原則,發展商聲稱的無濕地損失只是水體面積,實際上發展會帶來10.4公頃濕地損失
  • 發展商無法證明如何補償濕地功能,如在魚塘裏補種蘆葦,魚塘原有的生態功能會否被取替,透過提升甩洲魚塘生態能否完全充分補償南生圍濕地的生態
  • 發展規模依然過大,總樓面面積未有減少之外,未來入住人口更提升45%至6,000人
  • 29幢19-25層高住宅,加上140間3層高獨立屋,將嚴重破壞南生圍景觀
  • 未有研究行車橋建築前後對生態的影響
  • 未有評估附近如元朗南、洪水橋、錦田南等發展區,以及公共交通帶來的額外交通流量,道路網亦未有詳細計劃,顧及行人及單車人士的安全
太和街市月底關閉裝修  小商戶遭大幅加租無奈結業

(獨媒特約報導)領匯近年積極進行「改革」,重點重新裝修旗下逾90個街市項目,惟翻新工程後,租金大幅上升;變相趕走一眾小商戶。大埔太和街市亦將於七月底關閉,進行裝修工程。有乾貨店主表示裝修後租金以3倍增長,由7千元加至逾2萬元,天價租金令他無法承擔;只好無奈離開紮根多年的街市,他更批評領匯做法霸道不仁。不少街坊得悉光顧多年的商店將要結業,不禁感到可惜,甚至特意前來街市懷緬,以行動支持一眾小商戶。

獨媒記者日前下午到訪太和街市視察,發現街市內乾濕貨品商戶約各佔一半,人流未見擠擁。記者亦發現大約有5-6個商戶已「交吉」遷出,店鋪已落閘或圍上封條。至於未遷出的乾貨商戶亦多以減價促銷,街市內盡是「結業清貨」、「大減價」等字句,回饋及感謝街坊之餘,亦希望可以趕及在八月清場前「散貨」。

領匯加租三倍 嚇退小商戶提早退休

於太和街市經營文具精品店已19年的馮伯伯稱租金升幅驚人,並不打算續租,亦無意另覓地方營業。他不願意透露新租金的銀碼,只表示「加租唔只一倍」。他坦言新租金令他無法負擔,形容自己現時是「肉隨砧板上」,認為小商戶根本無能力抵抗意領匯的財雄勢大,只好被逼退下來,「啲租咁貴,點租落去﹖唔再做啦。」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332
  •  2333
  •  2334
  •  2335
  • 2336
  •  2337
  •  2338
  •  2339
  •  2340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