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誰殺了Cecil?

文:張婉雯

獅王Cecil之死令全世界悲憤莫名。這頭明星級雄獅竟死在一名蹩腳獵人手中,慘遭割頭剝皮。古人為求生而打獵尚屬合理——為求填肚的話,獵殺一頭野豬或野牛,還能多些肥肉少些風險。獵殺獅子完全是為滿足自已的英雄主義。靠殘殺其他生靈來證明自已的威風,這種人真正的自我形象只怕連屎坑爛屎中的蛆蟲也不如。

而其實除了Cecil,根據報道,津巴布韋Hwange公園內已有廿四隻被非法獵殺的獅子——全球的獅子還餘下多少啊,竟然有廿四隻死於獵人之手。可見這不單是某個喪心病狂的牙醫行為,而根本是一種現象,一種有錢人往落後地區炫武揚威的現象。用學術的話來說,就是資本主義地區對第三世界的剝削。

可不是嗎﹖以前是把販賣、虐待黑奴,如今沒有奴隸制了,便改為剝削第三世界國家的自然生態,花幾個臭錢,便可肆意砍伐森林,殺戮動物。過程中當然少不免僱用當地人作嚮導,作翻譯,於是第三世界的窮人和他們的孩子,所見證到,學到的,便是「有錢使得鬼推磨」。

製餅乾的棕櫚油,便宜的咖啡,名媛身上的皮草,豪宅牆上的虎頭與地上的熊皮……這些東西到底如何得來﹖中間經過多少雙染血的手﹖如今資訊發達,相信各位已時有所聞,不用我再多說。

獅王的雄姿如今已成為悲痛的回憶,而歷史的重複只反覆證實人類的愚昩。

歷屆港大學生會會長的聯合聲明:支持港大學生 捍衛院校自主 爭取校政民主

歷屆港大學生會會長的聯合聲明
支持港大學生 捍衛院校自主 爭取校政民主

港大校務委員會於7月28日的會議中,繼續以等候未上任的首席副校長為理由,拒絕討論物色委員會報告,推搪委任副校長(學術及人力資源),我們深感失望。自6月30日校委會作出延遲任命的決定後,香港社會各界,包括香港大學的教師、職員、學生以及校友,反響極大。香港大學教師及職員會、香港大學職工會、香港大學硏究生會和香港大學學生會亦在7月16日發表聯合聲明,要求立即處理副校長任命及増加校委會成員的師生比例。

在正當的訴求得不到合理的回應後,學生會在7月28日發起事先預告的升級行動,帶領學生進入校委會會議室,嚴正指責校委會的荒謬決定。遺憾的是校長和十位學院院長前後發表聲明,高調批評學生進入校委會的抗議行動。我們認為這是學生捍衛學術自由及院校自主的正義行動,容或有未盡完善之處,依然值得社會大眾支持。
 

師生為何反課綱?一場現在進行式的時事思辨

文/周威同(台東女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我一走進教室,恭旻立刻舉手發問:「老師,我們學校今年高一學弟妹的歷史科與公民科要選用新版、還是舊版教科書?」

「喔!妳怎麼會這麼關心這個議題?」我問。

「從五月份開始,臉書就有很多人成立反黑箱課綱聯盟在討論這個議題啊,而且我妹妹今年就要進東女,我不希望她只接受單一的史觀、被新版教科書洗腦啊!」恭旻理直氣壯的回答。

「拜託,我們不要討論這種政治議題好不好?」舜敏毫不客氣地大聲說。

班上頓時陷入一陣沉默。

尤其在女校教書,這是常有的現象,同學似乎不太願意對公共議題表示意見,之前上課提到苗栗大埔案、美麗灣事件、甚至是反核廢的議題,都不太能夠得到同學的回應。

就反水貨客女示威者吳麗英一案判決的遺憾聲明

2015年3月1日,四名市民參與元朗反水貨客示威,當場被捕控以襲警及阻差辦公。其中一位女示威者吳麗英於當時大聲呼叫及投訴被非禮,隨即被警方拘捕及反控告其襲警。今早(7月30日)被判罪成,判囚3個半月。新婦女協進會對於當事人由投訴被非禮,現變成被控以胸部襲警,感到十分荒謬,對於判決亦表示非常遺憾及失望。

首先,我們對於指控女性胸部作為攻擊武器十分憤慨,我們無法理解女性的胸部如何能夠襲擊一名男警員。過往眾多的非禮事件都是向女性的胸部埋手,現時的指控及判決實有違常理。

報導又指裁判官陳碧橋判刑時稱:「吳麗英用胸部撞警員手臂後,大叫『非禮』,令旁邊其他人也跟著大叫『非禮』,更掟出雜物,令本來不嚴重的襲擊變得嚴重,令很多執行職務的警員都被襲擊。」警方及裁判官未有認真看待被告的非禮投訴,欠缺性別敏感度,此舉會縱容性暴力。裁判官將「以胸部撞擊」及「大叫非禮」說成是導致警員受到襲擊,將作出性暴力投訴的女性形容成為「施襲者」,令人大惑不解,面對性騷擾、性暴力的受害者既未能獲保障,此舉更會令遭受性暴力的人士舉報時面對及承受更大心理壓力——擔心自己舉報後或在現場呼叫「非禮」求救時,不但投訴不獲處理,反而被控襲擊,因而更少受害者會挺身舉報。

警誤拘智障男 家屬向平機會投訴殘疾歧視

(獨媒特約報導)今年4月美林邨命案中警方錯誤拘捕一名智障人士,其兄長歐先生於5月21日向投訴警察課投訴,但至今警方只表示調查正在進行中,並無進展。歐先生夫婦今日(7月30日)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的陪同下,向平等機會委員會投訴警方的處理方式涉殘疾歧視,是整個政策和制度的問題。歐先生希望平機會調查警方做法,並希望公眾重視有特殊需要人群的權益。平機會將審理資料,再決定是否立案投訴警方,將在兩星期後回覆。警方回應獨媒查詢,則指投訴課已接獲相關投訴,會按既定程序公平公正處理,現階段不作評論。

事件反映警方制度問題

歐先生的投訴內容包括警方「只要事主作出要求便可服藥」的安排,不適用於無法提出需求的智障及自閉症人士;在事主不可能了解口供內容的情況下,仍當作事主已閱讀口供並自願作供;利用事主智障及自閉來引導認罪等。投訴內容亦強調,此案顯示警方的培訓、指引及指引的監察問題嚴重,警員的僱主有轉乘責任,而且案件中由警司級人員應對傳媒、公眾,顯示了所涉及的不只前線警員,而是整個政策和制度的問題。

中大學生會反對北京申辦冬奧 TVB記者:大家都是中國人點解要反對

(獨媒特約報導)國際奧委會將於7月3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全體大會,表決2022年冬季奧運主辦權,現時只餘北京與哈薩克阿拉木圖競逐。而中文大學學生會、支聯會、工黨、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和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等團體星期四下午到大球場港協暨奧委會辦事處遞交公開信,中大學生會副會長孔浩名接受傳媒詢時問,其間有無綫新聞記者連番追問孔:「大家都是中國人,北京可能成為首個舉辦夏季與冬季奧運的城市,為什麼要反對?」。

孔回應指,不應因為中國人的身份而盲目支持中國政府申辦奧運,目前中國民權狀況極之不理想,身為中國人更應該希望國家先改善人民自由,創造更好的社會。孔浩名認為,現時中國政府不能滿足人民權益訴求,故不贊成中國申辦冬奧。

其後孔又補充指,因為前蘇聯入侵阿富汗,80年代中國曾經聯同歐美國家反對前蘇聯舉辦奧運。同樣道理,中國侵害國民人權,應該反對中國申辦奧運。團體指中國推出國安法以來大肆拘捕國內維權律師及人士,逾250名律師被扣查,踐踏人類尊嚴,有違奧運精神,促請奧委會主席及全體成員按良知投票,不要支持北京申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港協暨奧委會派職員接信。

批中國統治違奧運精神

東北村民區會離場抗議 侯志強:賠夠錢肯定9成人肯搬

(獨媒特約報導)北區區議會今早討論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前期工程,包括用作安置石仔嶺老人院村的新安老大樓的平整工程,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副局長馬紹祥都沒有到場,只派出首席助理秘書長陳俊鋒出席會議。石仔嶺安老服務聯會批評政府未有具體安置計劃,便清拆安老院,令老人家無家可歸。被逼遷的村民及反對東北發展的市民旁聽會議,他們不滿公眾席限制人數,及建制派議員在會上為東北發展護航,集體離場抗議。

10

七道快將消失的上水風景

(一)上水大水管

最近新聞頻頻爆出水「鉛」超標的恐慌,鉛水風波從局部屋邨的水管,一直追溯到東江水質的問題。東江水的污染及供水過剩的情況一直備受關注。但說起東江水,原來除了是一堆政治問題之外,對於上水居民來說還有另一重意義。在上水河上鄉往松柏塱方向,因為集結了大量巨型的東江輸水水管,反而形成了一幅風景獨特的鄉土景觀。一字形排開的東江水管,沿著旁邊的單車徑延伸至上水市中心方向,如果坐著火車往羅湖火車站,便可近距離觀看這段水管風景。東江水管最大的直徑超過一米,最長的轉折管道超過二百米,是本港輸水系統中最巨型的一段管道。因此即使水管一帶是禁止進入,還是吸引了一班攝影龍友和單車旅人前來拍照。香港女作家韓麗珠曾經寫過一篇關於輸水管的小說,《輸水管森林》。故事把舊式唐樓出了毛病的輸水管和主角外婆壞死的腸子聯繫在一起,互為隱喻。回看一九六五年開始運作的東江水管,至今已為香港供水五十年之長,隨著水管的老化和水質源頭污染嚴重,東江水的問題將會一直影響著市民的健康,而這些座落在上水邊境,寧靜而龐大的水管奇觀,好像也成為了市民生活質素的反諷。

被指「以胸襲警」  吳麗英判入獄3個月15天  法官指自己受威嚇

(獨媒特約報導)於今年3月反水貨和自由行的「光復元朗」行動中,多名示威者被補和被控襲擊警務人員及阻撓正當執行職務的警務人員。其中早前被裁判官陳碧橋指「胸部襲警」的吳麗英與另外3名被告均被判罪成,昨天(7月28日)在屯門法院判刑,延至今天(7月29日)早上宣判。案中女被告吳麗英被判入獄3個月15日。另一被告潘子行亦被判入獄5個月1星期。各被告已獲准保釋等候上訴。

30歲女子吳麗英為案中第三被告,她被控襲擊警務人員,被判入獄3個月15日。而吳的男友、20歲的第二被告鄺振駹,為恒生管理學院準四年級生,他被判入勞教中心。22歲剛畢業的城大學生潘子行為第四被告,他被控阻差辦公,判刑5個月3個星期。另案中首被告14歲男學生則被控襲擊警務人員,同樣被判入更生中心。4名被告均獲准許保釋等候上訴,惟需繳$5000保釋金、交出所有旅遊證件,需要定期到警署報到。

暫委裁判官陳碧橋指早前判處各被告罪成,自己曾受到各種威嚇,但強調沒對威嚇感到憤怒和害怕;並因而影響對被告的判刑考量。其中潘子行的代表資深大律師李柱銘表明上訴,並指有勝訴的機會。

抗命時代的日常:「麥嘉軒和大台」

昨晚至今,還是有點抑鬱,一直是想到大台的問題。究竟大台有什麼責任?要不要有一個小組對行動作出較為詳細的計劃才「吹鷄」?而是我們這些應大台的呼召而来到現場參與行動的校友和市民,我們又有什麼責任?簽了名出席了記招,又叫了口號和讓記者拍了照、我們就是坐著等運到嗎?

如果是要圍李國章,我絕不會手軟,通頂又如何?但大家在沒有什麼計劃之下,看着他大搖大擺的走了,真令人沮喪。期間大家把憤怒發洩在另一委員麥嘉軒身上。大家走到落停車場,要求她交代。有幾條女,聲線和說話內容都非常壓得住場,持久力令人嘆為觀止。面對一大批警察哥哥的護航,她們依然是理直氣壯。停車場內全體市民大叫:「麥嘉軒,無恥!」迫令她面對傳媒和向市民解釋當晚委員會這麼令人失望的決定,至少說說他自己的立場。麥女士也真令人失望,她完全沒有當市民和學生的訴求是什麼一回事,只是說一切保密,無可奉告。就算面對市民的責罵,她也只有一種忠誠,就是對權勢的支持和作為委員尊貴的地位的重視,總之就不會表態也不會向市民交代什麼!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目睹這樣的行動和這種群情洶湧,最 absurd 的是,主角是一條女,但竟然有這麼一大班警察和保安照住,幾架車來接應,有氧氣供應和救護車的及時拯救,我們的姊妹,幾時有過咁好環境?我們無論遭受什麼打擊?何曾受過這種保護?有什麼仔會為我們站出來,用他的身體來阻擋一切的辱駡?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329
  •  2330
  •  2331
  •  2332
  • 2333
  •  2334
  •  2335
  •  2336
  •  2337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