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歷史無限Loop 】一地兩檢:一案兩審,百幾年前己發生

政府上星期公佈高鐵一地兩檢方案,計劃將西九口岸部分空間、月台及車廂列為內地司法管核範圍,引來社會巨大反響。其中市民擔心,在高鐵上惹官非,會否因法制管轄區不同而處理上有分别,引起恐慌。

正所謂歷史無限Loop,其實同類事件早於1890年曾經發生。

回首過去百多年,香港的邊界其實一直演變,真真正正的與時並進。

今日香港的邊界於1898年英國政府向清廷租借新界後成型,但英國人1842年開埠時只佔據香港島,不列顛帝國版圖上的這個戰略要塞,曾經擁抱着四面環海的邊界。

這地理特徵其實令殖民地初年四面楚歌,皆因英治香港對搶劫及盜竊罪行的刑罰比中國法例輕得多,香港遂成為犯罪天堂。

來自中國的盜賊往往乘坐廣州的尾班船來港,午夜打劫後便於清晨離開,過對面海九龍或回廣州出售來自香港的戰利品。

1860年後九龍半島亦落入大英手中,界限街變成中英邊界,但治安仍然十分差勁,跨境罪案多不勝數。

最能說明中港法律差異的歷史事件,就必定是1890年的「南澳號」客輪劫案。

話說該艘駛由香港駛往汕頭的蒸氣船遭海盜洗劫,船長喪命,乘客平安;之後劫匪被港英逮捕,但法院因證據不足,疑犯無罪釋放,不過各人旋即被九龍寨城的清兵捉拿,及後送到城外的泥灘斬首。諷刺的是,中方更邀請港英的洋人到刑場「觀禮」。(見圖)

根據1891年立法局會議紀錄,其實港府好多謝清廷嚴懲班海盜。

鴉的故事:香港仍常見、內地消失中

白頸鴉(攝影:謝偉麟/香港觀鳥會)

香港最新鳥類紀錄已增加至550種,但當中極少鳥種曾進行本地或區域性的研究,沒有系統性的調查便難以充分了解一個鳥種是常見還是罕見。另外,一個物種於某地常見,但整體上卻仍可能屬罕見,白頸鴉 (Corvus torquatus) 即屬此例,白頸鴉過去廣泛分布於中國大陸,但近年數字卻顯示嚴重萎縮,僥倖在香港的白頸鴉仍然較穩定地繁衍。

俗語有云:天下烏鴉一般黑,但白頸鴉的頸部卻披著白色羽毛,令牠很容易在野外被分辨出來。文獻記載牠們是南中國及越南北部大部分地區的留鳥,但此情況於近十年開始有變。研究團隊向區內多位鳥類學家及保育專家收集資料,發現此鳥種於很多地區已變成罕見鳥。國際鳥盟─全球最大自然及鳥類保育伙伴組織-及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基於白頸鴉的種群逐漸減少,於是在2004年把白頸鴉調升至「近危」級別。此後,香港及內地學者均對此黑白色鳥種進行兩方面的監察,包括白頸鴉的分布範圍及其生態學及生境的應用。

罕見於內地

【一地兩檢】民主派促政府面對民意諮詢公眾

(獨媒特約報導)民主派於立法會內務委員會特別會議後見傳媒。公民黨陳淑莊指委員會文件指當局是出席會議解釋「清關、出入境及檢疫」問題,已經是「誤導」,如今「無端端」有土地不實行香港法律,犧牲800億,還要犧牲《基本法》,她指諮詢公眾「有咩咁過份」,表示非常失望。

朱凱廸指有內地人員在港執法便是違反《基本法》,「佢講一個鐘都係解唔通」,「司法管轄權點解會轉移咗,佢都唔識答」。

陳淑莊又指當局在2007年2月提交深圳灣一地兩檢方案,至4月通過,短短兩個月間召開了16次會議,而深圳灣本不屬香港的土地,與今次西九站一地兩檢是兩回事。陳淑莊又指政府以《基本法》第7條為一地兩檢解釋,但表示政府「不清不楚,搞唔清楚香港同邊個內地部門租借土地」。

袁國強:一地兩檢無政治原因

(獨媒特約報導)律政司司長袁國強、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及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出席立法會內務委員會特別會議後,步出會議室時一度被民主派議員包圍,要求進行公眾諮詢。

袁國強會見傳媒時重申,一地兩檢的構思只有一個「運輸」目標,便是令高鐵發揮效益,沒有政治原因,會繼續聆聽立法會及市民意見。他又指內地通關必然要使用內地法律,故要「分開場地」,租賃土地予內地,只是深圳灣模式「調返轉嚟做」。被問到「唔做公眾諮詢點聽到公眾意見」,袁國強只重申公眾意見有不同渠道收集。

袁國強只回應兩條問題便離開,陳帆及李家超全程未有發言。

民主派轟一地兩檢無諮詢 袁國強:一直留意社會意見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今午舉行特別會議,討論高鐵一地兩檢安排。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未有回應會否進行正式諮詢,稱期望今年底完成「三步走」的第一步,即與內地完成商討合作安排,又稱希望「為香港做實事」,促討論時「客觀、持平」。

工黨張超雄提出動議案,要求委聘獨立顧問就高鐵詳列不同清關方案,進行公眾諮詢,在18票贊成、27票反對下被否決。民主派議員隨即高叫口號抗議,會議同時結束。

38

【橫洲收地】村民感被打壓 「你要抗爭,你就要死」

(獨媒特約報導)橫洲三村收地限期今日屆滿,村民於鳳池村村口抗議政府收地無諮詢村民,要求交代安置方案,並稱不會讓地政署人員偷襲登記村民資料。村民指事件至今近兩年,村民一直和平理性表達訴求,但官員拒絕正式會面。村民今早遊行至元朗地政署遞交請願信。

梁女士批評政府強搶民居,收地範圍「劃到成條蛇仔」,避開原居民的丁屋土地。她指特首林鄭月娥提出「有商有量,互諒互讓」,但卻從無進行溝通。

photo_2017-08-03_11-55-04

橫洲收地期滿 三村村民護家園 要求官員對話

(獨媒特約報導)受橫洲發展計劃所影響的鳳池村、永寧村和楊屋新村,3個月前被地政總署強行入村張貼收回土地公告,今日有關土地已自動歸為政府所有。三村村民是日再聚集一起守村,望阻止地政署再入村強行進行登記。村民遊行到元朗政府合署遞交請願信。

村民約上午10時由鳳池村村口出發,遊行至元朗政府合署遞交請願信,沿途高喊「特首兌現承諾,有商有量」、「未解決,地政不要進入我家」、「三村上下同心,拒絕地政登記」等口號。到達政府合署後,警方和保安拒絕讓村民進入大樓,元朗地政專員趙莉莉亦未有親自下來,僅派元朗地政署分區辦事處秘書林先生接收請願信。

一地兩檢關注組成立 聯署轟政府誤導 促撤回方案

(獨媒特約報導)由94個團體及個人組成的「一地兩檢關注組」正式成立,要求政府停止發放關於高鐵西九站一地兩檢的誤導訴息,撤回一地兩檢方案,以及諮詢公眾意見。

關注組臨時聯絡人陳淑莊指,一地兩檢決議案可能於11月提交立法會審議,因此未來3個月是爭取民意的關鍵,關注組的行動將會分階段進行,暫定將會在各區設街站,向公眾解釋一地兩檢方案及其弊處,目標收集超過30萬聯署

陳淑莊指一司兩局將有代表出席明日的內務委員會會議,民主派會提出質疑,並要求安排正式參觀西九站,因為今早的參觀是由港鐵提出邀請,而非政府或立法會秘書處,立法會並無記錄。至於民主派未來在議會中會否有行動阻止一地兩檢落實,陳表示將再作商討,大家可拭目以待。

指楊鳴章「無懸念」是保守派  陳士齊:無管浩鳴「咁爛」

(獨媒特約報導) 楊鳴章接任香港天主教教區主教,但其言論多次引起爭議,他在2015年便曾以吸毒比喻同性戀,更指「對於吸毒既人,我地依然愛既」。他後來認為有關言論被炒作,澄清「更何況同性問題唔係吸毒」,表示愛子女與認同吸毒並非同一件事。在教區記者會上,楊鳴章再度被追問相關問題的取向,回應較以往簡短。浸大宗教及哲學系高級講師陳士齊則對獨媒表示,楊鳴章「無懸念」是保守派。他分析稱,楊鳴章過往立場非常保守,只是現在做了主教「怕死」,不敢明確地表達反同性戀等爭議議題的立場。

稱將更小心言論 楊鳴章:誤會咗咪俾人誤會咗

對於被指不支持同性戀,楊鳴章表示任何人說話都會被誤會,不需要特別澄清。「誤會咗咪俾人誤會咗,時間會沖淡同改變一切。」但他表明,成為主教後會更小心言論,又在會上多次重申家庭內的成員即使做的事不能接受,家人都依然是家人。

新主教楊鳴章指六四非常不幸:明知是硬牆,係咪仲要撼頭埋去?

(獨媒特約報導)楊鳴章自昨日起就任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接替78歳退休的湯漢。楊鳴章過往多次發表爭議性言論,包括曾以吸毒比喻同性戀,又指港獨是不可能的。教區下午開記者會,楊鳴章被追問對多個政治議題的取向。談到平反六四時,楊鳴章認為六四是非常不幸和感到傷痛的事,又指:「如果現時是沒法做的事,明知是硬牆,係咪仲要撼頭埋去?」

對於六四問題,楊鳴章強調今天仍覺得要支持天安門的學生,因為他們無私奉獻地爭取自由:「看不到有理由不支持,我係支持嘅。」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早前病逝,楊鳴章稱對劉曉波病死獄中感到痛心,但表示自己是實際的人,認為應「爭取機會傾」:「事件已發生咗,講又講咗,無理由繼續咩都唔做。」

回應中梵建交 指「香港無咩role可以play」

談到對中梵建交的取向,楊鳴章則認為「香港無咩role可以play」,指香港在回歸時都沒有身份和角色可扮演,在中梵建交一事上亦然。他表示,香港教區可以為國內培訓教會人才、提供需要和不計較政府應可與否的問題,整體來說有可以向前行的地方。

他又認為前主教陳日君樞機不是反對中梵建交,更稱華盛頓和梵帝崗建交亦只是上世紀的事;重申看法和湯漢接近,對建交感到樂觀。「有啲咩可以做,我一定做。」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2025
  •  2026
  •  2027
  •  2028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