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佔旺清場】嶺大碩士生稱在現場採訪 官問獨媒是否主張港獨

(資料圖片)

(獨媒特約報導)佔旺清場案續審,法庭今日傳召3名辯方證人作供,包括否認控罪的答辯人麥盈湘、香港獨立媒體網編輯麥覺之及佔領期間擔任《學聯報》攝影記者的林健恆。案件將於本月22日進行結案陳詞。

其餘否認控罪的答辯人,包括社民連副主席黃浩銘、秘書長陳寶瑩、副秘書長關兆宏、成員趙志深、郭陽煜、朱珮欣、馮啟禧、熊卓倫均選擇不出庭作供。

被告稱打算離開 但被阻止

麥盈湘報稱2003年畢業於中文大學工程學院,於2005年和2014年分別於城市大學和嶺南大學修讀碩士課程。麥稱自己對戲劇及文字創作有興趣,所以參加香港獨立媒體網的公民記者實習計劃,於2014年11月18日開始實習。實習計劃要求完成一篇專題報導,麥盈湘選擇以「雨傘運動」為題,並於2014年11月25日到旺角佔領區視察、拍照和訪問佔領人士。她指由於當晚情況混亂,翌日(11月26日)再到旺角補拍照片和訪問準備撤離的佔領人士。麥於當日早上約10時到達佔領區,並站在彌敦道南、北行線之間的石壆上拍照。

首架19座小巴啟用 來往大埔墟至大尾督

(獨媒特約報導)小巴增至19個座位的法例7月初生效,首架19座小巴通過了運輸署檢驗程序,今日正式「落地」投入服務,路線為由大埔墟火車站行駛至大尾督的20C。小巴承辦商進智公交行政總裁陳文俊表示,除了改裝現有16座「長陣車」為19座之外,亦會逐步更換舊車,預計4至5年內會更換完成,每架車更換耗資大約70萬。進智公交現時持有約380架小巴。

陳文俊強調這不屬於投資,「就算無增加座位,任何公司都會有換車時間表」,他估計一輛全新小巴約70萬,新車改裝需約2萬,舊車改裝則需要約10多萬。

他表示增加小巴座位的效果正面,有助增加載客量及減少乘客等候時間,但他不排除會因此加價,「如果盤數靚,就算加座位都唔洗加價,如果盤數係唔靚,就算唔加座位都要加價」,但他相信如果收入理想,加價幅度會降低。進智公交亦從英國引入一輛耗資150萬的低地台小巴,方便長者,他期望下個月可以正式運行,以試驗成效。

【DQ議員】行管會研追討千萬薪津 長毛:應追究梁君彥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行管會將聘請資深大律師,研究是否追討被DQ的4名議員的薪酬津貼,共涉及逾1,000萬。民主派今日(8月9日)重申DQ無理,而4人是在獲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確定宣誓有效後履行職責,梁君彥應該負上責任,要求行管會公正處理。

梁國雄指,4人受選民委託監察政府,被DQ前一直履行職責,「淨係講呢一樣,追討薪津都係錯」。他指梁君彥當日裁決4人的宣誓有效,遭法庭推翻,才導致4人失去議員資格,因此認為梁君彥不能卸責,「第一個輸官司的是梁君彥,所有嘢由佢開始」,「行管會應追究主席,不是我們」。他指4人受選民委託,不能不執行職務,理應追究梁君彥失職作誤判宣誓有效,又不選擇打官司維護立法會尊嚴,不為自己的決定辯護。劉小麗亦指,一切責任應由梁君彥或立法會秘書長陳維安負上。

人民力量陳志全指,在法庭作出判決前,整個立法會都承認4人履行職責。民主黨許智峯指,4人的投票影響所有立法會決定,當時沒有人質疑,反問如要追回薪津,是否也應追究所有投票都無效。

姚松炎指,只要雙方同意,由其中一方提供服務,在合約法下已屬行之有效的安排,提供服務一方必須獲報酬,因此不能追回己提供的薪津。

【法夢預告】東北刑期覆核案——「政治犯」判社會服務令可能嗎?

文:K
編緝:腸腸、Aberdeen
圖: Alex Leung

8月的上訴庭應該又會擠滿了吵嘈的示威者。因為反東北發展計劃集會而被控非法集結的11名被告於上訴庭聆訊,律政司認為社會服務令太輕,申請覆核刑期,要求上訴庭考慮監禁的判罪。然而,由於其中兩名被告現正向終審法院提出上訴,案件將押後至終審法院上訴有裁決為止。

事發是3年前(14年)6月的審議新界東北發展前期工程撥款,約幾百名示威者在立法會大樓集會,並嘗試進入大樓,與立法會內外的警方爆發數次衝突,歷時約30分鐘。而在裁判院初審時,辯方一度傳召前立法會主席、行管會成員曾鈺成作供,詢問很多關於警察進入行管會及立法會大樓的權限問題。

一、定罪上訴

2016年12月多名被告就裁判法院的定罪上訴,但被原審庭於2017年1月駁回。其中兩名被告梁曉陽及黃浩銘就兩條法律問題於上訴至終審庭。兩條問題分別是:
*警方進入立法會大樓內的時候,是否需要《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第8(2)及(3)條下的授權?

*如果一位沒有得到授權的警員進入立法會大樓執行職務,他是否《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第2條下的立法會人員(即秘書或根據主席的命令在會議廳範圍內行事的任何其他人員或人士,包括在會議廳範圍內當值的任何警務人員)?

油污佔領海灘 環境局話無問題 外籍島民話 Hopeless

(獨媒特約報導)本月3日,有貨船在珠江口相撞,漏出的棕櫚硬脂被沖上香港沿岸,共13個泳灘需要封閉。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視察重災區之一南丫島,淡化問題,更稱即食麵同含棕櫚油。參與清潔行動、居於島上十年的外籍人士則不認同,以「hopeless」形容事件。

2017-08-08 10.00.21

團體倡平機會改革 受害人求助無門促「翻案」

平機會營運總裁陳奕民接收請願信。

(獨媒特約報導)平等機會委員會成立20年,但組織「平機行動聯盟」批評,平機會未能有效處理投訴,申請法律援助的門檻太高,令很多投訴人感到求助無門。今日下午,聯盟聯同4名投訴人到平機會抗議,提出6宗個案要求平機會「翻案」。平機會營運總裁陳奕民接收了6封請願信,並回應指正進行檢討,會積極聽取各方意見。

平機會「投訴事務科」負責調查及調解個案,如果未能成功調解,投訴人可向「法律服務科」申請協助,提出法律訴訟。

僱主拒回覆 列調解失敗

投訴人阿詩曾任陳列室助理,2015年懷孕期間受到僱主針對,以「搬唔到重嘢」、「無睇實啲嘢」為由,3個月內3次向阿詩發出警告信,指她工作態度欠佳,逼阿詩簽名接受,當時阿詩拒絕,但阿詩放畢產假後便遭正式解僱。阿詩致電平機會投訴,2016年4月平機會安排調停,但僱主拒絕出席。平機會於是展開調查,但僱主至7月才提交答辯書。9月,平機會再安排調停會議,但僱主再次拒絕出席,最終平機會將個案列為「調停不成功」結束。阿詩其後再向法律服務科尋求協助,等待3個月後,平機會表示證據不足,拒絕提供協助。

3,500萬電競音樂節結束 業界促長期支持

(獨媒特約報導)旅發局上週一連三日斥資3,500萬舉行香港電競音樂節,局方滿意成效,稱兩場比賽入座率分別達七成及九成,逾500萬人收看直播。不過有本地職業電競戰隊認為電競節成效不大,促政府將本地電競聯賽恆常化、設立青訓以及推動創業計劃。

由旅發局主辦、斥資3,500萬的電競音樂節結合了電競比賽及音樂演出,旅發局節目及旅遊產品拓展經理洪忠興日前表示,超過一半的香港夏季過夜旅客是15至30歲的年青人,希望是次混合電競、音樂及嘉年華的活動,可以吸引更多年青人訪港。

洪忠興(右)

香港書展還能走多遠?

香港書展剛結束,主辦方貿發局立刻公布今年的銷售數據:入場人次約100萬,人均消費812港元。

而去年入場人數為102萬,人均消費902元,總銷售總額達九億港元。相較去年,今年的書展成績稍遜,相信貿發局感到失望。

貿發局近年一直為書展各項指標的上升而沾沾自喜。如約670家參展商參加了今屆書展,而去年參展商為640家,即今年參展商數目比去年多30家。貿發局希望入場人次能突破去年紀錄,於是書展期間多管齊下催谷入場人數。

在這種催谷之下,書展出現了幾大奇觀,讓人意見很大。

香港書展的三大奇觀

第一大奇觀:銀行也在書展設攤位。主要展區中間位置一家參展商,竟然是渣打銀行。渣打沒有書可賣,五六位西裝筆挺的職員站在那裏,向經過的讀者推銷信用卡。

第二大奇觀:滅價促銷,把賣剩的書當垃圾。不少書商在書展最後兩天都會大滅價,20元一本或100元6本,甚至有付100元能拿多少就多少的做法;去年個別書商在展期結束時把賣剩的書扔在現場不帶走;這些書不值錢,運走又要花一筆錢,干脆當垃圾丟掉。

第三大奇觀:場地狹小擁擠,像個菜市場。香港書展的入場人數多過台北國際書展,但在那一份從容閑適的文化空間的營造方面,卻是給比了下去。整個書展場地擁擠不堪,因為租金太貴,寸金尺土啊。

貿發局忘了書展的初衷

立法會議員被控藐視立法會 梁國雄斥荒謬

(獨媒特約報導)時任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於去年11月15日立法會委員會會議期間,因不滿時任發展局副局長、現任局長馬紹祥迴避橫洲發展的質詢,上前奪去其桌上的文件,並控違反《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第17(c)的藐視,案件今早於西九龍裁判法院作審前覆核,梁國雄在庭外斥檢控「非常荒謬」,代表梁的大律師吳靄儀將爭拗《條例》是否適用於立法會議員。

梁國雄未當選立法會議員前,曾6次觸犯藐視立法會,其中3次(2000、01、02年)被判入獄,另外3次被判簽保、罰款及緩刑。開庭前,社民連成員及立法會議員朱凱廸、人民力量陳志全到場聲援。梁國雄指「今次檢控非常荒謬」,《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第17條本應是用以保護議員議政的權利,他因曾多次干犯藐視立法會,本案若敗訴必定被判入獄。

中國停收洋垃圾  綠色和平︰回收業的新機會

中國政府7月中向WTO通報,今年底不再接收外來垃圾。原來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垃圾進口國,接收全球56%的垃圾,而去年進口達730萬噸,總值37億美元。為何中國囤積垃圾,垃圾如何影響中國的環境和社會呢?

我們邀請綠色和平解答,進口垃圾政策背後的意義。

1. 中國的洋垃圾問題嚴重嗎?如何影響中國的環境生態呢?

「洋垃圾」對中國的環境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影響。綠色和平從2003年開始關注非法電子垃圾拆解問題。廣東貴嶼,這個當年東南沿海的小漁村,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進口國外的電子垃圾並進行拆解,暴富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空氣、土壤和水污染,對當地環境和人身健康帶來嚴重影響。綠色和平調研發現,當地兒童血鉛超標比例較高,飲用水多年不能直接飲用,需要外來運送。 無論是非法進口的有害廢棄物,還是本次中國聲明的4類24種固體廢棄物,必須經過一定工藝流程處理才能「變廢為寶」。「變廢為寶」的過程涉及運輸、儲存、分揀、處理等多個環節,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有害性,如不能妥善進行管理,將會成為環境生態的潛在危害。

2. 為何中國會接收如此大量的垃圾呢?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2025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