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歷史無限Loop 】一地兩檢:一案兩審,百幾年前己發生

【歷史無限Loop 】一地兩檢:一案兩審,百幾年前己發生

政府上星期公佈高鐵一地兩檢方案,計劃將西九口岸部分空間、月台及車廂列為內地司法管核範圍,引來社會巨大反響。其中市民擔心,在高鐵上惹官非,會否因法制管轄區不同而處理上有分别,引起恐慌。

正所謂歷史無限Loop,其實同類事件早於1890年曾經發生。

回首過去百多年,香港的邊界其實一直演變,真真正正的與時並進。

今日香港的邊界於1898年英國政府向清廷租借新界後成型,但英國人1842年開埠時只佔據香港島,不列顛帝國版圖上的這個戰略要塞,曾經擁抱着四面環海的邊界。

這地理特徵其實令殖民地初年四面楚歌,皆因英治香港對搶劫及盜竊罪行的刑罰比中國法例輕得多,香港遂成為犯罪天堂。

來自中國的盜賊往往乘坐廣州的尾班船來港,午夜打劫後便於清晨離開,過對面海九龍或回廣州出售來自香港的戰利品。

1860年後九龍半島亦落入大英手中,界限街變成中英邊界,但治安仍然十分差勁,跨境罪案多不勝數。

最能說明中港法律差異的歷史事件,就必定是1890年的「南澳號」客輪劫案。

話說該艘駛由香港駛往汕頭的蒸氣船遭海盜洗劫,船長喪命,乘客平安;之後劫匪被港英逮捕,但法院因證據不足,疑犯無罪釋放,不過各人旋即被九龍寨城的清兵捉拿,及後送到城外的泥灘斬首。諷刺的是,中方更邀請港英的洋人到刑場「觀禮」。(見圖)

根據1891年立法局會議紀錄,其實港府好多謝清廷嚴懲班海盜。

這情境是否和大家現在懼怕的,有點相似?

歷史告訴我們,邊界這回事從來都是浮動多變,一地兩檢爭議,再次突顯刻劃疆界當中的複雜政治博弈。

[email protected]

原文在AM730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