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適齡學生持續下跌,2023/24學年的教育局學生人數報告書顯示,幼稚園學生自2015年起連年下跌,由185,398人跌至2023年的136,095人,跌幅近三成。近年不斷有幼稚園結業,教育局回覆立法會資料顯示,2020/21至本學年五個年度,共有89間幼稚園停辦,其中本學年共有8間幼稚園將於學年結束後停辦。最多幼稚園停辦的地區為沙田,共有13間。
提問的議員為謝偉銓,他主要關注空置校舍的規劃,問及會否改作安老院或其他長者設施用途等。教育局回覆的資料顯示,2020/21學年至今五個學年,分別有15、21、24、21及8間幼稚園於/將於學年結束後停辦。當中以沙田區最多佔13間,其次是東區的10間,最少的是觀塘及離島區,皆為2間。
【獨媒報導】立法會議員陳健波在立法會提出書面提問,指本學年起法國多個地區初中學校禁止學生在校內使用手提電話。他向教育局問及會否制定措施,規管學生在校使用手提電話。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回覆指,學校可按《學校行政手冊》原則,以校本模式處理。
陳健波在提問中問及多項資料,包括現時全港中小學對學生攜帶手提電話回校的規則及安排;有否協助學校制定「攜帶手提電話守則」,禁止在校內使用手提電話;過去三年因學生攜帶手提電話回校所衍生的各種問題;以及當局會否參考其他地區,制定措施規管學生在學校使用手提電話。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書面回覆指,根據《教育條例》,學校的校董會或法團校董會須負責確保該校的管理令人滿意及以適當的方式促進學生的教育,現行由局方發出的《學校行政手冊》,列明學校制定及執行校規時的一般原則,包括擬定校規時應收集及考慮教師、家長及學生的意見,透過討論讓學生明白訂定校規的意義。
回覆續指,在制定與手提電話相關的規則時,學校應參考相關指引及法例,並考慮校本情況,除學習、課堂秩序及紀律外,亦應考慮學生及家長的實際需要。是否容許學生在學校使用手提電話按《學校行政手冊》原則以校本模式處理,指「既能照顧學校實際的運作需要,亦能讓學校依據行政框架實施良好的學校管治」。
【獨媒報導】立法會今年七月三讀通過《2024年社會工作者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完善」社工註冊局,大增委任成員,並賦予註冊局可有限期註銷干犯刑事罪行社工的註冊,違反《港區國安法》的社工則可永久除名。新社工註冊局上任至今,有11人因干犯不同罪行,包括非法集結、意圖拒捕而襲擊等,被暫時註銷社工註冊3個月至3年,當中8人涉及反修例案件。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表示,有曾停牌、及後復牌的社工被註冊局要求補交刑事案件資料,而有被註銷牌照的社工,通知信上未有列明時限,憂「重罰再重罰,好似無限輪迴咁。」《獨媒》曾向註冊局查詢,至截稿未獲回覆。
社工註冊局「完善」後,成員人數由15人大增至27人,由行政長官委任的成員由6人增加至17人,民選成員維持8人,另加上社會福利署署長或其代表。「完善」後的註冊局亦加入宣誓要求,多名原民選成員辭任。
「完善」後的註冊局至今,有11人被停牌。社總主席張志偉指,目前停牌準則和指引相當模糊。他提到有收到註銷註冊信件的社工指,有的信件上清楚列明原因及禁止申請註冊的期限,惟亦有人僅以「not fit and proper」為理據,亦無提及期限,質疑「冇寫期限即係等於咩呢?」社總曾向註冊局查詢,惟形容只獲官腔回覆,「係咪即係話佢係永久呢,佢又冇答到我哋。」
【獨媒報導】已退休的56歲總督察葉春榮,涉於2019年8月反修例運動期間,訛稱參與「踏浪者行動」而超時工作,騙取逾時工作津貼。他否認一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以及7項「代理人使用文件意圖欺騙其主事人」的交替控罪,今(10日)在沙田裁判法院被裁定全部罪名不成立。裁判官莫子聰拒絕接納被告兩名上司的證供,指他們並非誠實可靠證人。辯方為被告申請訟費,遭控方反對。莫官認為被告屬自招嫌疑,拒絕批出訟費。一向在步出法院時戴上太陽眼鏡及口罩的被告,今沒有戴眼鏡並脫下口罩,他在判決後主動向記者表示:「你哋第一次見我呢個樣⋯⋯清白之身」,並著記者要「寫得好啲⋯⋯公義長存」。
被告葉春榮(56歲)否認一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以及7項「代理人使用文件意圖欺騙其主事人」的交替控罪。他案發時職級為總督察(行政),為沙田警區助理分區指揮官,現已退休。
官指被告上司有責任檢查 但在本案中或涉疏忽
(獨媒報導)為甚麼蒲公英會飄起來?科學解釋指,冠毛之間的空隙能讓氣流通過,這些空氣能形成低壓渦環,令它可以抵抗重力;但演員房俊文認為,蒲公英之所以變得輕盈,能夠有別於一般植物而在空中飄浮,其實是因為它「食了海洛英」。
在香港,海洛英是非法毒品,大量販賣的話可判30年監禁。但是所謂合法、非法的界線由誰訂立呢?在扭曲的經濟結構下,貧富懸殊如何影響到公義的實踐?上癮不好,但日常中我們豈不是也對咖啡、酒精、煙甚至一段關係上癮嗎?又或者,我們也會對權力上癮……
藝君子劇團新作《蒲公英吃海洛英 2.0》,邀請觀眾扮演見習記者,分別潛入香港社會的底層與上流圈子,一窺社會的黑暗遊戲玩法。在電燈泡、膠袋、輪椅、洗髮露與雙層床之間,觀眾可以向角色「發問」,查探有關毒品與階級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