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出自一九八四年的華僑日報剪報,內裡提及當時港人慢慢學懂了保護野生動物,發掘自然生趣。政府更立法取締狩獵活動,野豬不能傷害,狩獵更屬違法。其中一段寫:
“香港自一九八一年一月一日起也禁止打獵。新界偏僻村落的居民連野豬都不能打。野豬則自由自在隨意在田裏打滾,吃蕃薯和合時的鮮橘子。只有警察才有權殺野豬。”
“市區的人很少聽見什麼「犯罪野豬」的消息,城市人較關心的是人的過失。”
讀過這段「已成為歷史」的文字,我不禁為人類感到慚愧、惋惜、難過…也忍不住眼淚。
三十年了,我們到底有沒有進步過?還是反而退步了?
幾十年間,香港急促城市化,鄉村都變了都市。在大興土木下野豬走投無路,無處容身。而我們只關心自己所棲身的幾百平方呎,對於土地、環境、生態、野生動物……都失去了關懷、認識及好奇心。也因此,我們對身處的真實世界都變得無知而沒有安全感。發生了城市人在郊遊時看見野豬驚惶失措而報警求助的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