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IMG_4971A

遊行開始時,小朋友及村民和平地表達訴求。

IMG_4977A

示威者將陰司紙貼上大白象。

草根.行動.媒體2014.5.4, 晚上21:00綜合報導

今日一名為「青年重奪未來」的團體,發起「毋忘反高鐵, 誓反大白象」的遊行。其原委為:

「政府近年大興土本,不斷搞大型的大白象基建及發展計劃,繼2010年高鐵後,更有港珠澳大橋、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大嶼山發展計劃、人工島等。我們認為,這些大白象的發展計劃,完全是浪費公帑、勞民傷財、破壞社區、破壞環境生態,同時亦無助勞工階層。 同時,這些大型基建及發展,已成為政府最高支出的項目,已成為最大的財政重擔。由今個財政預算開始,政府便想成立一個2200億的「未來基金」用來作為未來的重點基建開支。一來將我們的未來財富源源不絕投入基建,二來政府有藉口沒有資源去改善各類民生。 「青年重奪未來」運動計劃於5月4日舉行遊行,希望香港人不忘當日反高鐵運動,誓反今日更變本加厲的各類大白象工程,目標是:

1. 要求立法會財委會停止撥款予為大白象工程所做的前期勘探,包括:3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勘探、2億人工島撥款等。 (以上兩項皆會在5月財委會討論撥款)

2. 要求擱置將來用來大起基建的「未來基金」

3. 促請政黨以議會拉布方式,來拉倒這些大白象工程的撥款。」

搶救聖山 重塑香港歴史

正當大家關注高鐵延誤的醜聞不斷擴大,另一項港鐵工程正碰上令人欣喜的困難:過去60年來最大的考古發現,足以改寫香港歷史,令大家重新認識我城的前世今生。正在興建的沙中線土瓜灣站設在宋王臺公園附近,去年歷時一年的考古中,專家於不同土層有大發現,單是出土文物已滿1000多箱,包括3700件重要器物,考古遺址多達239個,包括完整的宋元時期方形石井,估計還有更多未知的發現。

這個堪稱為「九龍聖山古蹟遺址」的發現,其實早於2012年11月已經開始,由港鐵外聘考古隊,根據環境許可証的要求進行發掘,初步工作已於2013年12月完成,但政府和港鐵一直秘而不宣,直至上月才由古蹟辦公佈一份初步考古報告。儘管專家估計這個文化遺址的範圍遠比已挖掘的面積為大,但政府沒有要求停止工程,亦沒有派員監察,只要求承建商接受港鐵考古人員自動「監察」,因此不少重要文物的存廢,在工程圍板後面,恐怕危在旦夕。

現今的安排令人憂慮,一項千載難逢的盛事隨時變成踐踏文物的醜聞。

角色衡突 往績成疑

首先是港鐵的角色衝突:既負責加快工程進度,亦要承建商保護文物,兩者目標矛盾。港鐵對工程期間發現文物更有先斬後奏的前科:2012年港鐵南港島線工程在金鐘夏愨道花園地盤發現百年海堤遺址,可能是香港開埠初期建造的威靈頓炮台,港鐵沒有停工亦不向公眾通報,待市民知悉時欲挽救已經太遲。

圖:Miko Wong,守護大嶼聯盟面書專頁

那天在電視台遇劉先生,大家一起討論大嶼山的發展問題,與會的還有另一位立法局議員胡志偉和「保護大嶼」組織成員謝世傑兄。席間劉先生發表的論述令人述目驚心,而且強調其論點如何科學理性、如何宏觀,可以說代表了現在委員會裏的聲音吧!惜節目時間所限不容我一一陳述,現就討論劉先生所言如何科學又或是否理性。

劉先生先說東涌現在只居住了不足十萬人口,將可以擴張為三十萬人以上。或者劉先生或一眾委員未曾知道東涌位處珠江三角洲的下風處,背後有鳯凰大東二大山嶺,每逢冬季日子吹西北或西南風時,東涌的空氣汚染或 PM2.5 指數是全港之冠。而這是香港這方便沒法解決的問題,將來東涌陸續建成第三條跑道和港珠澳大橋,航機和汽車排放的廢氣只會再加重東涌的空氣汚染,各位委員提議的東涌人口擴張政策必定加重未來香港醫療成本,完全是不顧巿民生命健康。

劉炳章又提到機場欠缺四、五千工作人手,將人口遷入就正好解決此問題,這又正是一看樹不看林的例子,無疑這好像解決了機場所欠缺的工作職位;但那新增的二十萬人又如何?那即是說移居的東涌巿民將會承受昂貴的交通費、寶貴的時間、交通運輸產生的空氣污染來往返巿區工作。

余永逸︰「政府越係諗住穩定社會,結果社會就越唔穩定。」

文:論盡採訪組

近些年來,五一遊行的隊伍的數量不斷上升,今年的遊行隊伍更多達有18個團體參與表達訴求。經濟的繁榮發展,與社會矛盾成正比。政府與市民的溝通,除了上街示威之外,仿似已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派錢解決不了生活素質問題

澳大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余永逸說︰「點解民眾要上街?佢地都唔想,但問題係佢地被逼到要上街,當越來越多人上街的時候,政府就唔穩,唔穩就一定要改變。」他認為,自回歸以來,澳門政府的思維一直沒有很大的改變,無辦法提升自身的管治能力,仍然純粹以為解決溫飽問題就可以穩定社會,「純粹只是派錢,派糖,什麼都是派。」

然而,現時澳門社會矛盾的核心已經不再是溫飽問題。例如,今次五一青年團體便以「重塑空間,還我好生活」為主題。余永逸說︰「現時社會所追求的是提升生活質素,但是,生活質素不是完全用錢就能夠解決,但是政府的思維卻仍然停留在用錢解決問題。政府的問題就在於只想發展模式,而不想市民的生活質素。經濟發展所做的任何嘢,都係傷害緊市民的生活素質,發展無慢下來的時候,咪影響居民的生活素質囉。」

前欠規劃,後難維持

我認識一位波友,他很喜歡朗拿甸奴,喜歡程度可達迷戀。他會買朗拿甸奴的波衫、買他的海報並貼滿自己整間房、每天在YOUTUBE觀看朗拿甸奴的花式/過人片段、苦練朗拿甸奴玩過的花式、入波後學他做那個牛角慶祝手勢、還有不斷跟人說:「別叫我真名,叫我朗拿癲佬!」

他喜歡足球,但又不是很常看球賽,總覺得光看的話,腳會很癢。但為了朗拿甸奴,他願意靜靜坐下來觀看。他會看得很入神,看見朗拿甸奴使出了甚麼技倆會興奮地說:「喂喂喂,你睇唔睇到呀,痴線架,靚到呀,點做架佢?」在旁看的我永遠都只會陪笑,因為作為普通人,你永遠不會知道朗拿甸奴的花式是怎樣練成的。球賽過後又會立刻走到Youtube裡看他的表演,揣摩學習。而當朗拿甸奴表現不濟受到抨擊時,他會走出來為他聲討,大叫:「朗拿甸奴點都係我心目中最勁個個!」就算真正的朗拿甸奴不會聽得到或聽得明中文,他還是會在大氣電波中為他平反。

在我眼中,他說不上是一個球迷,但他迷戀朗拿甸奴的程度,又不能說他不是球迷。或者只能說,他只是一個很愛朗拿甸奴的球迷。不過隨著朗拿甸奴退隱巴西安享球員生涯的晚年,我朋友的足球生涯也彷彿跟朗拿甸奴一樣,選擇靜悄悄地消失於平日出現的球場。

請參與「毋忘反高鐵 誓反大白象」大遊行

預計以天價1,200億打造的新界東北新區,公眾一直忽略這筆公帑運用的嚴重性。在過往的日子裡,特區政府經常硬銷撥款是給予受影響村民的賠償,與及製造解決香港人房屋問題的印象,是為香港打造「香港人的新市鎮」。

然而,在最新的東北規劃中,公帑真正用於建造社區設施、公屋等「公共設施」其實只佔開支四成;而實質用於基建成本已佔1200億中410億,數目驚人。這筆款項如此昂貴,全因政府執意要開拓遙遠的新界北部新區,而非善用大量既有政府土地資源作發展原則,故此要耗資不菲建立水、電、道路網,剷平農地環境,當中還有不少高架公路打通東北與香港邊境,包括打通古洞北與河套區的道路,與及打通文錦渡與粉嶺北的高架公路。

無論時代怎樣變遷,有些東西似乎永遠不會消失,鬼魅般如影如隨——我講的是名著改編,特別是《西遊記》。這次TVB重金買下張紀中導演的《西遊記》,播出前頻頻造勢,演出過其他版本的《西遊記》的演員(如黎耀祥等),亦比足面子幫手推劇。誰知不過是第二集播出,收視便狂瀉四點,更有觀眾言之鑿鑿說罷看。我在落筆前也曾經試圖去看一集新版《西遊記》,可惜未看完一半就關youtube投降。

這是製作質素的問題嗎?導演張紀中改編過不少金庸名著,其中包括2006年版的《神鵰俠侶》。TVB當年亦曾播放此劇,不止沒出現觀眾罷看的輿論,每集平均收視更達32點。姑勿論所謂的《魔戒》級製作班底質素如何,畢竟各花入各眼,但光看導演也算是品質保證。

有人說這體現中港矛盾、港人不想看大陸劇,這論點就更為無稽,既高估大眾的政治敏感度,又低估港人的理性。須知道八點半前乖乖坐在電視前的人,可能只是上班一日、精神疲勞的打工仔,或者是專注煲劇幾十年的家庭主婦,節目質素才是王道,還哪會分神想這套劇由什麼國家製作,而香港又與此國有何深仇大恨? 《環珠格格》在1999年於亞視播出,使亞視難得蓋過TVB的風頭,當時正是回歸後不久,怎不見得港人出於政治理由而罷看這套含有內地製作資本的劇集? 而近年內地劇集精品屢出,《蝸居》、《裸婚時代》等劇反映現實,取材大膽,在香港也曾成話題,證明劇集只要質素優良,去到哪兒也照樣收得。

維港大橋能配合尖沙嘴火車總站,疏導過海的旅客。

文:阿群

(文章原載於阿群帶路


美國的金門大橋


桂河大橋,象徵了戰爭的殘酷、俘虜的悲慘。

過去幾年,香港政改爭論中的一種不斷重複的說法,是特首候選人需「愛國愛港」,政務司長林鄭月娥甚至說,這是「不言而喻」的;同一時段,本地出現了一批「愛字頭」的政治團體,馳騁沙場,文攻武衛。政治是一種區分敵我的集體行動,愛則是一種追求和諧包融的個體情感,把愛與政治活動連上,自然有點奇怪。我們應如何理解這些以愛為名的當代香港政治現象?

恨「他」變成愛「我」

學者 Sara Ahmed 的文章 In the Name of Love,討論了當代英美社會出現的類似問題。她指出,以愛命名的政治力量,有不少其實原是被批評為鼓吹妒恨的團體(hate groups),例如恐同或排外的組織。這些社群,希望能擺脫妒恨的命名,嘗試以「愛」取代,賦予自身正面的價值,爭取良好的自我感覺。它們化「排拒他族」為「愛護同類」,宣稱之所以反對甚至打擊他者(多是弱勢社群) ,也是基於「愛護同類」的需要和動機。這些「愛字頭」的社團,甚至反客為主,指摘其批評者才是真正鼓動妒恨,甚至縱容他者侵害「我們」的權益。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689
  •  2690
  •  2691
  •  2692
  • 2693
  •  2694
  •  2695
  •  2696
  •  2697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