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本月中歌手香蕉奶在眾籌平台「音樂蜂」推出個人專輯計劃,擬籌集12萬港元製作費,於網上引起激烈爭議。有人認為香蕉奶是借雨傘運動「上位」,更有人質疑音樂蜂的本質和運作模式。音樂蜂創辦人林一峰向獨媒表示,眾籌的理念就是將主導權交予消費者,計劃上架後便由市場決定是否值得支持,音樂蜂只會評估計劃的可行性及提供意見,而至今沒有拒絕過任何計劃。
音樂蜂在今年2月底正式成立,音樂人可提出工作計劃,於此平台籌集資金完成,至今已有4個計劃成功集得所需金額,包括林一峰、林二汶、黃靖的專輯計劃,以及獨立音樂節「天台音樂祭」,全部超額完成。林一峰指正在提交中的計劃有大約有20個,大部份是獨立音樂人,而音樂蜂推出至今未曾拒絕一個計劃。
僅評估計劃可行性
對於有人質疑音樂峰於集資過程中有主導角色,林一峰解釋,音樂蜂團隊只會評估該單位是否能履行計劃中的承諾,也會就計劃的可行性、完整性、製作及行銷提出專業意見,盡量確保成品符合音樂工業標準。「譬如說,如果是比較新的單位,沒有製作經驗,我們會提供想做哪類型的音樂大概的經費是多少等資料,再讓他們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