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林一峰:音樂眾籌由市場主導

(獨媒特約報導)本月中歌手香蕉奶在眾籌平台「音樂蜂」推出個人專輯計劃,擬籌集12萬港元製作費,於網上引起激烈爭議。有人認為香蕉奶是借雨傘運動「上位」,更有人質疑音樂蜂的本質和運作模式。音樂蜂創辦人林一峰向獨媒表示,眾籌的理念就是將主導權交予消費者,計劃上架後便由市場決定是否值得支持,音樂蜂只會評估計劃的可行性及提供意見,而至今沒有拒絕過任何計劃。

音樂蜂在今年2月底正式成立,音樂人可提出工作計劃,於此平台籌集資金完成,至今已有4個計劃成功集得所需金額,包括林一峰、林二汶、黃靖的專輯計劃,以及獨立音樂節「天台音樂祭」,全部超額完成。林一峰指正在提交中的計劃有大約有20個,大部份是獨立音樂人,而音樂蜂推出至今未曾拒絕一個計劃。

僅評估計劃可行性

對於有人質疑音樂峰於集資過程中有主導角色,林一峰解釋,音樂蜂團隊只會評估該單位是否能履行計劃中的承諾,也會就計劃的可行性、完整性、製作及行銷提出專業意見,盡量確保成品符合音樂工業標準。「譬如說,如果是比較新的單位,沒有製作經驗,我們會提供想做哪類型的音樂大概的經費是多少等資料,再讓他們選擇。」

也有質疑音樂蜂的遴選過程不透明、只接受有名氣的音樂人提案,林一峰說不論是大型音樂廠牌,或是一人單位也歡迎提案,只要與音樂有關便可,之後發展交由市場決定。他續指所謂的「名氣」只是音樂蜂評估該單位能否實踐計劃的其中一項因素,因為這些音樂人已有作品,「可以交到貨的機會也會相應提高」。他舉例指,外國的音樂眾籌網站例如PledgeMusic,入門要求是在Facebook有10,000名fans、須提供demo等,也是作評估的用途,而音樂蜂也鼓勵音樂人製作簡單demo,以顯示誠意和基本製作概念。

被問到音樂蜂會在Facebook專頁、網站推介正在募資的案子,會否影響消費者判斷?林一峰指一如媒體運作,編輯會有自己的選擇,重申最終是否支持計劃是消費者的決定。至於網民對香蕉奶的音樂的批評,他回應指「No one can judge your art」,集資就是希望有更多資源做出更好作品。

香蕉奶昨日回應

香蕉奶昨日撰文回應種種指控,表示「香蕉奶」、專輯計劃與雨傘運動無關,又提及當時音樂蜂公開邀請音樂人,並主動聯絡他,正好配合他製作個人原創專輯的目標。他認為音樂蜂是讓音樂工業更健康運作的模式,亦指出會讓市場決定計劃成敗,他會於6月頭開始錄製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