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梁君彥僅留66小時審議送中惡法 料下周四表決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明日將恢復二讀審議《逃犯條例》修例,立法會主席梁君彥下午見記者,稱預留了兩個會議共66小時處理修例,包括61小時辯論和5小時質詢,預計下星期四作表決。梁君彥見記者期間,民主派議員朱凱廸、林卓廷、范國威及譚文豪上前抗議,高呼「梁君彥可恥」。

IMG_9949

梁君彥指出,66小時的會議時數中,包括明天的6.5小時、星期四的11小時、星期五的4小時、下星期一和二分別有11小時,以及下星期三及四,預計能夠在下星期四表決。梁亦表示,原訂明日上午11時進行的行政長官質詢時間將會改期。

教協籲教師明參與反送中集會 周末集思會商罷課行動

(左起)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教協會長馮偉華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明日將恢復二讀《逃犯條例》修訂,民陣發起在立法會外集會。教協呼籲教師明日出席集會,建議學校作彈性處理。此外,教協將會在周末舉行會員代表集思會,商討進一步行動,包括發動全港教師罷課。

教育局下午與辦學團體會晤,教協呼籲辦學團體應反映市民的意見,要求撤回修訂。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指,大部份學校現正進行考試,如果有教師欲參與明日的集會,希望學校能彈性處理,「如果日間唔得,放咗學都可以嚟。」

教協又會向會員發出問卷,收集更多意見。但葉建源承認,罷課在實際上有不少困難,例如中、小學現時為考試季節,但教協會盡全力商討及執行,爭取全港學校一起參與行動。他強調,教協是和平及理性的團體,但會堅定地爭取社會公義,呼籲警方在明天的行動上保持克制。

教協早前曾進行調查,結果反映近八成教師反對修訂《逃犯條例》。葉建源重申,政府應先擱置修訂,並先單次處理台灣殺人案。他指收到不少教師強烈反對,「政府係非常不義」。

大專學界促各界明日罷工罷課罷市 做好隨時升級準備

(獨媒特約報導)大專學界學生會舉行記者會,宣告將於明日(6月12日)立法會恢復修訂《逃犯條例》二讀罷課,並呼籲全港市民明日罷工、罷課及罷市,癱瘓香港社會運作。學界呼籲市民明日到立法會外集會,隨時準備下一步行動。

多間大專院校學生會舉行聯合記者會,宣告明日起罷課,又呼籲市民罷工及罷市,中大學生會會長蘇浚鋒指,政府對「三罷」反應激動,他認為「三罷」是公民社會重要運動,望行動能令政府撤回修例。至於明日會否有進一步行動、如何升級,蘇浚鋒指會視乎人數及環境,各院校學生會的共識是隨時準備升級,呼籲同學做好準備。

IMG_5198
中大學生會會長蘇浚鋒

扭轉沙漠的美食「拼圖」——Puzzle Dining

Puzzle Dining的4位合伙人,從未做過飲食業,但因愛咖啡而結緣,再創業開食店。KiKi(左)、SaSa(右)連同「怕羞」不出鏡的Wing,都親力親為招呼客人和沖調咖啡。

尋找美食,大家會不會求問「谷歌大神」?如果輸入「池畔餐廳」,得出的結果,幾乎清一色是五星級酒店餐廳,消費昂貴。但想一想又似理所當然,須知道食在池畔,一食環境,二食氣氛,食物質素更不可少。

但如果告訴街坊們,花低廉價錢就可以換來同級享受,更不用跨區外求,留在馬鞍山內就能達到目標,大家又是否想到是哪一家餐館?

「池畔」二字可能已為大家送上最大貼士!位於馬鞍山泳池旁的Puzzle Dining今年3月18日正式開業,幕後合伙人原來都是「馬民」,亦長年體會美食沙漠的「威力」,於是萌生「改變社區」的念頭,毅然創業且首度涉足飲食界。他們希望街坊走進這片扭轉沙漠的美食「拼圖」時,「唔坐咁逼、食得舒適、享受美食」!

再見馬鞍山戲院——紮根社區24年 老闆鮑文範:街坊不捨已證成功

馬鞍山戲院負責人鮑文範

如果說馬鞍山街坊是在馬鞍山戲院長大,其實絕不為過!因為戲院原來已經在馬鞍山這社區,跟街坊一同生活了24載——即接近四分一世紀。屈指一數,最少時間上,街坊足夠由少年變青年再變中年,然後再帶下一代小兒來看戲。

對於馬鞍山戲院,不少人,包括街坊,都可能有著美麗的誤會,以為這間沒寫上所屬院線或品牌、到營業的最後一天仍需要親身到戲院排隊買飛的戲院,是獨立院線。但其實戲院的「幕後老闆」大有來頭,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發行公司安樂影片。大家相信都有幫襯過安樂影片旗下的其他院線,包括百老匯、AMC等。馬鞍山戲院之所以別樹一格,全跟負責管理馬鞍山戲院的安樂藝訊總經理鮑文範有關。

IMG_9209

辦戲院非為賺錢 埋單計數仍蝕本

逾50社福及宗教團體明日罷工反送中 冀起帶頭作用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明日恢復二讀審議《逃犯條例》修訂,社福界及宗教界共50多個團體發起明日罷工,抗議政府漠視民意。

社福界明日將會在明早十一時到達立法會外,參與民陣的集會,預計有500人參與。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表示,社福界罷工是萬般不願,難免對服務使用者有一定影響,但是被林鄭月娥迫出來。

IMG_9939
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

張超雄認為社工是受《逃犯條例》修訂影響的高危一族,指罷工是受到道德感召,「迫不得已」才走到這一步,但希望行動能喚起政府的良知,及早懸崖勒馬。

社福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臻的助理曾醒祥表示,邵家臻目前身陷牢獄,但仍心繋反送中惡法。他指當局漠視民意,明日將帶頭發起罷工行動,「要罷俾林鄭睇」。

許智峯搶手機案罪成 判240小時社會服務令及罰款3800元

(獨媒特約報導)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去年4月於立法會審議一地兩檢期間,涉嫌在立法會大樓內搶去一名政府高級行政主任的手機,被裁定「不誠實取用電腦」、「普通襲擊」及「阻礙公職人員執行公務」罪成,今日於東區裁判法院被判罰240小時社會服務令,及罰款合共3,800元。

許智峯聽取判刑後,表示希望社會的焦點、精力不應該再在他身上,而應在接下來議會內外推倒「送中條例」上。他指此議題將會是最後一場戰役,希望市民能夠以不同方式反對修例。

IMG_5180

代表許智峯的大律師陳偉彥引用感化官報告,指許表達了真誠悔意。一名牧師替許智峯撰寫求情信,指許積極為教會奉獻,包括擔任兒童崇拜的結他手、唱詩歌,又形容他為社會做事,不畏強權。陳建議裁判官鄭念慈考慮判處社會服務令。

【逃犯條例】林鄭月娥:政府仍然認為修例是對社會「負責任的工作」

(獨媒特約報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持行政會議時見記者,再談《逃犯條例》,繼續重申明日將如期在立法會恢復二讀,而政府會提出一項早已公布的修訂,即將可引渡罪行的刑期提升至七年或以上,其餘六項「額外人權保障」則以政策聲明形式向立法會提交。林鄭月娥重申政策聲明具法律約束力,日後法庭在處理司法覆核時亦會予以考慮。

林鄭月娥指主事官員仍然認為修訂《逃犯條例》是對社會「負責任的工作」,會繼續盡最大的努力解說。對於有人「鼓吹激烈行為」,林鄭月娥稱日前事件涉及很多年輕人、小朋友,「甚至得十幾歲」,表示大家好擔心,指在如此重要的法律及政策議題,將青年人「推到前面做激烈行為」,是任何文明社會亦不能接受。她促任何組織如「鼓吹激烈行為」,要思考「對香港社會、青年人有咩好處」。

林鄭月娥又特別提到這幾年的激烈行動及法庭判決,違反法例「係有後果嘅」。她稱她們對年輕人特別關愛,望不要被政治化事件影響前途,重申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唔想見到呢啲嘢」。

警察阻撓記者採訪屬違反表達自由及新聞自由

講返,雖然無咩用,但當留返個記錄啦。

1. 警察阻撓記者採訪或觀察衝突現場,屬違反表達自由及新聞自由。當記者著有特別標誌的背心,或有記者證,而且已經不斷明確表示身份('having made clear efforts to identify himself as a journalist'),警察法律上不能辯稱並無主觀意圖阻礙記者,因客觀上記者已受到無理及過份的干預。參見Najafli v Azerbaijan, App No 2594/07 (ECtHR, 1st Section, 2 October 2012) 第67-68段;另參見Pentikäinen v Finland (2017) 65 EHRR 21 (GC) 第99段。

2. 上述原則同樣適用於關心公共議題的非政府組織。此等組織在社會上監察政府的角色,重要性可比傳媒,所以亦應受類似的人權法保障。參見Medzlis Islamske Zajednice Brcko v Bosnia and Herzegovina (2018) 66 EHRR 1 (GC) 第86段。另參見Toktakunov v Kyrgyzstan, Comm No 1470/2006 (UN Human Rights Committee, 28 March 2011) 第7.4段。

民陣本周三包圍立法會 社工界商罷工

(獨媒特約報導)昨日103萬市民參與「反送中」遊行,民陣及民主派議員今午舉行記者會,譴責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漠視百萬民意,宣布星期三(6月12日)修訂《逃犯條例》恢復二讀時包圍立法會。不少公司及商戶已自發罷市,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則表示,會與社工界別商討發動罷工。

民主派會議召集人毛孟靜指,昨日逾百萬市民走上街頭,但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晚上11時即發出「無名無人」的政府聲明,宣布如常在星期三恢復二讀,「非常挑釁」,認為她比過往任何一位特首更漠視民意,示威者在知悉政府聲明後採取激烈抗爭行動,林鄭月娥是「焦土之母,罪魁禍首。」

民陣召集人岑子杰指昨日遊行晚上10點完結,11點政府便發出聲明,林鄭月娥明顯是挑釁香港人,測試香港人可以為自己的家「做幾多嘢,付出幾多,犧牲幾多」,「既憤怒又可悲」。岑子杰稱已有商戶於星期三自發罷工罷課罷市,認為會燃燒下去。

岑子杰表示,只要立法會有相關會議,民陣便會持續發起集會。他不預計集會一開始便會多人,但如人數不斷增加,民陣第二日的音響便會「升級」,「只要有會議,我哋就會有行動」,集會會持續至每日的會議結束。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1754
  •  1755
  •  1756
  •  1757
  • 1758
  •  1759
  •  1760
  •  1761
  •  1762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