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戲院負責人鮑文範
如果說馬鞍山街坊是在馬鞍山戲院長大,其實絕不為過!因為戲院原來已經在馬鞍山這社區,跟街坊一同生活了24載——即接近四分一世紀。屈指一數,最少時間上,街坊足夠由少年變青年再變中年,然後再帶下一代小兒來看戲。
對於馬鞍山戲院,不少人,包括街坊,都可能有著美麗的誤會,以為這間沒寫上所屬院線或品牌、到營業的最後一天仍需要親身到戲院排隊買飛的戲院,是獨立院線。但其實戲院的「幕後老闆」大有來頭,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發行公司安樂影片。大家相信都有幫襯過安樂影片旗下的其他院線,包括百老匯、AMC等。馬鞍山戲院之所以別樹一格,全跟負責管理馬鞍山戲院的安樂藝訊總經理鮑文範有關。
辦戲院非為賺錢 埋單計數仍蝕本
現年已74歲的鮑文範,在光影圈打滾半世紀,記者以為他會對馬鞍山戲院這個自己一手湊大的「親生仔」依依不捨,想問他是否有傷感不快,出乎意料是他直言,經他手開業、結業的戲院,這些年來不下十多二十間,馬鞍山戲院不過是其中之一,卻肯定不是唯一,亦不是最令他感受深刻。「專放藝術電影的灣仔新華戲院,最終閂門就真的不捨,因為香港再無其他戲院放映那些如此高質的藝術戲。」
不過,雖然他口說沒有不捨,但言談中仍是為馬鞍山戲院走到最後的成績感到驕傲。那不是因為戲院能賺大錢,「埋單計數肯定要蝕,仲蝕好多,因為頭十年真係蝕得太多,每年收入連租都唔夠畀,仲未計員工人工、電費同買戲等開支」;鮑生深感驕傲,全因街坊最後的說話,「做完最後一日,第二朝交場時,街坊來到問『點解冇戲睇?唔係執嘛,點解冇得繼續做呀?』好彩佢哋唔係話:『間戲院做得咁差一早應該執啦!』已經證明我係成功啦!」
鮑生提倡每個社區都應有自己的戲院,方便街坊睇戲。回想當初選擇在馬鞍山開戲院,鮑生笑言是來做「開荒牛」,他非常喜歡新港城中心的設計,但沒有想到政府發展馬鞍山這麼緩慢,戲院進駐的最初十年,沒有一座新落成的大廈或屋苑。鮑生說,要感謝公司願意用其他院線的盈餘,補貼馬鞍山戲院繼續經營。
鮑生指,經營戲院的目的並不是賺大錢,畢竟經營餐廳的利潤可能比戲院還高。他亦指經營戲院並沒有太大主導權,首先是租金昂貴,其次是不能控制電影選擇及質素。
馬鞍山特色:三級片無人睇
身為馬鞍山人,去馬鞍山戲院睇戲是生活之日常,如果要數三樣馬鞍山戲院的特色,大抵可以是:戲飛便宜、沒有爆谷汽水(近幾年才增設),以及沒有午夜場。而原來背後,在在反映鮑生經營馬鞍山戲院的理念,以及馬鞍山社區的獨有生態,「唔知點解,午夜場唔多人幫襯,我哋試過開,但要蝕錢,同事又辛苦,咁不如唔好做啦」,「另一特點,係三級片、恐怖片、血腥的,喺馬鞍山都唔收得」,例如 2015 年上映的《格雷的五十道色戒》,即使全港的票房普遍可觀,但在馬鞍山戲院反而不濟。「可能跟附近居民家庭背景有關,這裡較中產,亦多小朋友,所以最賣座,始終是那些動畫卡通類。」
他又透露,由於附近多學校,所以戲院亦有不少學生客,甚至有學校包場睇戲,「我咪全部收學生價,連老師都只需要畀學生飛錢。」對鮑生而言,年輕人喜歡睇戲不只代表電影業長期有生意,他更在意下一代是否能夠追求高質素的電影。畢竟甚麽電影被拍出來,很大程度也是基於觀眾喜好。
《十年》放映35天成熱話
對於非街坊而言,馬鞍山戲院最有名的事件,可能是數年前放映《十年》。《十年》題材敏感,當時大部份戲院都拒播,但馬鞍山戲院連續放映了35天,停放時還收到街坊查詢要求繼續播放。鮑生直言《十年》的拍攝手法並非很出色,但仍大受歡迎,是受政治氛圍影響,當有人對影片提出質疑或反對,反而成了宣傳。鮑生多次重申他並沒有任何政治取態,只要電影通過香港政府審核,又能夠帶來利潤,他便會播放。
社區戲院唔頹 致力提升觀影體驗
大家可能以為,馬鞍山戲院票價比其他大院線便宜,是硬件配套有打折扣,所以成本較低;但不說不知,這個社區戲院內其實提供著頂級的觀賞體驗,「不要小看銀幕,大陸貨跟外國貨,價錢差三倍,但我哋係用貴嘢。」鮑生更說,馬鞍山戲院是香港首批添置3D放映及數碼化器材的戲院,「一轉數碼播映,我哋亦換過晒所有放映機,所以在馬鞍山戲院睇戲,絕對唔差過外面。」
還有入場前的一條通道,是鮑生特意設計打造,以經典電影劇照作裝飾,好為戲院添上藝術氣息,「相片是我特意去美國的圖書館從舊檔案中找來再翻攝,其實馬鞍山戲院的英文名,叫『classics』,就是想佢成為一間有品味的戲院。」
馬鞍山戲院4年前才開設小賣部,因為鮑生對它又愛又恨。小賣部是戲院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但觀眾進食時會產生聲浪及氣味,鮑生擔心將降低其他觀眾的觀賞感受。在街坊要求下,馬鞍山戲院終於在4年前開始賣爆谷,但鮑生仍堅持不賣燒賣、雞翼等食物。
鮑生不諱言,這些年來,從選擇放映甚麼電影,到堅持這間戲院的觀影文化,都是希望從這些細節中,提升街坊對電影的品味。
退下火線 期待易手新景象
馬鞍山戲院正式落幕,原址將易手予英皇,鮑生也宣告退休。他笑言仍會經常觀賞電影,但以後便要自己掏錢看了。
其實很早的時候,鮑生已經知道馬鞍山戲院將易手,但他仍對外聲稱戲院只是裝修。鮑生說希望尊重下任經營者,讓英皇首先對外公佈接手的消息。如今戲院已開始裝修,將於7月重新開業。鮑生說,期待新戲院的新景象,希望英皇能爲馬鞍山居民提供高質素的電影觀賞體驗。
「佛系」戲院 多年不賣廣告不賣爆谷
不像大型連鎖院線,馬鞍山戲院播放電影前並沒有廣告,而小賣部都是4年前才增設。
老闆鮑文範表示,多年前曾經有播放廣告,但戲院客量不多,廣告費也很少,所以就取消了。他笑稱反而有生客不知道沒有廣告,習慣遲進場,結果因錯過片頭而投訴。
至於售賣爆谷,鮑生指戲院由一開始就想走文藝路線,爆谷跟文藝片格格不入,但徇眾要求,最終也在4年前增設小賣部售賣爆谷和飲料。
戲院在4月29日最後一日營業,《馬聞》記者當天採訪時,爆谷已售罄。看見小朋友望着爆谷機空空如也的失望表情,鮑生摸摸小朋友的頭表示安慰。
走廊以經典電影佈置 如時光隧道
馬鞍山戲院在2003年沙士後,由兩院改裝成四院,但裝潢並沒有大改動。鮑生自豪地介紹進出影院前必經的走廊,黑紫色格調沉實,牆上貼著不同年代的電影黑白硬照,走廊的盡頭是著名影星柯德莉夏萍的照片,儼如走進時光隧道。這些都是鮑生喜歡的電影,當年千辛萬苦在美國找回來,結業後所有佈置都會拆掉。
小賣部唯一員工 放假就無嘢賣
小賣部的員工表示,自己也是在馬鞍山戲院看電影長大,三年前經朋友介紹,開始在此工作。他承認客人對爆谷有讚有彈,視乎個人口味,也要看時間,「擺太久會淋」,如果是小朋友購買,會即場落多點糖。小食部主要由他一人負責,他放假時如果沒有同事頂更,小食部就不會營業。
在馬鞍山居住十年的陳女士(化名)想和兒子看《櫻桃小丸子大電影》,但其他戲院播放卡通片的場次時間都很早,而馬鞍山戲院有傍晚的場次,因此選擇來此看戲。對於馬鞍山戲院即將結業,陳女士表示可惜,期望新戲院戲票價錢保持便宜,不同類型的電影也可有合理放映時間。
文:李欣錡、郭明
攝影:司徒卓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