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陳同佳仍在港未到台自首 林鄭:無基礎要求佢去做啲乜嘢

(獨媒特約報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持行政會議見記者,被問到陳同佳仍未到台灣自首,她卸責聖公會教省秘書長管浩嗚,稱陳同佳在香港法律上是「自由人」,「無基礎要求佢去做啲乜嘢」,又稱由特區政府與台方商討「睇唔到會有咩好處。」

涉在台殺害潘曉穎、觸發政府修訂《逃犯條例》的陳同佳至今仍然在港,記者問到政府會否要求他主動自首,還死者公道。林鄭月娥先向潘爸爸及潘媽媽「表示安慰,希望佢地釋懷」,她指陳同佳在香港法律上是「自由人」,「無基礎要求佢去做啲乜嘢。」但她稱從聖公會教省秘書長管浩鳴牧師了解到陳將到台灣自首,只因政情及疫情未能與台方展開討論。林鄭月娥稱如管浩鳴需要任何協助,政府願意提供,「睇唔到我地出面(與台方商討)會有咩好處。」

IMG_4434 (2)

警員稱女生承認「堵路係唔啱」  辯方:遭用力跪背脊 出唔到聲作招認

(獨媒特約報導)去年10月13日網民號召多區「開花」,兩名男女學生被指於深水埗馬路聚集堵路,兩人否認在公眾地方造成阻礙罪。案件今日(21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開審,警員稱女生當場承認「非法堵路係唔啱」;辯方則稱女生被警員制服在地上時,遭用力膝跪背脊,呼吸困難,因此不可能說過相關說話,要求法庭剔除相關招認口供。

姓鍾女生(16歲)及男生胡文俊(18歲)否認在去年10月13日於深水埗長沙灣道與欽洲街交界,與不知名者聚集在一起,對交通造成阻礙或不便。

拘捕女生的警員黎錦耀供稱,當日從背後拍女生的膊頭,並表明警察身份。辯方則指,黎制服女生後,沒有扶起過她,並一邊「叉」著她的頸,一邊問問題。黎警員否認。

據黎的記事冊,黎問被告:「做咩企出馬路、阻住啲車同街坊?」、「你識唔識頭先3個戴住口罩的男人?」惟被告對兩條問題均沒有回答。黎警員再問女生:「你聽唔聽到警察的警告?」、「點解要同3個戴口罩的男人企出馬路?」此時被告回答:「要爭取五大訴求,所以要阻住啲車。」在辯方的盤問下,黎承認問話前沒有警誡被告,惟他表示要清楚發生什麼事後才會作警誡,「唔係吓吓都要去警誡。」

辯方指,當時道路情況下,警員與女生沒有可能有如此長的對答,而事實上女生根本沒有講過上述說話。黎警員否認。

8.31暴動案 證物警員承認疏忽職守:相機運作唔到、工作繁忙、唔記得咗

(獨媒特約報導)去年8月31日有市民發起遊行,其後在灣仔一帶發生衝突,多人被捕。其中8人否認暴動罪,當中包括「陣地社工」成員陳虹秀。案件今(21日)在區域法院第9天續審。負責證物處理的警員蘇達龍多次承認疏忽職守。他在撿取證物汽油彈後,擅自將礦泉水樽代替證物樽,將汽油彈中液體倒落水樽。惟過程沒有其他警員見證,亦沒有作紀錄。另外,蘇在撿取證物後一直沒有拍照,他辯稱當時相機突然無法運作,惟遭辯方質疑為何卻能為警長傷勢拍照,其後他又指工作繁忙忘記拍照。而蘇在補錄口供中誤將其他警員事件誤以第一人稱書寫:「襲擊我面部,導致我受傷」,遭辯方質疑是從其他文件抄寫,蘇反駁:「可能我文筆唔係咁好」。

警擅自把汽油彈內液體倒入礦泉水樽

警防線前橫泊的士  六旬司機阻差辦公及襲警罪成 還柙候判

(獨媒特約報導)去年7月7日的旺角遊行後,示威者轉至彌敦道一帶聚集堵路。警方晚上清場期間,一名司機將的士停泊在警方防線前,被指阻礙推進行動並拒絕交出車匙。被告承認醉駕罪,否認襲警及阻差辦公罪,經審訊後,今日(28日)於九龍城裁判法院被裁定其餘兩項控罪成立。暫委裁判官鄭潤聰指,從影片觀察可見,被告即使喝了酒,也能反應快速地回應警方,爭拗時有紋有路,認為被告作出阻撓警方的行為是「綽綽有餘」。被告須還柙至10月12日判刑。

被告張錦運(66歲)否認於去年7月7日在旺角彌敦道創興廣場外,故意阻撓在正當執行職務的高級警司林鴻釧及高級督察黃釗澤;以及襲擊在正當執行職務的警長馮時俠。他今年1月已承認酒精濃度超標。

官:被告反應不慢 可見是故意生事

暫委裁判官鄭潤聰裁決時指,所有控方證人的口供均沒有矛盾、合情合理、沒有內在不可能;案發時現場有傳媒、有攝影機,警方身穿印有「police」字樣的背心,被告必然知道有社會運動的存在,以及必然知道高級警司林鴻釧的警察身份;雖然市民確實有權要求警方出示委任證以查問身份,但從影片可見,被告故意不理會林警司,他側身偏向另一邊、態度囂張、不必要地大聲說話,鄭官認為他目的不是想查明林警司的身份,而是想生事。

7.28暴動案 律政司要求上訴庭釐清「夥同犯罪」法律問題 回歸後首宗

(獨媒特約報導)去年7.28上環警民衝突中,被稱「赴湯杜火」的夫婦湯偉雄和杜依蘭,以及17歲李姓少女被控在德輔道西近西邊街一帶參與暴動,經審訊後3人於7月24日獲法官郭啟安裁定罪名不成立。據悉,事隔兩個月後,律政司於9月中申請要求高等法院上訴庭釐清案中「夥同犯罪」(joint enterprise)的法律問題,惟申請不會影響案中3人的裁決結果。代表夫婦的資深大律師潘熙指,此申請非常罕見,為97年回歸後首宗申請。

據了解,律政司認為負責審理案件的法官郭啟安的判詞,會重大影響日後其他公眾集會案件。控方原在案件中指,在普通法下「夥同犯罪」(joint enterprise),應在非法集結、暴動罪行適用,即使被告不是身處罪行現場,但同樣可參與非法集結及暴動。但郭官的判詞中則指暴動罪犯案者須於現場「集結在一起」(assemble together),要求控方必須證明被告是與其他人共同出現在暴動現場,被告才能被定罪。

律政司又指,非法集結及暴動有高度流動性,以及涉及不同角色。如必須有「集結在一起」的因素才能定罪,則會排除了一些沒有實際行為的「夥同犯罪」者,包括負責把風的車輛司機、提供武器者及負責掘磚等人,以及一些在暴動現場距離不遠被捕的犯罪者。

【武漢肺炎】港大實驗室14環境樣本呈陽性  張竹君指CT值高、較難有傳染性

(獨媒特約報導)港大公共衛生學院實驗室一名28歲女研究員早前確診武漢肺炎,在院方採集37個實驗室環境樣本化驗,其中14個樣本對病毒呈陽性反應。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在記者會上指,呈陽性的樣本主要內自該女研究員曾使用的地方,包括椅子、門柄、電腦滑鼠等,大部分樣本的CT值偏高,達36至37,較難有傳染性;而CT值最低的樣本是來自其電腦滑鼠和椅子,約26左右。

張竹君指,該女研究員沒有參與全民檢測的採樣工作,據了解她在實驗室工作時亦有跟足世衞指引。目前被污染的地方與女研究員有機會接觸過的地方吻合,相信她是污染源頭,因若果是而他人污染的話,位置應會較分散。

衞生防護中心已向實驗室派發330個樣本瓶,全部結果均呈陰性。女研究員工作的辦公室與實驗室是「相連但分開」,辦公室現已關閉,實驗室則未有關閉,但女研究員工作時會去的範圍現已沒有人工作。

41名密切接觸者正在檢疫,由於該實驗室會為衞生防護中心進行研究工作,張竹君指有工作人員在檢疫期間繼續進行電腦分析,如有緊急工作會再作安排。

關愛基金向低收入新移民派1萬元 涉21億 料20萬人受惠

(獨媒特約報導)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今日公佈關愛基金推出的「低收入家庭新來港成員一次過津貼」計劃細節,涉及港幣約21億元,預料逾20萬人受惠。

計劃於9月27日至12月31日期間接受申請,每名合資格申請人可獲港幣一萬元,涉及金額約21億元,預計逾20萬人受惠。申請人必須於2021年3月31日前年滿18歲,並於此日期前來港未滿7年。

申請分三階段進行,1971年或之前出生的人士,可於9月27日起申請;1981年或之前出生的人士,可於10月11日起申請;其他合資格人士則可於10月25日起申請,截止日期為12月31日。

申請者必須以個人為單位,並符合低收入準則,即曾受惠或正領取綜援、普通或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在職家庭津貼、學生資助或醫管局醫療費用減免。申請者會經短訊或電郵得悉結果,並可於指定限期內經銀行轉帳及抬頭支票領取津貼。

粉嶺高球場續租至2023年 區議員斥如推廣高爾夫應由康文署接管

(獨媒特約報導)佔地172公頃的粉嶺高爾夫球場,政府在2019年接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建議,收回32公頃土地建屋,而高球場地契於今年8月到期。不過政府以疫情為由,將32公頃土地續租3年至2023年,餘下140公頃則續租至2027年。北區區議會土地發展、房屋及工程委員會會議今日舉行會議,有區議員斥政府如有意推廣高爾夫球運動,應收回土地由康文署管理,令公眾得益。

北區區議員張正皓認為,高球場屬公眾用地,理應開放公眾使用,指政府如想藉此推廣哥爾夫球運動,應由康文署接管,而非繼續容許私人球會收取會員費。他又質疑在疫情之下,新界東北收地無任何特別安排,但另一邊政府卻以疫情為藉口,繼續將粉嶺高球場續租予私人球會。

【12港人】家屬報警促交代海巡及雷達紀錄  釐清「到底喺邊度拉」

(獨媒特約報導)12名港人早前遭中國海警拘捕,被指涉嫌干犯偷越國境罪,現在深圳遭刑事拘留。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昨日接受《無綫新聞》訪問時稱,12人全均按當局提供的律師名單,各自揀選兩名代表律師。立法會議員朱凱廸憂慮,李的言論反映內地或有意長期拘留12人,又指事件的核心問題是12人「到底喺邊度拉」,相信香港水警尚有大量資料未向家屬和公眾披露。有家屬今日下午在朱凱廸及12港人關注組成員鄒家成陪同下到灣仔警察總部報警,要求查明真相。

鄒家成稱,由於有部分家屬不願上鏡,不便透露今日前來報案的人數。他代12港人家屬讀出聲明,指他們即使於上週召開記者會,港府仍然推卸責任,至今仍只有中國官方知道12名港人的情況。聲明指港府應釋除公眾疑慮,要求香港警方交代拘捕時的確切日期、時間、地點、過程中有否導致傷亡等詳情,海事處亦應交代事發當日的雷達紀錄和巡邏路線。

中環黃店搞外賣平台 曾接政府部門「大訂單」  盼打破黃圈「內循環」

(獨媒特約報導)90後的Rex和Sam,上月創辦中環區外賣平台「中仔」,希望為被捕年輕人提供穩定的就業崗位。平台營運一個月,已錄得2萬元虧損,但他們稱不介意,只希望為「手足」出一份力。

開業至今,Sam最難忘的是有政府部門會定期光顧,落訂大量外賣。他指,若只有「黃絲」向他們訂外賣,只是「塘水滾塘魚」,故鼓勵客人替藍絲「落單」,吸納「藍營」的收入來減少內耗。

他們亦直言,黃色經濟圈是為運動作「漫長的準備」,希望港人一直記住初心:「每一次消費都喚醒返我哋,點解要做咁嘅選擇?點解我哋當初6月要選擇出嚟?去到呢一刻,我哋俾嘅每一蚊,都係投緊票,提醒自己好多嘢仲未完。」

無標題

餐廳常客變合作夥伴 盼助被捕年輕人維持生計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1455
  •  1456
  •  1457
  •  1458
  • 1459
  •  1460
  •  1461
  •  1462
  •  1463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