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還有點職業病─自周俊輝(阿輝)宣佈參選以來,我幾乎絕迹寫稿,怕不夠中肯。但不落場踢波,確又無法驗證功能組別的謬與膠。身為討厭距離的巨蟹座,選戰還餘下只三個星期,還是乾脆來一招參與式評論。
功能組別 莫談國事
本網取得2003年由教育局及香港電台所製作的香港幼稚園的教育電視,內容是我愛中國。在國內來香港工作的互聯網專材毛向輝小時候也受過愛國政治教育,他的兩歲兒仔,即將要入讀香港的幼稚園,這個教材令他回想起以前在內地接受過的政治教育。
註:
林昭在1957年的反右運動,被控「陰謀推翻人民民主專政罪、反革命罪」,於1968年4月29日被當局在上海秘密槍決,至今未正式公布過判處林昭死刑的罪名。
艾未未,中國著名藝術家,曾對中國內地多個涉嫌政治腐敗而引發的事故進行調查,包括毒奶粉事件、汶川大地震中因政府興建學校偷工減料,而倒塌導致大量學生死亡事故、聲援被迫害的維權人士等。因其行動及言論曾受到政府的軟禁和暴力對待。
財雄勢大的明光社的全版廣告再度出現於明報,要求立法會候選人表態支持「一男一女、一夫一妻的家庭制度」。細看他們的論點,大多老調重彈,萬變不離「年青人家庭觀念低 > 婚前性行為年青化 > 兩性關係隨便 > 離婚率高 > 性放縱 > 道德意識低 > 家庭凝聚力跌」,然後把同性戀扣上「同性婚姻破壞家庭制度令社會解體」的罪名,「保障同志將令同志戀為平常,更多人變成同志和男妓」這些偷換概念,惡意扭曲邏輯的脈絡,還真看得起同志的威力。作為同志一員,我看到這些「洗腦」的言論當然覺得憤怒,也很悲哀為何根本河水不犯井水的同志,因着性取向成為他們頭號打壓的對象。看得見的抹黑尚且如此,看不到的如林以諾之流的佈道大會對同志的傷害深度和後遺更是難以想像。我很擔心對我們一無所知的信徒,會誤信這些言論,加入成為誤解及歧視的一員,當既有觀念已定,要改變他們的態度將事倍功半, 連同志信徒也以自己身份深以為恥,內外的傷害都是同志平權最大的阻力,令社會離包容的大道愈來愈遠。
根據漁護署資料,現在平均每日有接近三十隻狗「被人道毀滅」,大部份都是健健康康,友善可愛,亦有一些在山邊自由生活的狗隻。
多年來,關注動物權益的朋友,都反對如此殘忍的做法。最近漁護署終於就TNVR,即「捕捉、絕育、注射、放回」(簡稱「絕育放回」)進行諮詢,希望藉此減少將狗隻人道毁滅的做法。由於現在法例並不容許義工幫流浪狗做絕育放回,令到義工出完錢出完力後,還要被漁謢署告,真的很不公道。
義工除了有被檢告的風險,亦經常受到部分市民壓力,佢地認為在社區生活的狗隻會弄污糟地方,影響到生活。據非牟利獸醫麥志成係黃大仙一帶觀察,實施了絕育放回後,市民投訴亦明顯減少咗。
(獨媒特約報導)8月8日,就在獨媒辦公室遇襲後的晚上,小記從網上渠道收到四方八面而來的消息,指政府終於首度開腔,為浸大視藝院持續多個月的拉鋸下個了結。據說政府終於同意以原本的特惠市值再續租予浸會大學,而視藝生則起碼來年仍可享有校園。
面對這突破性的消息,小記立刻上網查探究竟。細看政府發出的新聞公告內文後,才發現所謂「好消息」,原來是個毒蘋果,表面上蘋果色澤不錯,其實劇毒無比。不單決策與公佈程序有欠公允,而且它幾乎完全無視了學生的原本要求。
公告內容的撮要
政府的公告是於8月8日下午5時發出的,這是自浸大視藝校園發展關注組今年4月成立以來,政府首度回應浸大視藝院事件。公告中指出,由於政府產業管理政策及程序,任何政府物業應先編配予政府部門使用,倘若未有合適政府用戶,才會以商業租賃方式招租;而過往一年浸大則是以商業方式租賃。
公告續指,由於教育局認為有需要使用啟德校園,向高等教育提供教學空間,故物業將編配予教育局,而教育局將把物業提供予浸大短期使用,並收取原先每個月的特惠租金5萬元。由9月1日起為期一年,期間浸大須支付作為一級歷史建築物的維修保養工作費用。
內地出版和創作屢受限制並不新鮮。大概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眼見海外及港台劇本過份大膽、誇張、虛構歷史或只顧勾心鬥角,日益影響國內創作,「污染」國內民眾思想。於是,官方於上月底「淨化銀屏」措施,發出「六大禁令」加強規管廣播業創作。國內電視劇《蝸居》在港播放時曾帶來一遍熱潮,今日某本地電視台亦正播放穿越時空的清朝劇集《宮》,未知這些劇今後會否成絕唱呢?
http://www.facebook.com/defendntnorth
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計劃,市民普遍以為只是政府說增加土地供應解決房屋需求的「衛星城市」,但當近日大家知道張炳良走了「港人港地」政策的數,梁振英又說新界是香港未來的核心,我們突然驚覺,究竟特區政府為何要在新界北貼住深圳的邊境地區開發如半個九龍半島般大的新市鎮呢?未來裡面住的是什麼人呢﹖內裡攪什麼大計呢﹖
翻查了這份已到了最後階段的諮詢文件(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及圖則,才頃刻發現中港政權原來正在暗中編寫一齣將會摧毀香港一國兩制及新界鄉郊的「雙城記」﹗
融合戰略打通深港邊界 新界東北被「東進東出」
一棵大榕樹、四周街道上行人的步伐、地鐵的速度帶給都市生活的節奏和規律;我們熟悉的公共場所在節日所作的人流和文娛安排,海傍星光大道外年中無休的維港煙花;還有,孩子的成長路,青年的迷失地,上班一族以不變應萬變的作息日程,以及退休長者不盡相同的孤寂晚年;這些大家都默默接受和關心的事情,以及許多其他日常生活的點滴……,我們很少會想到,當中所包含的至為普遍的文化觀點,正是人在面對生活時的根本取態、關懷和心靈所需。
執筆時正在印度參加亞洲文化創意產業的文化研究會議,討論到文化政策的性質和作用。當地學者說,印度社會經過多年的討論後,決定不可能由國家來制訂一套屬於全民的文化政策。但國家憲法同時確認每個人都有基本權利,包括接收和表達相關的思想和內容,公民絕不會因語言或宗教而受到不平等待遇。會眾一致理解,語言和宗教,正是世界上廣泛得到認同的最基本的兩種文化權利。
印度如何看待文化?
文化觀點,簡而言之,就是從最根本的人文關懷和生活常理出發,對我們身邊事物,哪怕是一棵樹、一張傳單、一首揮之不去的歌曲、一個鄰里的作息生態,所採取的態度,以及由衷而生的欣賞、理解和表達的角度。因為根本,所以文化觀點與我們作為人的基本條件、權利和幸褔息息相關。試想,作為群居的人,要是生活缺少了樹木、缺少了資訊、缺少了藝術和社群,我們過的日子會有多麼無聊和難受?
近來大家在講浸大。
說起來還真奇怪。記不起何時,政府曾說過要發展「文化藝術產業」,而且要致力讓香港成為地區性的文化都會……對,大概是咁上下。不知多少文化人曾對這句話抱有一絲期望,認為香港文化圈從此有救,政府願意投資發展了云云。
但是,這其實卻是一個大危機:我們何時把文化藝術當成是「產業」?「產業」的內容又是什麼?
當我們說到「產業」,意即它是一門生意,一門用於與國際社會競爭,用於提升香港「發展成就」用的一個招牌。政府千億投放於西九文化區,似乎正是為上述目標而設。但我不知道的是,原來文化藝術,可以是這樣的一件地區性兵器。即使「香港」「贏」了,實際得益者真是在前線打拼的文化工作者嗎?而所謂文化氛圍,真的可以透過剎那間出現的硬件配套,人工地製造出來嗎?
見樹不見林的「重點投資」
政府從不視文化藝術為一門大眾權利,為一種非形式教育,而只是透過短視的一次性撥款,和所謂的「重點投資」來換取剎那間的帳面成就,殊不知這樣的政策傾斜,害死了多少文化藝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