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撞船意外的專業技術分析

剛剛電話訪問了一名曾任職海事處、現任領航員的朋友,希望他能就昨晚十月一日約八時半發生於香港南丫島榕樹灣對開海面的撞船意外,提供專業意見及分析,以幫助市民更能掌握事件的技術性層面。

問:對昨晚的撞船意外,你有何觀察?
答:依兩艘相撞船隻受損情況看,港燈的街渡受損位置為左邊後方船身,而小輪公司的則為左邊前方船身。一般來說,船隻航行時遇對頭船時,兩隻船都會以右轉方式取道避開對方。因昨晚視野良好,所以相撞的成因,可能涉及誰讓誰的問題,而其中又會與右轉度不夠,或很遲才發現需要讓道予對頭船以致右轉不及。

問:會否涉及航道不清楚問題?

答:在榕樹灣那邊根本沒有法定的航道,船隻一般會取最近的直線路線航行,以此事件為例,船隻會取由榕樹灣至中環最短的航行路線及距離。

問:按當天運輸署公布小輪航班安排〔註1,頁24〕,中環開至榕樹灣船由8點30分開改至8點25分開, 9時30分的取消。而煙花活動的時間為晚上9點。你認為航班暫停的時間,與事件有沒有甚麼關係?
答:除非船隻航道經過禁區,例如海運碼頭至鯉魚門出口一段指定航道,否則更改航班與撞船意外之關係並不必然。禁區的劃定,是由海事處與運輸署商討出來的。

台灣新聞界進入多事之秋。九月一日,旺中媒體集團才因圍剿學者,引發記者辭職爭專業、群眾遊行反壟斷;沒想到遊行剛落幕,九月四日就傳出壹傳媒將出售旗下蘋果日報、壹週刊等媒體的消息。

新聞記者只能聽憑老闆差遣、任由老闆轉賣、或辭職而去嗎?新聞記者如何才能掙脫老闆箝制、實現專業自主?這一連串疑問成了台灣社會熱議的話題。

記者、學者、獨立媒體工作者紛紛提出建言、展開搶救新聞專業行動。

蘋果日報員工成立工會,爭取自主權益。(蘋果日報工會提供)

DSC02235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東北發展規劃」近日再次促使爭議,令香港人再一次意會瀕臨失去的自主權利,意識城市土地被規劃的危機。本土研究社早前已聯同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舉辦「不是土地供應」研討會,檢視房屋政策中常言及的「土地供應不足」之說法,以及土地有否獲得妥善運用。經逾年研究後報告出爐,指出問題核心為政府人口推算長期有誤,以及土地分配規劃出錯引致。研究社認為政府長期掛在口邊的「土地供應不足」問題,僅為政治化妝術,以掩政府政策失誤。研討會中各講者分別點破地少人多的迷思、重倡住屋權的旗幟。

「地少人多」錯誤推論建基於錯誤推算

編按:政府因應「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計劃取消在啟德興建五萬人的體育場,改建住宅。體育界炮轟,認為是忽視體育界。本文作者從南華足主羅傑承的網誌談起,認為香港現有的體育設施已足夠應付國際賽事的需求,根本沒必要再花大錢興建五萬人的體育場,特別是政府向立法會申請爭辦亞運失敗之後。

今晚看新聞報導,發展局局表陳茂波表示,原計劃於前啟德機場舊址興建的大型綜合體育館(當中有足球場設施),現時發展局建議將此能夠容納五萬名觀眾的場館,移到大嶼山欣澳與建,啟德舊地則改建住宅單位...

其實較早前,我已經聽到有關消息,當時我的反應,是認為此建議,是等於給香港足球發展判了極刑。

要球迷入大嶼山欣澳看球賽?真是等於叫香港球迷離棄香港足球。

早前我聽到的消息,是指有關當局有意以啟德綜合體育中心內的足球場,取代香港大球場,到時大球場將會拆卸,賣地興建住宅。

今年八月,七屆環法賽冠軍岩士唐(Lance Armstrong)宣布放棄就美國反禁藥組織的指控抗辯。九月,這本《The Secret Race: Inside the Hidden World of the Tour de France: Doping, Cover-ups, and Winning at All Costs》就面世,實在是正合時宜。此書由兩人合寫。其中一人為曾寫過一本岩士唐傳記的Daniel Coyle。而另一位作者則是岩士唐在美國郵政隊時的隊友、前奧運單車個人計時賽冠軍(該面金牌在本書付印後被國際奧委會褫奪)咸美頓(Tyler Hamilton)。咸美頓理所當然是書中內容的主要提供者。

終止黑箱式發牌,還市民大氣電波﹣﹣「獨立媒體」(香港)就「DBC事件」聲明

香港數碼廣播電台(DBC)因為股東爭拗,將於本周日四時停播,在進入「100小時倒數廣播」之際,股東之一黃楚標更向法庭申請禁制令,禁止電台及鄭經翰公開談及DBC管理層的爭拗。

一、調查事件,還公眾知情權

任何媒體機構,均為社會公器,DBC更是獲得政府發牌的機構,應受社會的監督,股東以法庭禁制令,阻止鄭經翰談論公司清盤,是對香港言論自由及公眾的知情權的粗暴干預。

由於DBC的牌照是特區政府發出,而知情者亦多番暗示這次所謂的「股東爭拗」,是政治打壓,特區政府理應主動調查事件,責成股東維持DBC的正常運作,而不是置身事外,視若無睹。

二、終止黑箱作業,公開審議廣播牌照

一直以來,香港政府在審批廣播服務牌照,都是以「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的方法,黑箱操作。自回歸以來,所批出的電台牌照,都由大財團(李嘉誠長實旗下的新城、劉長樂鳳凰衞視旗下的鳳凰優悅及鄭經翰、黃楚標等的DBC)取得。相反曾建成的「民間電台」卻被當局否決了申請,理由是廣播頻譜有限、申請人不具備應有的技術和財力、香港毋需設立社區電台等等。最後更以發出 AM 廣播牌照於 DBC,以堵塞公眾對政府的批評;最諷刺的是,DBC最後以技術理由,於2010年11月主動放棄AM頻道。

DBC大班台執笠啟示

圖片來源:DBC Facebook

P1120612

問題二: 香港閒置官地有多少?

9月4日,香港大學教授姚松炎在頭條日報發表文章〈空置官地知多少?〉,在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爭議中,一石擊起千重浪。為何應該關心有多少空置官地?首先,就如被地產商囤積的農地不生產是嚴重的資源浪費,政府空置官地不用也是嚴重的浪費。更重要的是,如果在新界東北大規模逼遷非原居民的目的是增加土地供應,政府空置官地面積的大小能夠成為對政府最簡單的質疑:明明有不需經濟和社會成本的已規劃空置官地,為何要傷害新界東北的非原居民村落以強制徵收土地?

姚教授的文章之後被報章多番引述,當中的數字亦成了民間與政府爭拗的焦點。但是,在facebook流傳的朋友好像都不知道姚教授引用資料的確實出處,致令更進一步的鑽研沒法進行。

姚教授的資料來自發展局於今年七月四日回覆立法會潘佩璆議員的書面質詢。潘佩璆總共問了五條問題,最重要的是第二及第三條:

蒲台島骨灰場 支持者:可成旅遊景點

今年二月,蒲台島被報章揭發,有發展商在島上大興土木,在大片農地鋪上水泥及石板,疑為興建墳位達二至三萬的大型骨灰場。發展局迅即根據法例,將蒲台島指定為發展審批地區,凍結該區的發展。蒲台島的發展審批地區草圖諮詢期在五月結束,將於本星期五廿八日於城規會審議。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857
  •  2858
  •  2859
  •  2860
  • 2861
  •  2862
  •  2863
  •  2864
  •  2865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