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樓宇維修圍標成風 「一條龍」式控制工程

(獨媒特約報導)近年,屋苑的維修工程費不斷上升,實際上涉及多方人士貪污,然而屋苑居民大多數被騙亦不知。民主黨總幹事林卓廷今天(11月26日)攜同建築界內幕人士強哥(化名)召開記者會,揭發屋苑維修工程出現的嚴重的貪污圍標問題。強哥多年來目擊屋苑維修的圍標內幕,曾多次到廉政公署報案不果;最後選擇聯絡林卓廷,用另一個渠道向大眾揭發現時嚴重的屋苑圍標黑幕。

現時,屋苑的維修工程費用由幾百萬至過億不等,價錢視乎各屋苑的戸數及座數。依照一般程序,業主立案法團(下簡稱法團)需先與屋苑居民獲得共識,通過屋苑的維修議案。落實進行維修後,法團便會公開招標,招聘顧問公司。該公司需要檢查樓宇狀況、建議工程所需的用料及技術、在整個維修過程中為法團及居民提供專業意見、以及作其後工程承建商的監察官,確保承辦商承諾的工程細節及用料與現實一致。其後,法團及居民需就顧問公司的意見草擬詳細的工程標書,及公開招募承建商。各個承建商投標後,法團及顧問公司便擔當重要的角色,與眾承建商開會,其後作出審議及篩選。挑選部分條件最好的承建商後,再召開業主大會,讓居民挑選最合心的公司。

圍標:管理公司與維修公司暗中連結

回應郝鐵川:特首忠於憲法?不符基本法!

編按:今日中聯辦文體宣傳部部長郝鐵川出席樹仁大學講座,又談到特首必須「愛國愛港」,作者謝連忠律師不同意這個說法,並以特首就職誓言為例,指出特首效忠的對象首先是香港。有關效忠對象的爭議,社會常有討論,中央政府放風人或是反對佔領中環的「幫港出聲」,便曾在不同場合要求特首須宣誓效忠中國憲法,立法會議員陳家洛便曾就特首是否須擁護中國憲法是否符合《基本法》作提問。文章經編輯略作修改,原題為《「愛國」地位連二奶也不如》。

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又發言,他說香港實現普選必須確保「愛國愛港」人士擔任特首。郝又表示國際社會的主流共識,是擔任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行政首長,必定是忠於國家憲法的人。我不得不說,要特首忠於國家憲法,並不符合《基本法》。因為除了《基本法》附件三內的全國性法律之外,其餘中國法律均不適用於香港,中國憲法亦不例外。

大專學歷輪公屋被扣分——政府製造出來的稻草人

房屋署署長栢志高昨天出席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時表示,會研究專上或以上學歷公屋輪候冊申請人會被扣分,說是為了回應審計報告早前指,很多單身公屋申請人申請公屋時是學生,並持有專上或以上學歷。雖然不知道政府今次是認真還是隨便放風,筆者也會堅決反對政府這個「大專學歷申請公屋要扣分」的構想。

房屋是人權

先談談理念,房屋是主要的生存條件之一,對個人的福祉甚為重要,其重要性不僅在於提供棲身之所,還是發展家庭和人生的基礎。房屋權利是基本人權之一,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第二十五條(一)指出:「人人有權享受為維持他本人和家屬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準,包括食物、衣著、住房、醫療和必要的社會服務;在遭到失業、疾病、殘廢、守寡、衰老或在其他不能控制的情況下喪失謀生能力時,有權享受保障。」

所有政治體制的核心政治目的,都是要確保所有公民能夠滿足其基本需要和發展他們的能力。尤其是當市場機制失衡,私營房屋的價格昂貴得讓部分市民不能夠負擔、損害其生活基本需要的時候,政府是絕對有責任要介入,所以才會有公共房屋的政策,以確保低下階層的房屋需要能夠被滿足。

違反公屋理念?

郊野公園「不包括土地」一人一信行動

香港能擁有世界級郊野公園並非一朝一夕之事,但自從2010年大浪西灣被揭發慘遭「先破壞、後發展」後,眾多位於郊野公園的「不包括土地」仍然前景未明,有些更面臨本可避免的大型發展。根據政府近日就郊野公園「不包括土地」規劃中的海下、白腊及鎖羅盆分區計劃大綱圖顯示,該些地區大面積土地被劃作「鄉村式發展」,有機會被用作地產建設,而有關計劃又欠缺周詳評估,本會擔心會嚴重影響郊野公園的生態環境,現急需要你的協助,透過一人一信,直接向城市規劃委員會表達不滿與訴求!

公眾諮詢截止日期為明天11月27日!

參與網上聯署:https://apps.wwf.org.hk/3EnclavesPetition/index.php

聯署內容:保育郊野公園「不包括土地」,請港府不要盲目闢地!

泛民入閘就是底線?

普選政改的諮詢即將展開,《明報》於日前訪問數名立法會議員,並稱「讓泛民入閘,政改有得傾」為「泛民建制中人共識」。這個說法其實有點取巧,因為該篇專題當中,建制代表並不包括席位最多的民建聯和經民聯,泛民代表也不包括最堅持公民提名的政黨,被訪者的組合本身就相當有傾向性。

報章有立場要推廣,這本身不是一件怪事,重要的是能面對公眾辯論。筆者就認為把「泛民入閘」作為政改共識的起點相當危險,因為在真正的普選制度之中,要確保的並非個別而是所有政治觀點的參與。把泛民一定要能夠「入閘」說成是某種的談判底線,其實相當可悲。

讓我們回到普選和當前香港政治困局之間的關係。普選之重要,在於一個非普選產生的特首面對一個部分由直選產生的立法會,過去10多年來明顯未能容易說服市民自己才是民意的代表。因此,就算他的出發點是如何的美好,推動改革時也往往舉步維艱。普選的目的,在於提高特首的民意認受,使政府能有效施政,香港不用再蹉跎歲月。

因此,未來的普選必須要是一個真普選,因為它要解決民意認受的問題。如果因為制度的缺陷而不能確保當選的特首都是實至名歸的,它就不能提高特首的民意認受,香港的政治亂象就必然會繼續下去。提名權的重要,在於如果有一些受市民歡迎的參選者未能成為候選人,選舉的公信力就會大打折扣,當選的特首在立法會面前就不一定會比今天的特首好過。

旺角行專諮詢草率 民政處自編自演銳意殺街

圖:油尖旺區議會上週四通過縮減旺角行人專用區開放日數。

(獨媒特約報導)油尖旺區議會交通運輸委員會於星期四(11月21日)以0票反對,通過將旺角行人專用區開放日數縮減,只於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開放。油尖旺民政事務處於9月27日至10月10日,曾就縮減行人區時段,向居民、商戶、行人進行地區諮詢。民政處於星期四的會議上公開調查結果,稱達8成居民支持減時方案,一眾區議員遂引此結果,謂以居民意願為先,一致支持減時。然而,調查報告中「8成居民支持」的結果充滿疑點,問卷更由無專業資格的民政處設計,內容涉誤導,令人懷疑政府在處理行人區一事上早有定案,地區諮詢純屬自編自導自演。

民政處公開就建議縮減旺角西洋菜南街一帶行人專用區實施日數的地區諮詢報告,諮詢對象為行人區一帶的法團、住戶及商户;另外,民政處委託樹仁大學企業及社會發展研究中心進行街頭問卷調查,訪問行人專區途人。調查結果顯示,86.6%的法團、住戶及商户表示不滿意行人專區現時情況,78%支持縮減日數;途人則有53.8%表示滿意情況,61.5%認為該維持開放日數不變。以上結果似乎顯示區內居民難忍行人區滋擾,即使不住在區內的途人不希望失去行人區空間,為了照顧每天都在行人區的居民,應該縮減日數,以居民意見為先。

專上學生應該被扣分嗎?

文:鄭子聰

審計報告早前發現,大量單身公屋申請人申請公屋時是學生,並持有專上或以上學歷。房屋署署長栢志高今天出席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時表示,會研究將專上或以上學歷的申請人扣分。

截至2012年3月底,公屋輪候冊上有11.2萬宗單身公屋申請人個案。審計署報告指出,三分之一的單身申請人申請公屋時是學生,47%人有專上或以上學歷。有立法會議員追問栢志高,署方會否研究將專上學歷的申請者扣分,栢志高表示,無意改變18歲可以申請公屋的資格,但會研究專上或以上學歷的申請人會被扣分。

為什麼專上學歷的申請者會被考慮扣分?其實我有點摸不著頭兒,所以我嘗試代入他的考慮及對專上學歷申請人的看法。確實,高學歷的人,會較符合僱主如招聘廣告下的客觀條件。例如,他們需要一名副學位畢業的申請者擔任特定工作,僱主可能認為申請者以已於專上學院學習僱主所要求的語文,以及工作相關學科的知識及實踐。

所以,僱主認為,當他們符合基本學歷要求,才申請此份工作,當他們成功獲聘及工作,便能獲得工資。當他們擁有求職及工作能力賺取工資,這便代表他們的對公共房屋的需要較低,因為他較有足夠的金錢資源,承擔租住居者有其屋或私人住宅的租金。

政府官員,或許是從這種思維,提出這個建議。但從統計處的數據中告訴我們,青年學歷提高,並不代表他們的就業率增加,亦不代表他們的的工資會增加。

人口政策為了誰?

多年來,香港政府因為沒有制定清晰的人口政策而備受批評。好了,千呼萬喚的政策終於出台,但結果卻使人慍怒不已。各界迄今對政策已作出不少批評,但在筆者看來,批評仍是未有切中要害。

多年來,科學家已經指出無休止的經濟增長會令自然環境不堪負荷。1972年羅馬俱樂部 (Club of Rome) 發表的《增長的極限 (Limits to Growth) 》是這方面的一個里程碑。二十八年後,聯合國終於在2000年成立了一個由數百名專家組成的委員會,以確定人類活動對自然界的破壞程度。委員會的報告《千禧生態評估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於2005年發表,明確指出這種破壞已經超出了大自然可以自我復元的地步。也就是說,人類現時的發展是完全不可持續的。

在這個大前提下,任何人口政策必須是一個人口穩定政策,甚至是人口下調政策。但政府不肯為香港人口訂立上限,這已令政策形同虛設。

沉默的復仇者--聖安東尼奧馬刺

圖/文:TCP

經歷了功敗垂成的一季,整個暑假馬刺隊上下都揮不開總冠軍賽失敗的陰影,無論走到哪裡,人們總不免要談論第六戰的失敗。曾經,他們距離總冠軍只有一個籃板的距離。要忘掉這個夢魘,唯有再次回到總決賽的舞台,這也是本賽季馬刺隊的唯一目標。

十年如一的馬刺這季外表換上醒目的迷彩球衣,但內裡仍然低調沉默,以堅韌防守和行雲流水的進攻打出9勝1負的成績,悄悄跑在前頭。不過這次的領軍人物或許已不再是馬刺標記Tim Duncan,自開季而來,Duncan仍未找到投籃節奏,10場下來僅有39.4%的命中率,甚至在對巫師一戰中只有12投1中的表現,不過一眾馬刺隊友卻毫不擔心他的狀態,畢竟他已經征戰多年,守護著AT&T中心16年了,事實也的確如此,儘管Duncan的狀態下滑,馬刺的戰績卻仍然維持高位。

冇咁大個頭,戴「巨輪」咁大頂帽

我懷疑世界上之所以有《巨輪》,只是TVB想做得成澳門「鉅」記餅家的生意。

這麼氣魄恢弘的劇名,加諸一個描述1980至2013年港澳兩地的變遷,橫跨兩地主權移交年代的戲匭,完全是史詩式大製作格局。再加上內容涵蓋一家手信店的發跡史,鉅記不首肯才怪。

但是,以TVB近十幾廿年的拍劇態度與budget,拍史詩式大製作???哈哈哈哈!

網民以驗屍官目光捕捉的無數穿崩位,倒還是旁枝末節,更重要的問題在於:港澳兩地(尤其是香港)這三十多年來幾許影響深遠的轉捩點,例如九七信心危機,例如六四,例如03年五十萬人七一遊行,TVB敢碰嗎?

於是,觀眾眼前的《巨輪》,最緊貼時代變遷的,是傳呼機/手機與電腦的演變。每隔數集在開首回顧的數則色彩昏黃的歷史大事(包括被「河蟹」的六四、反國教等),大多無關劇情發展,情況有如伴碟的菠蘿和染色車厘子。

澳門代表蕭正楠的故事還好些,比較緊隨時代巨輪,因其事業起步即遇上99年主權移交前黑幫橫行,然後隨著賭權開放與自由行,乘勢風生水起(即使對澳門這十幾年來劇變的弊端視若無睹,維穩味甚重)。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799
  •  2800
  •  2801
  •  2802
  • 2803
  •  2804
  •  2805
  •  2806
  •  2807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