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一直認為唐先生除了幾齣為「仙鳳鳴」編撰的名劇外,仍有不少情韻動人的佳作。儘管這些劇目的演出次數較少,仍無損其百看不厭的吸引力,《六月雪》便是一例。若由不同的演員陣容擔綱,也更增新鮮感。所以早前興沖沖的跑去看文華與楚令欣合演此劇,看看能否擦出新的火花。

《六月雪》唱段繁多、做工細膩、人物情緒起伏較大,對演技、唱功和體力要求甚高,不易應付。正印花旦飾演含冤幾死的竇娥,從頭到尾擔戲極重,本來還有一場文武生擔綱的〈龍樓拒婚〉可以稍作休息,如今常見演出本已遭刪去,自然更為吃力。幸而是次演出保留了這一折,既加強了蔡昌宗溫厚重情的性格,亦讓文武生有充分的表演機會。文武生所飾演的蔡昌宗出場較少,但身分多變,心理轉折的繁複也不遜於女主角。他從布衣書生鯉躍龍門,高中殿試狀元,為顧念糟糠之情而力拒皇帝賜婚,再成為剛直不阿、儆惡懲奸的欽點御史,無論神態、舉止、聲線均須按劇情調節,以符合人物的身分與心境。猶幸文華和楚令欣兩位盡心盡力,演來燙貼自然、感情充沛,默契也不錯,可謂已臻專業水準。〈刑場認妻〉那一折的表現尤其出色,眼神精確細膩、七情上面,說白和演唱的節奏寸步不讓,把蔡昌宗與竇娥從相見不相識、略加審問後疑雲驟起,到最後夫妻相認卻已地位懸殊,甚至差點兒陰陽相隔的千鈞劇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圖:禁止熊膽製品輸入香港 Ban Bear Bile Imports to Hong Kong

(獨媒特約報導)香港動物團體發起「立法禁止熊膽製品輸入香港」集會遊行已經有兩年多了,近月,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去信特區政府追問相關情況,但政府繼續怠懶處理。當年集會發起人之一的動物地球總幹事黃繼仁對政府態度表示極度失望,他指出,熊膽製品市場大多在內地,要有效爭取取締熊膽製品,需與內地動保人士裡應外合。

01
圖:「立法禁止熊膽製品輸入香港」集會遊行

圖:特首、高官們,於無聲或黑暗的環境下,你能生活下去嗎?

文:曾春旭(殘疾人士住屋關注組)

在香港,住屋問題一直是香港基層市民面對的基本問題。面對租金昂貴及不斷上升,基層市民要安居越來越難。公屋輪候冊超過二十四萬人,梁振英競選政綱承諾,『確保家庭申請者及 35 歲以上「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同為 3 年;並縮短 35 歲以下「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輪候時間』。可恥地,梁振英上任一年多,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三年上樓目標或難以維持』、『在計分制下,非長者單身申請人就沒有三年的目標』。有關競選承諾早已不了了知。筆者就認識多位殘疾單身青年,自2005年實施公屋計分制下,一直輪候公屋至今,輪候時間超過八年。輪候期間一直被迫居住劏房或套房。一般健全人士居住舊區劏房、套房或工廠大廈,已經感到困難,生活環境惡劣,何況對於殘疾人士來說,就更加吃力。

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簡稱「新傳系」)一反常態,報導有關社團元老的內幕。文章刊登幾小時,已吸引逾六千人觀看。有人大讚學生厲害,亦有人直斥採訪黑社會是「痴線」行為。究竟,大學生報道「黃賭毒」新聞是否有問題?

數年前,樹仁新傳系亦曾在實習刊物《仁聞報》實行爆內幕,內容雖然吸引,但因校內外均有聲音抨擊,結果內幕報導不了了之。當時反對聲音主要指,大學生不應報道「踩界」新聞。如今,樹仁新傳系重開「黃賭毒」新聞,又是否一條可取之路?

筆者感謝各界對大學生的關注,此文亦無批評之意,只希望透過文章抒發己見,嘗試分析報道「黃賭毒」新聞的議題。

黃賭毒為社會一部分

首先,作為新聞系的學生,我們的責任是揭開黑紗,將市民大眾看不見的事情報道出來,故衍生出內幕新聞。總有人會問:黑社會事務,與大眾何干?報道理據何在?筆者理解如下。

縱然黑社會非大眾所願意看見,但畢竟它是存在的,亦是構成香港社會的部分,不得忽視。正如法庭新聞一樣,看似與大眾無關,但實際上是反映某部分的文化、政策等。例如每日可見的交通案,就反映香港的交通問題,例如政策上的「法例執行難」、「發牌制度過於寬鬆」等,以及文化上的「部分港人不重視駕駛安全」、「駕駛躁狂症」等議題。

第一輪的政改咨詢快將完結,社會上不同的持份者大多均提出了初步方案,某程度上也可以算是一個的百家爭鳴的良好局面。然而,在大家就政改問題上各抒自己見、舒暢所欲言的同時,部份的目光比較集中於公民提名或公民推薦等的議題上,對於提委會各方面的討論相對較少。故此,希望與大家談談提委會的可塑性。

政府在咨詢文件上對提委會的組成提出了不是討論的方向,例如提名委員會的人數和組成、提名委員會的產生辦法及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的程序等等,但根據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2007年的說法,提名委員會可參照基選舉委員會的現行規定組成。言而,現時選舉委員會劃一選民與議席比例的缺憾甚多,其中最為人咎病的是委員容易脫離了群眾的利益,或是向某部分人傾斜,成為小圈子選舉,以致代表性受到懷疑。在追溯下,發現成為選舉委員的資格與功能界別選民資格相。因此,選委會的缺陷源於功能界別,換言之討論提委會的組成或改變選舉委員會的結構,先要處理功能界別的組成。要改善選委會容易脫離了群眾的利益的問題可以從二方面討論。

題為編輯所擬。

立法會議員陳恆鑌企街派花,四處同人講「母親節快樂」。有班女街坊幫手做義工,大家一齊派得好開心咁。

民建聯點解咁疊水,一般街坊好少深究。人地籌款賣幅畫就收到過千萬現金喎,唔好計平日林林總總既捐獻。點解香港咁多大白象工程,次次撥款都暢通無阻,出左事追究起來又次次大步檻過?唔好話好似石禮謙呢D建制派議員咁直接有利益衝突,作為咁有米既第一大黨,點會無大水喉?除左阿爺,點少得D大地主和大建築商呢?大建築商有大工程,要融資,搵銀行及金融機構幫手,有大茶飯齊齊吔,當然亦會照住第一大黨咯。

咁D大茶飯點可以不斷有得食?如果真係好似D經濟學者咁講,但凡資金持有者對經濟都有好大貢獻,識得化腐朽為神奇,咁銀行水浸咁耐,香港就唔會百業俱疲,獨獨炒業興旺啦!(註)揸鑊剷最搵到食,都要有野炒至得,上市公司都要有業務架嘛,咁在産業空洞化左多年既香港,有乜生意畀地産和大興土木更好賺呢?所以香港豆腐潤咁大D鐵路呀公路呀不斷咁起,交通係方便左,但亦要係咁收地、收D舊樓和小店,拆晒佢起D豪宅和豪華商場出黎賣錢咯,原來土地既使用者就被強拆、迫遷。撈唔番本行?是妳/你無與時並進,無提升競爭力,係自己攞黎衰,與人無尤架!

快給媽媽送上非一般的母親節咭,祝母親節快樂、世界和平!

全面廢核是給媽媽最好的禮物

媽媽最關心的是孩子能否健康成長,而被迫在核輻射下誕生的小孩,則被褫奪健康成長的權利,甚至連長大的機會也被核輻射無聲無息地奪去。

1986年,切爾諾貝爾核災,使得白俄羅斯八成兒童有疾病。沒有母親願意十月懷胎帶來世上的小生命要渡過病懨懨的童年,更看不見這些生命將如何渡過青年、壯年……這些小朋友的父母在切爾諾貝爾核災時正值青少年,受到輻射感染,小孩的殘疾缺陷便是由父母傳下來。距離切爾諾貝爾80公里的莫斯爾,每600名新生嬰兒,就有230名要住進深切治療部。母親最痛,莫過於此。

2011年福島核災,不到三年,25萬體檢過的福島兒童,有74人確診或疑似甲狀腺癌,日本兒童甲狀腺癌的正常發病率是一百萬兒童才1-2人。曾帶小孩來香港避核的福島媽媽表示,核災後只敢購買遠方的無輻射污染的食材,只敢使用罐裝水,衣服也不敢晾在室外;因為不相信政府公佈的輻射數值,便與其他家長一起自發繪製當地的輻射地圖,讓小孩可以避開高輻射的地點;一有機會便要孩子參加遠離福島的避核計劃。她們說,很後悔當初沒有認識核電廠的危害,否則就說什麼也要反對福島那些核電廠。母親最後悔的,莫過於此。

原圖:蘋果日報

說到「電視大戰」這四個字,不少人也會回憶起香港電視台之間的收視大戰,那些本地創意工業光輝的歷史。在八十年代,麗的電視的《大地恩情》迫使無線電視的《輪流轉》被腰斬,堪稱香港電視史的經典。隨後在九十年,亞視的《今日睇真D》與無線的《城市追擊》,兩者鬥得難分難解。隨後在2001年,更有無線的《一筆O U T消》迎戰亞視紅遍全港的《百萬富翁》,取得最高39點收視,成為當時香港歷來最高的收視。想不到在十三年之後的今日,新一輪電視大戰會是如此可悲……

爛鬥爛的電視大戰

現時無線翡翠台逢一至五晚八點半這個戲劇黃金時間,正在播映由中國大陸製作的電視劇《西遊記》,劣評如潮,不用多說,收視徘徊在20點左右,比之前播出的《愛我請留言》少了大約4點收視。另一邊廂,亞視本港台同時段的節目《星動亞洲》和《粉紅色唇膏》只有1至2點左右收視。亞視高層眼見競爭對手無線(雖然無線早已不放亞視在眼內)的《西遊記》不論口碑和收視也強差人意,露出了一個大弱點,正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因而作出了一個非常聰明的決定——在黃金時段重播《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第一輯。

文:宋志標

新近的微博說,浦志強律師傳出話來,要張思之做他的辯護律師。這名有著魁梧身材的大陸人權律師已經被拘押在北京市第一看守所,罪名是那個人所皆知的口袋罪:尋釁滋事罪。導致浦律師被捕的直接原因,是他參加了某事件25周年的小型研討聚會。

參與5月3日這次聚會的大多是在北京的知名學者、社會活動人士、作家,諸如清華秦暉、土家野夫、郭於華等人。根據後續的輿論顯示,也邀請了一些像王瑛這樣的企業家與會(但未成行)。聚會選擇在某一個人的家中,然後,十幾個人就被做筆錄、被搜查等。浦是最先有確切後果的。

早在一周前,那次事件就已到了遍打“招呼”的維穩時刻。不同人等受到不同方式提出的警告,不要涉足這一維穩的例牌大事件。浦志強作為25年前那次事件的參與者,從來不避諱那個已經被高度敏感所浸染的標簽,他的被捕將歷史與現實捆綁在一起。

就廣闊的公共輿論情形看,25年前的事件屬於極少數無法通過輿情操控達到失焦目的的議題。無論是陳一諮逝世、還是香港支聯會敞開事件展館,抑或浦志強參與的這個聚會,海內外的關註都被這個議題激發起來。25年尋舊夢,指摘強國議未休。

訪問︰陳芊憓、譚以諾
整理︰陳芊憓

(獨媒特約報導)林超賢可說是近年火紅的香港導演,尤其《證人》以後,其電影風格逐漸成形,《火龍》、《線人》、《逆戰》和《激戰》等作品均炙手可熱,而《激戰》更大獲好評,在今年的香港電影金象獎中榮獲十一項提名,亦勇奪了最佳男主角的殊榮。由古惑仔到警匪片,從喜劇到嚴肅,到現在風格漸次成熟,十七年的導演路一點也不易走。

魔性與人性-- 創傷與救贖

《魔警》自電影節後正式上映,吳彥祖和張家輝擔當主角,電影起首就有七人戴上鬼王面具,立刻令人聯想到杜琪峰的《神探》中劉青雲與七隻鬼現實與虛幻交錯的片段,而且戲名一神一魔,實有回應的意圖。當被問及《魔警》是否有意回應《神探》時,林超賢直說因為電影題材與徐步高相關,開拍前看了很多相關的電影,訪問了許多相關的人,而《神探》也是從徐步高出發,所以《魔警》的前製的確有參考過杜琪峯的處理手法。雖然兩者在角色的處理上都用「鬼」來表達其內心,但林超賢最終要探討的並不單純是主角的內心世界,而是要找出人性的惡與善。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655
  •  2656
  •  2657
  •  2658
  • 2659
  •  2660
  •  2661
  •  2662
  •  2663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